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4页

虽然和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有些变化,但总体上他还是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要让我们离开锦城?

想是也对,我们这些人在这里白吃白喝的,这日子过的都不敢让人想象。

顿顿有肉吃,大米饭管够,一天吃三顿。

整个明廷军队之中,有那一支军队能够相比啊。

而这样的日子,每天肯定要花费不少银子。

因此,即使是财大气粗如宋帝国,可能也有些吃不住劲的了。

即使对方能够也有财力支持下去,但人家凭什么要这样对自己和麾下的明军呢。

自己是来做学生的,是皇上“黑”了人家也一把之后,不好意思的情况下派遣自己这些人来挽回点脸面的。

所以,自己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白吃白喝的道理。

事实上,他们这些人还都拿着朝廷的俸禄,根本就不需要赵宏宇来养活呢。

当然了,朝廷方面的饷银和俸禄,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按时发放了。所以现在不仅仅是孙传庭,就连下面的明军士兵们拿着的,也都是赵宏宇按时发放的饷银和俸禄,并且还是朝廷的好几倍。

正所谓吃人家最短,那人家手短。

他们在锦城这里,那是基本上抬不起头来的。

并且,很多人心里也都犯嘀咕,他们这样的日子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结束了。

毕竟,赵宏宇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吧。

虽说他们也跟着赵宏宇,去和后金军作战过。

但大多的时候,他们都是在观摩,压根就没有上去拼杀的。

最多,也就是起到了一个站脚助威的意思罢了。

拿了人家的好处,并且好吃好喝的半年多时间,要说孙传庭他们心里不犯嘀咕是不可能的。

虽说赵宏宇也答应了皇上,会教授他们新式的战法。

但,他们这些人一直居住在锦城怕是不合适了。

也许,人家会让他们离开锦城,在锦城周边让明军安营扎寨。然后,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不说,日子又会回到从前那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了。

现在,也许就是这个时候来了吧。

一时间,孙传庭的脑海中,闪过了很多的念头。

不过,他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我等随殿下离开京城,已经在锦城这里驻军有半年多了。”

赵宏宇默默的点了点头,孙传庭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昨天蒙古阿拉善部的使者抵达了,并且还是瞒着后金方面的人。现在你们大明和我们宋帝国,已经算是后金的敌人了。那么阿拉善部作为后金的盟友,现在派遣使者来到锦城是个什么意思呢?”

孙传庭有些跟不上赵宏宇的思路了,刚才还问自己在锦城住了多久,现在一下子又怎么提起了阿拉善部了呢。

但孙传庭来不及多想,他得马上回应赵宏宇。

对于阿拉善部孙传庭还是了解一些的,毕竟其是后金立国初就已经结盟了的蒙古部族。

可以说,阿拉善部对于后金的崛起,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和帮助。

不过,这个时候的阿拉善部派人来锦城做什么?

对此,孙传庭也很是奇怪。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前些天朝廷发来的邸报,貌似上面有些消息可能和阿拉善派人来锦城有关。

想到这儿,孙传庭便对赵宏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1451章 因由

“前些天朝廷方面的邸报上到时有一些关于阿拉善部的消息,只是下官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有关联。”

思索了一下后,孙传庭回头对赵宏宇说道。

“没有关系,你说说看,没准就真的是这样呢。”赵宏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让孙传庭将邸报上的消息说一说。

其实,关于阿拉善部他们为何来此,赵宏宇本身也有了一定的猜测。

毕竟,锦城这里越来越繁华,吸引了不少来自草原的蒙古部落。

那些来自草原的蒙古商队,来到锦城这里带来的不止是大量的财富,还有一些草原方面各个部落之间的情报信息。

要知道,赵宏宇麾下的帝国情报人员,那可不是吃素的。

要是连这点东西都打听不到,那可真的是废物了。

阿拉善部这支蒙古部落,所处的位置在通辽至白城子以及兴安一带。部落人口大约在十五万人左右,算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