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321 字 2022-10-20

这一点,白佑彬也早就料到了。

现在,秦孝东是帝国海军头号破交舰队指挥官,而谢昶伦则排在第二位。因为第一批服役的大型巡洋舰数量有限,所以最先接受改编的就是秦孝东与谢昶伦所在的破交舰队。当然,随着谢昶伦调到其他岗位上去,他的破交舰队也将更换指挥官。

“这么说来,今后恐怕没有人能够超越你了。”

秦孝东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朝谢昶伦看了过去。

“我已经推荐赵赙礼出任新的破交舰队指挥官。”谢昶伦干咳了二声,又说道,“只是总参谋长暂时没有给我答复,大概还在考虑之中吧。”

“老赵?”白佑彬皱起了眉头,“他有这个能耐吗?”

“至少不会比我差。”谢昶伦淡淡一笑,说道,“你走之后,老赵就离开了第四舰队,调到了我的破交舰队里面,大概是他与杨定方不大合拍。另外,在你调他去第四舰队之前,他也在破交舰队服役。”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这才想起赵赙礼确实在破交舰队干了好几年。

“反正,我觉得他很不错,而且我也只放心他。”

“小白,什么时候你去找参谋长说说,也许管用。”蓝凌波立即在旁边附和了一句。

白佑彬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显然,谢昶伦在此时提起这件事情,就是想借白佑彬的关系,搞定赵赙礼的职务安排,免得夜长梦多,出什么变数。

又聊了一阵,晚饭才算结束。

因为蓝凌波等三人都以升为将领,会到海军司令部之后,在海军宾馆都有他们的房间,所以不用到白佑彬家里寄宿。

回家的路上,白佑彬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去跟卫延年说赵赙礼的事情。

虽然帮助同窗牟取职务,在海军中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几乎所有军官将领都会干这样的事情,但是真轮到白佑彬去给好友拉关系,他还是觉得有点头痛。

第四章 躲避风头

次日中午,吃过午饭之后,白佑彬就以了解战局为由,找到了卫延年。

“你是说赵赙礼出任破交舰队指挥官的事情?”

白佑彬点了点头,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主要是担心适得其反。

“坐吧,其实这事我也在考虑。”卫延年放下了手上的文件,端着咖啡杯走了过来,“谢昶伦已经向我提到了,如果让他出任北大西洋战区远洋作战司令官,他希望由赵赙礼顶替他在破交舰队里的位置。当然,我们肯定会考虑谢昶伦的意见,毕竟他对自己的破交舰队最为了解,而且赵赙礼已经跟他搭档了半年左右,执行过一次作战任务。而在此之前,赵赙礼也在其他破交舰队干过,且表现都很不错。”

卫延年的话不但没有让白佑彬感到安心,反而让他更加担心了,因为他听得出来,卫延年的这些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关于舰队的人事安排,我们会做更全面详细的考虑。”放下咖啡杯后,卫延年就掏出了香烟,“你不觉得,赵赙礼更适合在作战舰队担任高级参谋吗?”

白佑彬的眉头跳了几下,显然他找卫延年谈赵赙礼的时候,有点多此一举。

“这件事情,你也不用担心。我知道,赵赙礼是你最好的朋友,而且他的能力也不错,只是脾气不太好。”似乎看出了白佑彬的心思,卫延年笑着说道,“海军从来不以一个人的脾气来衡量其能力,要论脾气,恐怕赵赙礼根本算不了什么。放心吧,过几天,我就会做出新的安排。现在,你那边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你是说第一舰队的作战行动?”

卫延年点了点头。“抓紧时间处理好你自己的事情吧。另外,有时间去江南造船厂跑一趟,找汪华华谈一谈,保证你有不少的收获。”

白佑彬听从了卫延年的建议,当天下午,他就收拾好行李,带着李明博离开了舟山。

通过破交舰队的人事大调动,以及赵赙礼的事情,白佑彬已经预感到,帝国海军即将对人员安排做一番大范围的调整。在此期间,肯定有很多将领要丢掉原来的职务,另外还有很多将领要获得新的职务。显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白佑彬不想留在舟山,去江南造船厂“公干”,正好可以避开这波日人事调动的风潮。

此时的江南造船厂,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了。

与战争爆发前相比,江南造船厂的厂区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造船能力则扩大了三倍以上。当时,江南造船厂几乎承担了帝国海军所有排水量超过二万吨的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并且是多种大型战舰的设计方。

作为帝国海军最优秀的战舰设计师,汪华华在江南造船厂的地位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另外,汪华华管理的舰船设计队伍已经由战前的不到五百人,扩大到了现在的近三千人,其中有二百多名高级工程师,以及二千名工程师。设计人员中,囊括了建造战舰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如果算上其他厂家派驻到江南造船厂的工程人员,则其工程师队伍超过了五千人。

不说别的,光是这些工程人员的宿舍的占地面积就超过了三十亩。

白佑彬来到高七层,楼内使用面积超过了二十万平方米的大型战舰设计中心之后,就跟随一名年轻的工程人员找到了正在给各个部门安排工作任务的汪华华。

与上次见面时相比,汪华华显得消瘦了很多,而且明显不太健康。

“怎么,这次是严国荣,还是卫延年派你来的?”

“汪师兄,难道我就不能来看你吗?”

“看我?”汪华华笑着摇了摇头,“你小子越来越圆滑了。难道,外面的战争结束了?”

“当然没有,打得正激烈呢。”白佑彬也笑了起来。

“走吧,到我的办公室坐一会。”汪华华一边说着,一边迈开了步伐,“你这次来,是要了解‘省’级乙型战列舰的建造进度吧?”

“这只是一方面的事情,按照总参谋长的意思,我想多了解一点。”

“卫延年?看来,你真是没有什么事好做了,不然他也不会让你过来。”进了办公室之后,汪华华将一份计划报表翻了出来,“这是‘安徽’号的建造进度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五月中旬就能完成所有的舾装工作,最迟在五月下旬交付海军。另外三艘战舰的情况也差不多,都能在五月月底交付。”

翻看了一下,白佑彬就放下了报表。

战舰的建造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规模最庞大的军事工程。一艘排水量超过五万吨的战舰,其建造工作首先分成了船台建造与舾装二个大的步骤,然后又要分成数十个建造阶段,每个阶段则有数十上百道工序。只有每一道工序都及时完成,战舰才能如期建成。

因为工序复杂,所以战舰的建造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以往,仅仅一艘战列舰建造工作的相关审批与验收文件就厚达数米,叠起来有三个人那么高。虽然现在采用了分阶段建造方法,造船厂还在改进工艺,以缩短建造周期,同时提高建造质量,但是管理工作仍然非常复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验收。当然,帝国海军历史上曾经有好几艘战舰因为造船厂的工序错误,导致战舰质量不达标,海军拒绝接收,结果导致造船厂损失惨重。

因为汪华华只是设计总工程师,所以他并不负责战舰的建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