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高远虎起了脸,“我花自己的钱,他还欠我好几年的薪晌,还有欠款。他敢磨牙,我就去财政部讨帐。”
叶菁儿乐得咯咯笑了起来,“一国之君跑到财政部去要帐,亏你也想得出来。我看你啊,就是拿着这些东西要协王部长,让他不敢过于找你的麻烦,是不是?”
高远大笑起来,“知我者,菁儿也。讨帐我是做不出来的,但拿来堵堵咱们这位王部长的嘴,却是可以的,不然这老家伙可要烦死我了,一天到黑就盯着我私人口袋里的这点小钱。”
“说起来王老部长可真是一个好臣子,不怕触怒你,你可不要怨愤他,他是真心为你着想呢!”叶菁儿认真地道。
“我像这样的昏君吗?”高远笑着伸手拧了一把叶菁儿的俏脸,“好歹我还是知道的。等王老大人致仕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欠条都送给他当纪念品,你猜他会怎么做?”
“我猜他一定当宝贝一样收藏着当做传家宝。”叶菁儿掩嘴笑道:“纵观史书,也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
“你错了,我猜他一定马上将这些东西唰啦啦都撕成碎末,免得给他的继任者将来造成麻烦!”高远晃着脑袋。
“说起来王老部长都六十好几了,还有蒋先生,更是过了七十,年纪都大了,有些事情,你得考虑了。”叶菁儿认真地道,“不然到时候会措手不及的。”
“这个我心里有数。”高远点头道,“你啊,就别操心这个啦,我负责赚钱养家,你呢,就负责貌美如花,分工明确,各行其是,可好?”
“瞧你说的跟个市井小民一样,你仅仅只赚钱养家吗?真要那样的话,就好了,你放心吧,我是绝不会掺杂你的朝政的,我心里清楚得很,高大哥,我们叶氏现在在朝堂之上势力雄厚,叶重,叶真,范登科,还有枫儿,都是重臣大将,我不会没有分寸的。”
“我没有想这么多!”高远有些心虚地笑了笑。
“我也不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该知道的我可都知道。对了,前两天,下头的生意都陆续送来了今年上半年的帐目,我看了一下,收益比去年可是上涨了不少,仅仅半年功夫,可就有去年总收益的三分之二啦!”叶菁儿道:“我估摸着到年底,总收益会有五百万元。刨去一年的花费,起码会节余四百多万元,这么大一笔钱,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高远心里清楚,自己当政之后,偌大的王宫被辟出了三分之二,成了各部堂的衙门,后头服侍的丫头老妈子工人都减到了不能再减的地步,除了那些保护安全的警卫人员,自己一年的花费的确很少了。可能历史之上,再也没有比自己更简朴的君王了吧。
“你把燕子,馨儿的年例都提高一点嘛,还有你自己的,给后头的那些丫头们再涨涨月钱嘛!有钱还怕没地方花?”
“这能花几个钱?”叶菁儿没好气地道:“现在燕子还挂着蓟城综合大学一个教授的名头,每月有不菲的收入,馨儿还在国安局也挂着一个副局长的职务,也有丰厚的收入,我给她们的例钱,她们从来都没有收过,咱们后头的丫头,工人的月晌都赶得上部衙大臣了,可不能再长了。”
“这样啊!”高远摸裟着下巴,“你说得也是,这收入越来越多,总不能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要是让王武嫡知道了,不免又要生出些心思来,这样吧,我看你需要专门请一个人来帮你理财了,这些钱要让他动起来,再去投资其它的生意,让钱生钱。”
“我也动过这个心思,可是牢靠的人难找,这个啊,不仅要牢靠,还得懂做生意啊,不然亏了可怎么办?”
“我倒有个人选,央行行长梅一坡你知道吧?”
“嗯,他有三个儿子,梅华你肯定是知道的啦,他是最小的,另外还有两个长子,都是做生意的,梅一坡担任央行行长之后,便将生意全交给了老大负责,我将老二给你弄过来,让他来负责运转这些钱,当然,你的薪水可要开得高高的,不然别人不会来哦!”
“那当然好,只要他肯过来,我岂会亏待他!”叶菁儿笑道。
“那就这么定了,回头我跟梅一坡说说。”高远点头,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跟你商量一下,是关于叶枫的事情。”叶菁儿道。
“枫儿?什么事呀?他现在在颖水干得挺好的,我听下头汇报说,不但兵练得好,而且跟地方上的合作也非常默契。”
“我才不管他公事上的事情呢!”叶菁儿撇撇嘴,“我是说他跟蓉娘两个人都结婚这么久了,可蓉娘的肚子一点动静儿也没有,我还专门请裘大人去给蓉娘请过脉,裘大人可说蓉娘是宜生养的,还是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你能不能将叶枫调回来,作为叶氏的长女,我可是希望叶氏快点后继有人呢!”
“你想将叶枫调回来,在我这里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叶枫要知道这是你的主意,保管跟你翻脸,他呀,是铁了心想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将军的。”高远笑道:“这小子心气高着呢,心里又憋着一股子劲儿,他年少高位,不少人议论他是沾了我们的光才升官这么快,他可是想证明自己呢!”
“哼哼,他就算沾了我们的光又能怎样,要让我知道谁嚼这样的舌头,我绝不放过他!”叶菁儿气啉啉地道。“那大哥,我将蓉娘送到颖水去可好?虽然他是前线的将军,但现在颖水不是太平着嘛!”
