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枭明[校对版] 纸花船 1007 字 2022-10-20

……

李定国旗开得胜,流民军士气大振!

他们粮草本就不多,自是想迅速杀出一条血路,退往豫西,或者是陕西老家,好重整旗鼓!

张献忠也看准了官军疲软的事态,他不再留手,不仅本部精锐全部压上,革左诸部、老回回、扫地王、混天王、大天王、九条龙、张妙手、点灯子、不沾泥、上天猴、丫头子等等,这十几部流民军主力也全部参战,与左良玉在这狭窄的山谷口决一死战!

山谷中地势狭窄,三面皆是悬崖峭壁,而官军已经形成了合围,流民军诸部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突破谷口,他们才会有战略上的一线生机!

事已至此,双方都没有了退路!

一方想突围,另一方却要死守,战况空前激烈!

从中午开始,厮杀声、叫喊声、痛呼声响彻云霄,地面上到处都是断臂残肢,尸体摆满了一地,鲜血已经将土壤渗透,在雨水的映衬下,形成了一条条血色的溪流!

慢慢的,官军开始不支,隐隐落于下风,流民军却士气如虹,不断扩大自己的战果,将官军向后逼来!

不远处,左良玉骑在马上,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意!

他本不想同流民军这般死磕,但在南阳城,官军形势一片大好,使他有种盲目的自信,而李定国在阵前挑衅般的举动,也使他气昏了头脑,想要男人的罡一把!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血淋淋的、狠狠的扇了他一个耳光,照这般发展下去,他这几年的心血,怕是都要折损在这里!

这叫他如何能接受?

这时,李定国连同贺一龙已经逼退了左路,而刘文秀和艾能奇也使的官军右路压力倍增,马上就要支撑不住!

左良玉咬紧了牙,手指都快攥出血来,忽然,他用力的大喝一声:“庚儿,你带着亲兵营顶住右路!国英、光祖,左路我便交给你们了!让这些狗杂碎见识下咱们的厉害!”

“是,父帅!”左梦庚年轻气盛,早已经看不惯流民军的嚣张气焰,他随手招呼几名亲随侍卫,快步带人朝着右路奔去!

而卢光祖和李国英也重整人马,率领精锐官军扑向了李定国和贺一龙的方向!

左良玉深深吸了一口气,忽的整个人都软了下来,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仿似在祈祷佛祖和上天保佑!

……

人生总会面临一场场的赌局!只不过,有的时候,你的选择是对的,但有的时候,你的选择会错的离谱!

官军精锐的加入,很快使战场局势逆转!

流民军无论武器、装备,都无法与精锐官军相比,很快,他们的势头便被压制了下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越战越勇,死死的与官军纠缠在一起!

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双方喊杀成一片,局势一片混乱,根本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谁占据了上风!

此时,在流民军大营中,张献忠也是坐立不安,他心里急啊!

他实在无法想象,平日里跑的比兔子还快的左良玉怎的就会下了如此决心,死死不肯放过自己!另一方面,那狗日的熊文灿怎的还不来?难道真的要被官军困死在这里么?

不!不行!绝对不行!

他张献忠是何许人?怎的会轻易死在这里呢?

任由冰凉的雨水冲刷在脸上,张献忠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他四顾翠绿的青山,凝神不语!

忽然,他伸手招过身边一个亲卫,低声耳语几句!

那亲卫双眼一红,猛的跪在地上,拼命磕头,额头都渗出血来!

张献忠亲手将他扶起,低声安慰几句,猛的扯下身上衣襟,咬破手指,写下了几行血字,郑重的交到了那亲卫的手中!

那亲卫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迅速召集了十几名亲兵,借着朦胧的雨色,快步朝着山脚另一边奔去!

……

战场中一片混乱,厮杀叫喊声不绝于耳,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刘如意的睡意!

这种阴雨连绵的小天气,用来睡觉是最好不过的了!若是有奴娘,或者是萧紫心陪着,那这小日子,就算完美了!

可就在刘如意沉浸在美梦中之时,朴胜猛的跳下树枝来,用力在刘如意耳边呼喊道:“兄弟,兄弟,快醒醒,那边有人过来了!”

刘如意猛的睁开眼睛,顺着朴胜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有十几个模糊的人影,正在朝着自己这边悄悄的奔来!

“呵呵,鱼儿咬钩了!”

刘如意一笑,转身招过小六儿和火郎,“去,别吓着他们!待到近了在动手!”

“大哥,放心吧!这事情,我拿手!”火郎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对着小六儿摆了摆手,小六儿虽有些不情愿,却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的特长,只好委屈的跟在了火郎身后!

朴胜看着两个少年带人快步奔去,他还有些不放心,“兄弟,这,这件事交给他们两个小娃娃,这,这行么?不如,我在派几个老弟兄过去!”

刘如意却用力拍了拍朴胜的肩膀,“大哥,他们是我的兄弟!他们办事,我放心!”

第153章 血书密信!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雾,这也使得原本就崎岖的山路更加泥泞,若是没有指引,很容易在这时迷失方向!

十几个手持钢刀,神色彪悍的流民军穿过树林中翠绿的藤蔓,快步朝着山上攀爬而去!

领头一人身材消瘦,左脸处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他的年纪不大,约莫只有二十五六,正是张献忠刚才托付重任的亲兵!

“快,快一些!招子都给老子放亮一点!”他左手抓住一条粗糙的藤蔓,压低声音对着身后呼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