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259 字 2022-10-20

也正是如此,在法国战败之后,英国将从敦刻尔克撤出来的三十多万远征军中的一半部署到了西班牙,并且在与美国协调战略援助的时候,向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将更多的战略援助给了西班牙。

最初的一两年,西班牙还算争气。

在得到了大批战略援助之后,西班牙不但稳定了国内局势,还守住了比利牛斯山防线,没有让德军进入西班牙境内。

在七十五年(43年)的时候,西班牙陆军还发动了一场规模不是太大的反击行动。

当然,结果好不到哪里去,配备了美国援助的重型装备的西班牙军团在进入法国之后,被几支德国的二流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反击行动最终成了溃退,如果不是英国与美国的远征军及时赶到,恐怕德军会一口气越过比利牛斯山,将战火烧到西班牙国内。

在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西班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盟友。

只是,迫于形势,英国仍然得继续向西班牙提供援助。

现在,西班牙战败了,英国成为了欧洲地区最后一个协约国成员国,而同盟国集团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英国。

三月二日的时候,白佑彬就收到了消息,让他暂时留在亚速尔群岛。

同一天,陆少丰也收到了命令,让他立即组织五个陆战师的兵力,并且让这五个陆战师全部上船(不管是运输船,还是登陆舰)。

虽然带年报中没有提到具体的行动内容,但是白佑彬与陆少丰都猜了出来。

英国肯定准备投降了,至少英国与帝国的秘密谈判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只要谈判结束,英国就会宣布投降,而帝国海军陆战队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到达英国,控制英国的主要港口与兵营,并且占领主要的城市,阻止德军登陆英国。

三月五日,白佑彬收到了命令,率领第四舰队北上前往英国。

同日,运载着三个陆战师的船队离开了直布罗陀,在外海与赶来的破交舰队会合之后,一同踏上了前往英国的航程。

因为陆少丰调动的是原本计划投入西班牙的预备队,而第四舰队并没有返回港口,所以此次行动并没有泄露。据战后获得的资料,德国根本就不知道英国已经准备投降了,所以部署在法国的德军,以及正在威廉港集结的德国船队都没有做好出发的准备工作。

三月八日,白佑彬收到了确切的命令。

英国已经做出了最佳的选择,计划在三月十日投降,因此第四舰队必须在九日夜间进入英吉利海峡,并且阻止其他所有船只前往英国。陆战队则要在十日上午到达扑茨茅斯,接管这座最为重要的港口。

工作做得很充分,行动也很隐秘。

九日傍晚,第四舰队到达英吉利海峡东北海域的时候,一艘英国海军的驱逐舰靠了过来,送来了海峡通航航道的详细资料。

与直布罗陀海峡一样,为了阻止德军渡过海峡,英国海军在海峡内布设了大批水雷。

十日凌晨,第四舰队进入了英吉利海峡。

同时,运载着三个陆战师的船队也到达了扑茨茅斯港外海。

天还没亮,白佑彬就通过国际公共广播电台收听到了英国国王的投降声明,以及英国战时内阁首相的辞职声明。

此时,船队正好进入扑茨茅斯港。

按照计划,在英国战时内阁集体辞职之后,将由前外交大臣组建临时看守政府,随后将由帝国占领军司令部组建一个军管过渡政府。在战争结束之前,由军管过渡政府负责管理英国的大小事务。至于组建新政府的事情,则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

直到这个时候,德国才知道,英国投降了。

当然,此时德国采取任何行动都已经来不及了。在第四舰队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破交舰队封锁了英国的海岸线,并且密切监视德国港口的情况下,德国的船只根本别想靠近英国,更不可能把部队送到英国去。

当然,选择投降,不但是英国的最佳结局,对帝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将士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第二十八章 受降仪式

三月初,在英国即将投降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对战略部署做了重大调整。

首先是进攻巴拿马的行动被无限期推迟,毕竟在第四舰队返回英国海域之后,帝国海军无法派出作战舰队去拦截美军的作战舰队,如果在此时攻打巴拿马,陆战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其次是迅速成立英国占领司令部。

最后,还得尽快与德国通气,解决与德国的矛盾。

相对而言,后两件事情更加重要。

因为没有陆军参与,所以英国占领司令部由海军全权负责,首任司令官就是刚刚被调回去的钟长生将军。为了提高钟长生的影响力,陈锦宽还破格提拔钟长生为海军大将。可以说,这算得上是对钟长生最高级别的奖赏。要知道,在秦宝献阵亡之后,正是钟长生肩负起了整个北大西洋战区的重任,如果没有他的付出,就不会有现在的胜利。另外,作为海军大将,钟长生足以让英国人心服口服。毕竟,在数年之内,帝国海军中真正让英国人尝到痛苦的只有三个人,而白佑彬与杨定方都过于年轻,没有多少威望。

作为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白佑彬也参加了英国签署投降协议的仪式。

最重要的是,投降协议的签署地点就在第四舰队的“安徽”号战列舰上。

三月十四日,在“安徽”号的率领下,第四舰队的四艘战列舰,来自破交舰队的八艘大型巡洋舰,以及其他十多艘战舰缓缓驶入了泰晤士河,在距离伦敦不到十公里的格林尼治附近抛锚停靠。

当天晚上,搭载着将眼前去占领伦敦的五千余名陆战队官兵的船只到达。

按照计划,在签署了投降书之后,英国海军大臣与陆军大臣将向白佑彬与陆少丰交出军队指挥权,随后陆战队上岸,正式进驻伦敦。

最初的时候,钟长生计划到白金汉宫去签署投降协议。

结果,这个提议立即就被帝国内阁首辅给否决了。

从长远来看,英国将是战后帝国在北大西洋上最重要的“盟国”,如果在白金汉宫签署投降协议,将侮辱所有英国人,并且埋下仇恨的种子。因此,给顽固保守,且自尊心极强的英国人保留一点面子,对战后控制英国有更大的好处。

选择在战舰上签署投降书,这也是萧鼎昆的意见。

英国是一个极端重视海权的国家,海军就是英国的命根子。现在,英国海军已经战败了,而通过展示帝国海军的雄壮身姿,让英国人见识到帝国海军最先进、最强大的战列舰,不但能够打击英国人的士气,还能让更多的英国人意识到,英国主动投降不是因为打不下去了,而是被彻底击败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当时陆战队还没有占领伦敦,战舰上要安全得多。

十五日上午,英国临时内阁首相,海军大臣,陆军大臣,以及随行的十多名军官达成一艘汽艇来到了“安徽”号战列舰上。

此时,相关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