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方案中,江南造船厂将三座四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换成了三座三联装四百毫米主炮。高雄造船厂则将四座三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换成了四座双联装四百毫米口径主炮。结果,正是这一变动决定了竞标结果。
因为四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总重与三联装四百毫米主炮的总重相差不大,另外三联装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总重与双联装四百毫米主炮的总重也差不多,所以两套改进方案的总体设计变动都不大,除了换装口径更大的主炮之外,只需要同等提高装甲防护,不需要对舰体结构做大幅度修改。
问题是,江南造船厂的方案有九门主炮,高雄造船厂的方案只有八门主炮。
即便多一门主炮对火力提高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按照传统思想,四座炮塔的生命力要比三座炮塔高,但是四座炮塔的设计方式将延长主装甲带,扩大主要防护区间,从而增加装甲重量,另外面对变态的日本战列舰,一门主炮的差距足够让海军做出选择了。
四月十一日,在公布了竞标结果之后,帝国海军与江南造船厂签署了建造合同。
同日,在帝国海军司令部,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高雄造船厂、广州造船厂签署了共同承建合同。按照合同规定,江南造船厂承担主要建造任务,并且为其他三家造船厂提供战舰的主要部件,其他三家造船厂除了承担组装任务之外,还将负责建造战舰的次要部件。也就是说,四家造船厂将同时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
这正是帝国海军的标准造舰模式。
战列舰上最主要的部位都在同一家造船厂生产,然后用驳船,或者其他方式运往别的造船厂,由其他造船厂负责组装。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加快建造速度,同时建造多艘战列舰,还能确保主承包商的利益,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只需要一家锅炉厂生产战舰所需要的燃油锅炉,也只需要一家蒸汽轮机厂生产战舰所需要的蒸汽轮机,而不需要在每一家造船厂都建设配套的工厂。
随后几日,除了因为拨款不到位的大型巡洋舰的建造工作未能确定下来之外,帝国海军与崇明造船厂签订了建造重巡洋舰的合同,与湛江造船厂签订了建造轻巡洋舰的合同,与武汉造船厂签订了建造驱逐舰的合同。
与建造战列舰的方式一样,这三家主承包商都通过转包的方式,让其他竞标失败的造船厂参加了建造工作。
显然,帝国海军已经在这个时候启动了战时战舰建造机制。
四月十八日,陈锦宽回到了舟山海军司令部。他没有让海军失望,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从首辅萧鼎昆那里拿到了五亿额外经费,只是,现实让海军很失望。
因为主力舰的设计有所变动,四百毫米新式主炮的研制进度远不如人意,甚至难以跟上新式战列舰的建造进度,所以得追加建造与开发经费。另外,其他新式战舰的设计也有所改动,其订购价格都有所增加。
这样一来,陈锦宽要来的五亿额外经费仅仅只能填补空缺。
这一天,白佑彬也收到了一份让他喜出望外的礼物:海军中尉军衔。
帝国海军的晋升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动申请,二是上级提拔。
只要服役达到了一定年限,且没有不良记录,任何军官都可以主动提交晋升申请,只要得到批准,就能获得晋升。这是和平时期,大部分军官晋升的主要方式。
如果在服役期间表现优异,且得到上级赏识,就能得到上级的提拔,报交海军司令部批准之后,就能获得晋升。战时,大部分优秀军官都是以这种方式获得晋升的。
现在是和平时期,白佑彬的服役时间也没有达到主动提交晋升申请的年限,结果却得到了晋升,他能不感到惊喜吗?
当然,对帝国海军来说,从少尉到中尉,半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
和平时期,少尉升中尉的平均年限为三年。战时,如果基层军官严重损失,少尉升中尉几乎没有难度,甚至很多士官都被越级提拔为中尉军官。
当然,白佑彬不知道,他是所有同学中,第一个海军中尉。
更重要的是,陈锦宽兑现了他的承诺。
次日,在与陈锦宽、卫延年、严国荣告别之后,白佑彬搭上了前往狮城的定期邮轮。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回忆起,在码头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个娇弱靓丽的身影。只是当时他一心想早点回到舰队,哪还注意得到码头上的那些人呢?
