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780 字 2022-10-20

“放心吧,卫延年那边不会有问题。”陈锦宽又开始向前走去,“其实,在你提交改组方案之前,他也向我提出了类似的改组方案。当然,作为战区司令官,你对前线作战部队的情况最了解,也最清楚应该怎么发挥舰队的战斗力。之前,我们需要在大洋上与美国海军争夺制海权,所以我们的作战舰队更重视远洋决战能力。现在,美国海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即便在不久的将来会死灰复燃,也不会对我们构成多大的威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作战舰队将从远洋决战转变成近海封锁。因此,在此时改组舰队也是必要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肯定遇到了不少麻烦,而且主要就是人事上的麻烦吧?”

听陈锦宽这么一说,白佑彬不得不佩服元帅的判断力。

“当初,卫延年与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认为这是舰队改组的最大障碍。只是,从开始的情况来看,你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只要在北大西洋战区范围之内,我都能解决,可是在此之外,我就无能为力了。”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白佑彬的意思。“这也是我让你出任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的根本原因,恐怕现在除了你之外,还真没有谁能够把这个战区管好。而我们要想战胜美国,获得最终的胜利,北大西洋战区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临走前,我跟卫延年商量过了,蓝凌波还要留在太平洋战区,第11舰队也很有可能留在太平洋战场上。我觉得,你应该尽快为自己挑选一个战区参谋长,不能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担着,是不是?”

“这……”白佑彬有点尴尬,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

“听说,在你指挥第四舰队作战的时候,就一直让谢昶伦在后方协助,你觉得他的能力怎么样?”

“这……”这次,白佑彬只稍微迟疑了一下,就说道,“谢昶伦的个人能力很不错,而且以前在作战舰队与破交舰队都干过,表现非常突出。在担任战区远洋作战司令官之后,他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证实。如果让我来评论的话,我觉得他是个不错的战区参谋长人选。至少,在舰队方面,他能够帮我处理很多事情。”

“那么,这件事情你要尽快报上去。”

白佑彬立即点了点头,显然陈锦宽已经答应了让谢昶伦出任战区参谋长这件事。

“我这次来,除了看看你们的情况,帮你们这帮小将解决点麻烦之外,主要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意见?”

这时,陈锦宽听下了脚步,在码头旁的一只木箱子上坐了下来。“你也知道,我们不能久拖不决,必须要尽快战胜美国。在第三次同盟国首脑会议上,首辅已经确定了下一阶段的作战重点。按照我们与德国、意大利等国达成的初步协议,如果无法迫使美国投降,我们就将在美国本土登陆。具体的时间在明年下半年,最早六月底,最迟年底。当然,这得看相关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德国与意大利都要出兵?”

陈锦宽点了点头,让白佑彬在旁边的箱子上坐了下来。“大体意向已经确定,现在具体的谈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你也知道,德国与意大利已经失去了远洋作战能力,其海运能力也不怎么样。如果德国与意大利要出兵美国,就得依靠我们的海运支持。因此,首辅的意思是,尽量利用相关谈判来拖延时间,而我们则要争取在此期间击败美国,最好是迫使美国投降。”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就沉思了起来。

陈锦宽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帝国首辅不太愿意让德国与意大利染指美国,想仿照英国的方式,独霸美国。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年底,德国订购的四艘“柏林”级战列舰就将建成服役。

即便德国海军的训练水平并不高,最快也需要三到五个月才能完成基本训练,再算上组织相关的战舰,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的时候,德国海军才能再次出兵北大西洋。

意大利海军更不用考虑了,在丢掉了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之后,意大利政府紧急下拨了一笔款项,订购了四艘“加里波第”级战列舰。只是,这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最快也只能在年底展开,且最快也要到后年,甚至八十年(48年)才能建成。显然,意大利海军将难以在战争结束之前恢复元气。

将攻打美国本土的时间确定在明年下半年,正是因为德国海军要到那个时候才能够有所作为。

因此,帝国要想独霸美国,就必须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最迟不超过明年年底击败美国。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要击败美国,能够办到吗?

“元帅,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啊。”

“确实不简单,不然我需要专程跑一趟吗?”陈锦宽微微一笑,又说道,“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美国南部,或者东南部地区登陆,占领桥头堡。二是对美国实施全面封锁,并且炮击美国沿海地区的城镇与工业区,打垮美国的经济支柱。相对而言,前者的效果更明显,可代价也会更加巨大。后者的代价要小得多,却难以快速见效。”

“也不见得。”

“是吗?”陈锦宽的目光立即落到了白佑彬的身上,“你觉得凭封锁与高强度的炮击就能迫使美国投降?”