“送吧送吧!”高远挥挥手,“我也盼着这小子快点抱个胖娃娃回来呢。”
“谢谢大哥!”叶菁儿喜笑颜开。“咦,我怎么一下子扯这么远了,对了,最早我是说致远的教育问题的,大哥,我觉得吧,现在致远要请一个名师回来教他才行,你说这请谁好呢?”
“谁都甭请,我准备把致远送到普通的学校去。”高远云淡风轻地道,“换一个名字,换一个身份,去普通学校,和普通人一起去上学,去考试。”
“这,这怎么行?”叶菁儿顿时傻了眼。
“为什么不行?别人能行的事情,他自然也能行,不仅是致远,以后明志,高宁都按此办理。”高远挥了挥手,直接作下了决定。
第1273章 继往开来(166)议定
叶菁儿深知高远的脾性,一旦作出决定,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既然他说了要让致远改名换姓到宫外去与普通人一起上学,那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不过叶菁儿又如何能放心自己的儿子去混迹于不知底细的一些人中间呢?第二天便去找来宁馨,贺兰燕商议,这可不仅仅是他的事情,接下来明志与高宁也都要出去上学呢。
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后宫叶菁儿的寝宫内,三个人密议了一天,虽然三个女人性子完全不一样,但在爱护自己的儿女之上,倒是出奇的一致,很快,一个全新的方案便成型了。她们决定自己出资在内城建立一所全新的学校。
蓟城扩建之后,分为内城外城,内城几乎都是蓟城原居民以及大汉的文武官员的居所,身世清白,极其好查,新的学校将限定学生召收的范围,设立苛刻的入学条件,并且学费奇高,这对于基本上正在免费普及孩童教育的大汉来说,几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光是学费一条,便将绝大部分普通人拦在了学校门外。
当然,天价的学费也不是随便召收的,学校的各项条件也是按照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要求来设置,作为一所全科学校,学校将六艺全部纳入必学范筹,至于老师的聘请,对这三个女人来说,哪算是一回事吗?到时候,当然会有全国最好的老师进门担当教职。考虑到高宁是女孩,这所学校在招生之上不分男女,亦开了全国之先河,而在此之前,大汉虽然鼓励男女孩童都有同等受到教育的权利,但却是男女分校的,女孩入校的比例极低,只在一些大的城市才会有官宦人家,富豪商人将自家的女儿送入学堂。
高远当然没有想到,自己准备将致远送到外面的学校就读而不是在宫内聘请名师延教的打算,竟然摧生了大汉第一家超级贵族学校,以致于这所学校在随后的日子里越来越膨胀,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办了上去,几乎便是随着高致远的读书轨迹在发展,到得最后,这所由王家出资兴办的大学一举超越了蓟城综合大学等老牌学校,跃居全大汉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而在那以后,几乎大部分的大汉官员都出自这所学校。
这样的影响效果,自然是这个时候的高远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大王的三个女人弄出来的这个学校在随后的几年里,还是带来了不少的积极影响,很多郡州中的富豪们敏锐地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以及更难以估量的其它影响力,纷纷出资建立这样的学校,在获得不菲的收益的同时,又为本郡的官宦富豪们建立了一个交往的圈子,更是为下一代的大汉精英们划定了一个圈子。
民间资本的大举办校,缓解了大汉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学校,但却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贫民子弟在以后出人头地的机会也越来越难,当然,这要在数十年之后方才显现,现在仍然是没有丝毫迹象,而现在的大汉,向国家输送人才的主要还是积石城军事大学以及蓟城综合大学这些官办学校。
交待了这事儿的高远自然不晓得自己的几个夫人之间正在后宫之中盘算着的小九九,此刻的他,已经接到了来自颖水县令,驻军最高首领叶枫以及国安局驻颖水分局余光三份奏折,三人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楚人想要汉人进楚,帮助楚国建桥。
三个人,却是三种不同的态度。
县令方殊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首先便能向楚人索要一笔专业技术转让费用,二来楚人即便得到了这个技术,数年之内,也无法将技入转化为实际上的能力,哪么便仍然需要汉人来建设,这又能赚得盆满钵满,三来,楚人无法冶练出符合要求的一些关键部位的钢材,这又为国内的钢材销售找到一个极大的市场,而且可以漫天要价。
而驻军首领叶枫却强烈反对,认为楚国本来是一个多水之国,国内河沟纵横,没有桥,他们调兵遣将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对于大汉将来出兵攻楚的时候,将会有极大的便利,一旦大汉的钢筋水泥大桥遍及大楚,钱虽然赚了,但以后的仗就难打了,楚人可以利用交通的便利,迅速快捷的调兵遣将。
而国安局余光却与方殊意见一至,认为可行,不过他的着眼点可不是在赚钱之上,而是想着想在建桥的队伍之中大肆安插国安局的探子,在大楚建桥,工程队便要随之行走在大楚各地,而每走一地,便是活生生的一副山川河流地图啊,过得几年,桥给楚人都建好了,大汉也就有了一副楚国全境的地图,这样明目张胆地去绘制地图,可比一些探子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强多了。不仅是地图,随着这些转战东西,楚人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尽入囊中,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而为了这事儿,几位大臣之间也是争论不休。
叶重与叶枫持同样的态度,反对。
政事堂却一致支持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