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

“这是怎么回事?”步兵翻身下马,铁脚戳在城门口的青石板上,发出叮的一声响。

门口一名士兵小跑过去,恭敬地向步兵行了一礼:“回大将军,刚刚是周长寿将军的骑队过去,这些人走避不及,才变成了这样!”

步兵哼了一声,抬头看向城楼,葛安身子一缩,但在对方的目光逼视之下,知道躲也躲不过去了,硬着头皮下了城楼。

“牙将葛安,见过步大将军。”葛安躬身道。

步兵摆摆手,“这算怎么回事?”

葛安面露难色,“步将军,赵军一向这样,我们也管不了。”

“你是城门牙将,怎么就管不了?”

葛安苦笑,“末将的上司,就是因为管了,现在还在牢里呢吃牢饭呢!”

步兵嘿了一声,“倒是好威风。”转身勾勾手指,一名护卫走了过来。“带了银子么?”

护卫从身上摸出一个袋子,“就这些。”

步兵打开一看,大约五两银子,又转身看向其经人,另外几名护卫走过来,掏出自己的银袋,递给步兵。

将这些银子拢在一起,步兵随手抛给葛安,“这些银子,先赔给这些人去看医师吧。”

“这,这……末将怎么能要大将军的银子,末将这就从入城税里拿出银子赔给他们,说起来,这也是末将失职,不过大将军,我也是没办法啊!”葛安嗫嚅着道。

步兵冷笑一声,“我知道,你以为我会白出这些银子吗?待会见了周长寿,我自然会向他讨回来,一文钱也不能少了我的。拿去!”

将银子抛给葛安,步兵转身上马,策马便走。

眨巴着眼睛看着步兵远去的背影,葛安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这是两军要火并的节奏吗?天,可不要,这两伙人要是打起来,大梁可就要遭殃了。

神仙打架,殃及池鱼啊!

拿着手里的银袋,看着那些还在呻吟哭泣的家伙,心里不由一阵烦燥,个狗日的,你们要是躲避得快些,不就没这些事儿了么?将钱袋抛给身边的哨长,“分给这些幸运的家伙。一文也不要少,要是有人敢落私袋,我剁了他的手。”

葛安郁郁不乐地转身上了城楼,屁股还没有坐稳,外头又传来马蹄声,这一次来的却是魏军自己的哨骑。

“葛将军,不好了,请马上向上禀报,赵军骑兵与汉军骑兵在汉军大营外对峙上了。”哨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上来,大声道。

葛安脑子里嗡的一声,一把抓过桌上的头盔,风一般地跑下了城楼,翻身上了战马,打马向内狂奔而去。

周长寿纵马直到吴起的首辅衙门,满脸怒气的他,看都没看门口向他鞠躬的守卫,用力一推,将这个家伙推了一个屁股墩跌在地上,黑着脸,直冲吴起处理政务的大堂。

这里,他来得多了,极熟悉,倒也不需有人引路。看到周长寿气势汹汹,一路往来的官吏兵丁,则知趣地纷纷避到两边。

咣当一声,门被推开,周长寿怒气涛天地盯着好整以遐坐在大案之后的吴起。

“吴首辅,这是什么意思?”

周长寿不能不怒,十几天前,他被吴起以巡视边境,重整兵备为理由骗出了大梁,到前线去巡视了一圈,直到他接到留驻大梁的赵军的飞马报信,这才知道,吴起竟然勾结了汉军,近万汉军步骑已经进驻到了大梁。

“周将军,怎么有这么大的火气,又是谁惹了您哪,吴某定然将其拿下严办!”吴起笑吟吟的放下手中毛笔,云淡风轻的道。

“惹我生气的是贵国王上与吴首辅您,不知您怎么严办?”周长寿走到吴起大案边上,两手撑着案沿,冷声问道。

吴起心中火起,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周将军,我们对贵军所有要求向来的有求必应,无论是饷银还是粮草物资,无不以贵军为先,不知还有哪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让将军如此生气?”

“这些都是我军为贵国卖命换来的。”周长寿冷冷地道,“我只想知道,贵国王上将汉军引入大梁,是什么意思?”

“原来是这件事?”吴起恍然大悟道:“周将军,您也应当知道了贵国现在的处境,上一次本相与贵国首辅有过会晤,赵首辅明言,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国本土不可能再向我国派遣援军了,对我们的其它支持也将持续减弱,而我们与秦国边境的战事,周将军想来比我更清楚,王上未雨绸缪,请汉王派出军队,支援我国抗秦,我想这是好事吧,不但能帮得我国,也能减轻周将军部下的压力,不知周将军为何生气?”

