第72页

太云皎心里难过,但他知道那人肯定在附近看他,正如十七岁的少年守着被抄书罚跪的十四岁的他那样。

“殿下,谁也不能说单凭一人就能救世。叶止阑不聪明,傻得很,那止小儿夜啼的威名和屠城的骂名可是一朝一夕有的?”

轩辕凝嫣从窗上缓缓爬下来,她站在窗外看向屋里的太云皎。

红烛尚且灯芯灼,火光还亮,但太云皎的脸上却很肃然,眼里不是以往的云淡风轻,多了五分执拗和不忍。

“你说的对,我不该有这样的念头。”轩辕凝嫣在心里想了想措辞,藏不住情绪的眼睛里清澈却坚定。

她说:“我虽然不喜宋雪儿,但她的用处很大。我没有她那样的本事,也不会医术和那样的花言巧语得众人的欢喜。”

“我有我的身份和矜贵,那我也可以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你倒是点醒了我,谢了啊国师。”她的性格开放也随性,道谢的样子没有丝毫谦卑。

“怪不得父皇清霜阁里的那些老道总说燕国的国师有着如琉璃般透彻的心,心里所想必是苍生百姓,所做的决定一定是济世所向,没想到竟是真的。”

轩辕凝嫣摇摇手,眼神无奈撇了下唇角很不屑,她头也没回就离开了。

太云皎看着她跑了出去,在院里翻墙而过,过了后墙就没了声响。

他还不知道自己今夜说的这些话对小公主产生了什么影响,以至于后来听到晋国皇帝答应了离国的和亲要求,他都云里雾里一时想不明白。

离国攻占晋国城池,晋国军队战败,离国也耗损大半国力。离国首先提出晋国小公主和亲离国的要求,以谋求两国和平。

晋国皇帝拖了两月的和亲令,一群老头抹脖子在金銮殿死荐都没有应允,却在小公主进了殿半个时辰后答应了。

公主出嫁本就是国事,那穿着火红嫁衣不可一世的轩辕凝嫣远远地冲他颔首。

凤冠霞披,父皇不临,只有太子哥哥和皇后送嫁长亭,这场和亲晋国皇帝是最不满的那个。

轩辕凝嫣临走的时候还呛了宋雪儿一句:“你这一介布衣有何资格站在这里?”引得送别亭里里外外几百人都束起耳朵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