第三十二章 前途艰辛
南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官办公室。
在海上航行数日后,又被前来迎接他的蓝凌波等人拖去疯狂了一个晚上,此时白佑彬还觉得浑身酸痛,面对江洪波与谷卫东的时候,仍然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万幸的是,邮轮到达狮城之前,他就完成了赴海军司令部公干的工作报告。
“不错嘛,这么快就成为舰队里最有影响的人物了。”江洪波抬起了头来,摘下老光眼镜的时候,顺手把白佑彬的工作报告递给了旁边的谷卫东。“本来,我想等你回来后,帮你递交晋升申请,没想到元帅先做了顺水人情。这次去海军司令部,你的表现很不错,不但引起了上层的注意,还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中尉,有什么要求吗?”
“长官,还是以前那个要求。”白佑彬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到基层锻炼?”江洪波微微一笑,“看来,在海军司令部工作半年,还是没能让你改变想法。”
“其实……”
江洪波压了压手,又说道:“要是别人,恐怕早就想法设法留在司令部了,你却主动提出返回舰队,非常难能可贵。既然你想到基层去,我这个当舰队司令的,总不能连这么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吧。”
白佑彬暗暗松了口气,江洪波终于松口了。
“过几天,‘秋波’号驱逐舰需要一个大副,如果你坚持的话……”
“长官,即便是二副,我也没意见。”
江洪波微微点了点头。“那就好,我会让参谋长帮你做人事安排。这两天,你先与谷卫东上校交接工作,手续办好之后,你就去‘秋月’号驱逐舰报道。对了,舰长宋时伦是比你高五届的师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年年初就会被调到舰队司令部任职。中尉,好好表现吧。”
“是,长官!”
心满意足的离开江洪波的办公室后,白佑彬还没笑出声来,谷卫东就追了上来。
“佑彬,恭喜了。”谷卫东明显有点羡慕。“就我所知,你是战后南洋舰队第一个在一年之内晋升的军官。怎么样,是不是该请客呢?”
“上校,你连我那点津贴都看得上眼?”白佑彬嘿嘿一笑,岔开了话题。“再说了,我也没有想到会获得晋升。对了,你知道德国提供的那几份情报吗?”
谷卫东微微点了点头。“走,到我的办公室去说吧。”
作为南洋舰队的主要军官之一,谷卫东有权知道一些重要情报,特别是与舰队有关的情报。当然,他的涉密权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多白佑彬知道的,他并不一定知道。结果,在两人交谈的时候,白佑彬不得不处处小心,以免说漏嘴。
“你认为德国人很仗义?”谷卫东笑着摇了摇头,“真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白佑彬只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我们扶持德国的原因一样,德国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特别是一个能够帮他牵制住主要敌人的盟友。”谷卫东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过来,“不说别的,只要我们的大西洋舰队还驻扎在直布罗陀港,德国就不用担心英国海军的威胁。另外,我们在太平洋上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牵制美国,从而使美国无力向英法提供援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就制订了横扫欧洲大陆的进攻计划。只不过,当时德军已成强弩之末,且随着美国参战,德国难以在欧洲战场上掌握主动,该计划也仅仅只是个计划。以现在的情况,如果战争再次爆发,德国的首要目的就是战胜法国,消除西面的威胁,然后挥师东进,打败俄罗斯,扫荡整个欧洲大陆。到时候,即便英国仍然拥有欧洲最强大的舰队,也难以对德国构成威胁。要达到这个目的,德国就需要我们在太平洋上牵制住美国,同时需要我们的大西洋舰队对英国形成威胁,从而使英国不得不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海军,难以在欧洲战场上有所作为,甚至难以向法国提供支援。”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德国在这个时候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不是在帮我们,而是在帮他们自己。”坐下后,谷卫东点上了香烟。“两艘战列舰真的那么厉害吗?虽然排水量更大,主炮口径更大,但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综合性能不会超过英国的‘乔治五世’级,更比不上英国正在开发的新式战列舰。而且,两艘战列舰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再说了,德国的舰船建造水平远不如英国,在五万吨的舰体内却只装了八门十五英寸主炮,而且装甲防护远没有达到这一吨位应有的水平。说白了,别说两艘,就算再建两艘,德国海军也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
对此,白佑彬不得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