“不是我觉得,而是我们尝试一下。”思考了一下后,白佑彬又说道,“登陆美国本土之前,我们肯定要夺取一个前进基地,而最好的地点就是在巴哈马群岛北部的某座岛屿。然后,我们需要囤积作战物资,集中作战部队,调动运输船队与登陆舰队,相关的准备工作怎么也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吧?在此期间我们不可能让作战舰队与破交舰队闲着什么都不做吧。而且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战舰。到时候,这些战舰难道都停在港口内?因此,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为登陆美国本土做准备,一方面出动舰队炮击美国沿海地区的城镇与工业中心,打垮美国的战争与经济支柱。如果能够以此方式迫使美国投降,那就再好不过了。即便不能让美国投降,也能严重削弱美国的战争实力,为今后在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减轻负担。”

“看来,在当上战区司令官之后,你也更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白佑彬笑了笑,就避开了陈锦宽的目光。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已经让卫延年重新分配海运力量。另外,方国儒也将在月底的时候赶过来,调整与重新部署陆战队的作战行动。”长出了口气之后,陈锦宽又说道,“只是,我们不能只抱着一试的心态,而是要尽全力确保在明年年底之前击败美国。八艘即将服役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的分配工作我已经确定了下来。到时候,第41舰队与第43舰队都将转编给第六舰队,然后第四舰队重组二支作战舰队。另外,第42舰队在恢复战斗力之后,将派往第一舰队,与第11舰队一同在美国西海岸地区行动。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明年上半年,还有四艘‘海洋’级战列舰服役。到时候,这四艘战列舰也会配备给第四舰队。”

“元帅,这……”

“给你这么强大的力量,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陈锦宽竖起了一根手指头,“你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去。到时候,你让谢昶伦全权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杨定方与秦孝东他们将直接听从你的指挥。现在,我只需要你保证尽到最大的努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美国!”

白佑彬毫不迟疑的接下了这个重任。

现在,他才知道,这才是陈锦宽专程赶到前线来的根本目的。

第六章 一锤定音

接下来的几天内,陈锦宽分别召见了陆少丰、郑恩博等前线指挥官。

虽然白佑彬不知道陈锦宽跟陆少丰等人具体说了些什么,但是他知道陈锦宽是在以海军元帅的身份为他这个战区司令官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九月十一日,也就是陈锦宽离开太子港的前一天,他召集所有将领开了一次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陈锦宽敲定了好几件重大事项。

首先,撤消北大西洋与南大西洋二大战区,将其合并为大西洋战区,白佑彬任战区司令官,陆少丰任战区陆战队司令官,郑恩博任加勒比海地区舰队作战司令官,即将到达的余辉宏任加勒比海地区陆战队作战司令官,杨定方任战区直属作战舰队司令官,秦孝东任战区指挥支援舰队司令官。

当时,陈锦宽没有明确战区参谋长的人选,摆明了就是让白佑彬来挑选合适的人选。

其次,陈锦宽对几个新职务做了明确的限定。

白佑彬除了直接统管整个战区的作战行动之外,主要负责对美的作战行动。陆少丰则主要负责筹划与组织进攻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郑恩博全面负责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舰队作战行动,为进攻美国本土提供支持。即将到达的余辉宏则与郑恩博配合,负责为进攻美国本土夺取前进基地。杨定方作为白佑彬的直接下属,负责指挥参加对美作战的作战舰队。秦孝东也是以白佑彬直接下属的身份,指挥支援舰队配合杨定方。

显然,这一职务划分非常明确的标明了白佑彬在海军中的地位。

至此,白佑彬与郑恩博之间的竞争已经结束,作为白佑彬的下属,郑恩博再也没有机会超越白佑彬了。

第三,陈锦宽还直接对战区内的舰队做了调整。

杨定方的战区直属作战舰队以第44舰队为基础,增添二支各有十艘大型巡洋舰的远程炮击编队,六支各有六艘通用巡洋舰的巡洋舰战队,四支各有八艘驱逐舰的驱逐舰战队。另外,编在该舰队指挥范围内的后勤保障舰队的规模也将扩大二倍,达到八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六艘快速综合补给舰,二艘维修船,以及四艘大型油轮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