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

新明史[校对版] 闪烁 3149 字 2022-10-21

朱祁钰看了三人一眼,这下他也不得不沉默了下来。其实,在他考虑这些法律条款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朱祁钰仍然将问题看得简单了。在新政推广了十多年之后,帝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在这十年种,帝国百姓的思想也出现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对现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几乎都是在新政的光芒下成长起来的,在认识上,与老一辈有着巨大的区别。特别是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臣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然,要想让帝国百姓支持国家的战争行为,这确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并且考虑得更为稳妥一些,这样才不至于因此而导致国家动荡。

“臣认为,在陛下提出的这些条款中,大部分还是可以接纳的!”薛希濂尴尬的笑了一下,他觉得开始丁用的那些话说得有点过头了。“毕竟,任何一名帝国的百姓都能够认识到,获得战争的胜利是实现帝国,也是实现他们自己利益的最大保证,而这也是他们报效帝国的最佳办法。当然,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在宣传,以及提高百姓的认知方面。而臣认为,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宣传需要时间,同时让百姓支持这样的法案也需要时间!”

“可是,我们没有时间!”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如果有时间的话,那朕也不会这么急着立法了。这次的远征肯定将是帝国在这几十年之内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如果我们能够等待的话,那么朕就不需要这么急了。所以,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来向百姓做宣传!”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步推广与完善这部法律!”薛希濂稍微犹豫了一下,“我们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首先将一部分争议不大,可以得到百姓认同的条款拿出来,先设立一部暂时性的法案,而且这样可以绕过在议会表决的这一程序,法案受到的反对将更小。今后,等到帝国百姓的认知逐渐提高了之后,等到帝国百姓逐渐能够接纳新的条款之后,我们再一步步的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逐渐化解问题了!”

“议会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担心,至少,现在的议会,还不会反对这样的法案!”朱祁钰看了薛希濂一眼,他很清楚,薛希濂的新提议,实际上仍然是通过时间来解决问题,显然,这仍然是他无法接受的。“从你们开始的谈话中就很清楚的表达了一点,在这部法案中受到争议的部分,其实是最关键,是最需要得到确立的部分,比如兵役制度,战时配额制,以及物资调配,国家经济调控,这些方面都是让帝国发挥出所有战争潜力的关键性条款。如果,这些条款都无法得到通过与认同的话,那么,我们就算确立了临时法案,这又有什么用呢?至少,这对即将开始的远征有什么用呢?”

薛希濂闭上了嘴,显然,皇帝对他开始的话很不满意。当然,他也不想再惹麻烦了,毕竟皇帝在这个时候提出设立“战时法”的事情,就是要为远征服务,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皇帝根本们就不会提出在这个时候设立这样的法律了!

“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宣传,来让百姓觉悟。”于谦叹了口气,他很清楚皇帝的性格,从此时朱祁钰的表现上,他就已经看了出来,就算天下所有人都反对,皇帝仍然会让这部法案通过的,甚至将用强制性力量来维护法律的尊严。“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宣传手段来推广这部法律的话,这无疑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也许是几年,甚至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最多还有几个月,最多不过一年的时间了……”

“不,应该是半年。半年之后,远征的各项准备都将逐渐到位,而且,杨天奉已经拖不了更久了,所以,远征大军将在半年之后出发。当然,在此之前,朕会亲自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的!”

“那么,我们就只有半年的时间准备,如果这中间除去各方面动员所需要的准备时间的话,那我们最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用来做宣传了。显然,如果用传统的办法,这根本就不可能收到任何效果!”于谦长出了口气,“所以,我们必须要想一个好点的办法出来,让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这部法律。”

“古时候,吕不韦在他的《吕氏春秋》成书之后,曾以千金悬赏。”丁用慢慢的说了起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来达到更为广泛的宣传效果呢?”

朱祁钰一愣,立即笑了起来,说道:“还是丁用的脑袋灵活。当然了,这次我们不能照搬古人的办法,得用更为巧妙的手段。比如说,我们不求人改字,但是可以全面公示法案的内容,广泛征求百姓的意见,并且可以对那些提出了有效的,重要的观点的人给予高额的赏赐,以此让百姓来了解这部法律!”

“这也许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于谦慢慢的点了下头。

最后,薛希濂也投了赞成票,虽然他对宣传工作本身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当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得更加灵活一些!”朱祁钰笑着站了起来,“而且,这种办法可以推广都今后的其他法案上去。让百姓有机会参加立法工作,当然,决定权并不是在百姓手里,仍然在帝国的行政,立法与司法机构的手里。不过,我们可以广泛的征求百姓的意见,并且采纳一些好的意见与建议,让百姓真正的体会到自己有议政,参政的机会,这样,百姓在接受新的法案时就会更加的主动了。而且,这是法案正式确立之前的宣传,这样,在法律正式确定之后,就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在执行法律方面也将减少很多的麻烦,宣传效果必然会更好!”

“那么此事就应该让宣传部门的大臣去处理了!”

“对,于谦,这事你来安排!”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当然,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比较有争议的条款,比如这其中的战时配额制度,至少,现在帝国还不存在物资短缺的问题。而为了今后考虑,在设立法案的时候,可以规定帝国政府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法律条款来增强帝国的战争实力,这样,就更能够被百姓所接受了!”

于谦点了点头,显然,皇帝在得到了支持之后,也做出了微小的让步。其实,这对朱祁钰本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让步了。如果换在以往的话,皇帝绝不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让步,哪怕是一丁点的让步也不可能。不过,在经历了这几年的政治斗争之后,皇帝已经学聪明了很多,准确的说,是皇帝能够准确的把握管理国家时的分寸了!