周长寿瞪着吴起,“吴首辅,贵国是在背叛大赵么?”

吴起眼瞳微微收缩,“周将军,贵我两国是结盟的关系,贵军帮我国抵挡秦军,同时也是减轻贵国面对秦军的压力,我们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何来背叛一说?再说了,汉军的确是来了,可我们何曾短了贵军的饷银,物资?周将军,你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不是我们背叛了赵国,而是赵国抛弃我们了。我们不得不另寻出路,不是吗?”

周长寿面色涨红,关于赵杞与汉王高远密谋的事情,他当然也是知道的,作为他而言,当然不愿,因为他是赵牧的人,与赵杞的关系生疏,将自己打发到魏国来,本身便是另一种放逐,这两年,自己在魏国苦苦挣扎,撑起大局,但现在,赵国说放弃就放弃,关键的是,连汉王的态度就没有摸清楚就放出这招,被高远反手卖得干干净净,这下子让自己就极难做人了,而这种态势发展下去的话,自己的前景堪忧,回国?回去之后,自己能做什么,赵杞岂有重用自己之理?只怕解甲归田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吴首辅,你如此对我,就不怕前线崩盘么?”他公然威胁起了吴起。

“周将军!”吴起拍案而起,“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周将军要如此做的话,只怕在魏国的赵军下场也一样堪忧,真到了那个时候,周将军你又将如何?”

第944章 煌煌汉威(68)

周长寿颓然坐下,吴起说得对,他手上这一万余赵军是他最后的本钱,如果这一万部众再损失掉,他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赵杞要收拾掉他那简直就可以毫无顾虑,他与尚在河东大营的吴增,都是当年赵牧的部将,深得赵牧信任,这在当年,可以说是一种荣耀,但现在,却是要命的。连赵牧的儿子赵锋,现在都被召回了邯郸软禁起来了,何况于自己。赵杞或者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杀了赵锋,但要收拾掉自己的小命那简直易如反掌。

“周将军,大敌当前,和为贵啊!”吴起看着周长寿被打掉了气焰,立马就放松了语气,不管汉军如何,周长寿麾下这万余赵军还是很能打的,这两年来,周长寿在魏国还是尽心竭力,立下了不少功勋,如果没有他的加盟,或者现在大梁已经没有了。

再说了,汉军也一样没安好心,无利不起早,他们巴巴地跑到这里,自然是有所图的,虽然眼下高远的所作所为,吴起一直没有看懂,没有搞明白,但作为一个老牌的政治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料定,高远必然想要些什么,只是自己还没有明白对方的意图而已。

留下周长寿,作为牵制汉军的一个筹码,也是极好的。

“吴相,现在大梁防区之内,有魏军,赵军,汉军,以前都是由我来统一指挥防守,现在汉军来了,他们自然不会听从我的命令,大军作战,最忌的就是号令不一,各行其是,不知吴相有没有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汉军来了,或者不是好事,而是加速败亡的因素啊!”周长寿道。

“这个问题,在周将军你回来之前,我也与汉军的步兵将军讨论过了。”吴起胸有成竹地道。“步兵将军的意思是,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由本相任联合指挥部的最高长官,而他与周将军您为副,但凡作战决策,均由我等三人商讨之后作出决定,不知周将军意下如何?”

周长寿一愕,他本来以为步兵抵达之后,会与自己争夺指挥权,毕竟赵人现在已经无力给魏人更多的支持,而自己更像赵国的一个弃儿,被可有可无地抛弃在这里,而步兵则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汉国国内的支持。赵国现在面临着秦国的强大压力,而汉国周边,却几乎没有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势力,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己是绝无胜机的。

步兵居然不争这个指挥权?周长寿疑惑地看着吴起。

“步兵将军在这一点上说得很清楚,既然汉赵两家互相不能指挥,那就必须需要一个能统筹全局的部门,周将军,军事之上我并不是太懂,但我却可以成为赵军,汉军,以及魏军三军居中的联络者,调停者,而且你也应当相信,我绝对可以做到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对不对?”吴起笑吟地道。

周长寿点点头,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

“相爷,步兵将军求见!”外头,传来侍者的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