《战士法》成立的帝国第一部拿出来由全民修议的法律,而且从这之后开始,帝国还设立了一部专门的法律,用来规范百姓在讨论法律条款方面的权利以及讨论范围,并且规定了,今后帝国的所有法律,在正式提交帝国议会表决之前,都必须要提前三个月的时间公布于众,让帝国百姓能够提出修改意见。当然,是否采纳百姓所提出的意见,这就是政府的事情了!不过,从此之后,帝国百姓也真正获得了议政的权利。

当时,通过的《战时法》其实只是一部临时性的法律,直到朱祁钰的第三次西征结束之后,这部法律才得到了完全的确定,而且在后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各项条款逐步补了上去。当然,《战时法》确立了之后,帝国在进行战争的时候,就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国家的战争机器了!

第十一节 大皇子的志向

当《战时法》草案被张贴在帝国京城的南门,整整用了上百面告示牌,开始向帝国百姓征求修改意见的时候,关于皇帝再次远征的事情立即成为了帝国的头号重要事情。当然,有眼光的人都已经看了出来,皇帝在这个时候推出《战时法》,正是要利用帝国百姓对远征的热情来让百姓接受这些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改变的法律。不过,对于大部分的帝国百姓来说,这还是一件新鲜事。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拥有了向帝国政府,乃至帝国的皇帝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的机会。显然,这本身就足以在帝国引发一场大讨论了。

在帝国百姓就《战时法》草案进行激烈讨论,并且连续有人上书(当时,很多帝国百姓还是通过传统的办法来表达自己观点的,这就是向皇帝上书)的时候,朱祁钰也很是高兴。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场面。而且,他在这部法律的草案中故意留了几条有争议的条款,等到百姓的讨论结束,他将这部法案正式交到议会审议的时候,会以百姓提出的意见为由,故意删除掉这几项条款,以此彰显百姓意见的重要性,让百姓对其他的条款更为认同。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百姓这么热情的讨论一部法律,这本身也就预示着这个办法的成功,以及这部法律的成功。

当然,朱祁钰本人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出面的。当各项准备工作都逐渐到位的时候,朱祁钰突然发现自己由闲了下来。离远征大军出发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这是战争前期准备工作所必须的时间,而且这已经被朱祁钰压缩到极限了,毕竟军队的调动,物资的储备与调动,各运输部队的安排,这些都需要时间。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民间军事力量的征召等等,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朱祁钰不得不耐心的等待这几个月,就算他是帝国皇帝,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他也不可能在与时间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钰遇到了一个让他有点头痛的问题。当李妃,李惠中带着他的大儿子朱见泽来到他的面前时,朱祁钰这才猛然发现,他印象中的那个还处于襁褓中的大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朱见泽小的时候有一个别名(传统,即使是皇室也不例外),而其正式名字是在其十二岁的时候才取的。这显得有点晚,不过当时朱祁钰也刚好回到帝国,而为皇子定名的事情,自然应该由皇帝来做,其他人是无法代劳的,所以也就拖到了这个时候。而朱见泽是景泰三年出生的,如果按照帝国的方式来计算的话,他已经十八岁了(实际十六周岁才过)。按照帝国的观点,十八岁,就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而在其他的很多国家,这已经是青年人,而不是少年了。

“坐吧,朕一直没有时间陪伴你们!”朱祁钰尴尬的朝妻儿笑了一下,“见泽都这么大了,朕现在还一直认为你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呢。怎么,今天跟母亲一起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跟朕商量?你也不小了,是不是看中哪个大臣或者百姓家的千金小姐了,要找父皇替你做主啊?”

“父皇,其实皇儿不是为此而来而麻烦父皇的!”朱见泽的声音还有点稚嫩,不过已经显得很成熟了。

朱见济在诞生的时候,朱祁钰就给他找了一个好老师,这就是帝国总理大臣于谦。也许,这是当时朱祁钰能够给这个大儿子找到的最好老师了。不过,于谦给朱见泽传授得最多的还是道德,以及作为一个国家接班人所应该具备的管理国家的能力。不过,于谦却仅仅只是朱见泽的正式老师而已,除此之外,他还有几个很多不“挂名”的老师。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柴美娇。柴美娇因为没有亲生儿子,所以一直将朱见泽当作了自己的儿子看待,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柴美娇也是朱见泽的“大娘”。因此,柴美娇对这个儿子是很看重与照顾的,她几乎将自己的知识都想办法灌输个了朱见泽,这其中,最多的自然是航海方面的知识了。

第二个就是段灵。在小的时候,段灵一直很照顾朱见泽,即使后来段灵也为皇帝生了个儿子,不过段灵仍然将朱见泽当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当然,段灵传授给朱见泽的最多的还是科学方面的知识。为此,段灵甚至专门找了几个科学院与大学的教授来向朱见泽传授一些重要的基础科学知识。

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第三个人。这人就是帝国近卫军的军长梁岳上将!作为帝国近卫军的统帅,梁岳是长期呆在皇帝身边的。虽然在很多时候,梁岳本人并不负责皇帝的安全,不过当时京城的安全工作基本上都由近卫军负责,而且梁岳每日都会到皇帝那去报道,履行近卫军的职责。而在最近这进中,梁岳成为了朱见泽最喜欢的一个老师,因为梁岳是唯一可以教授朱见泽武艺的人!

显然,梁岳对朱见泽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朱祁钰已经有意无意的让朱见泽远离军队,在很大的程度上,朱祁钰将这个大儿子当作了帝国的接班人看待。按照朱祁钰的想法,他为帝国打下了整个世界,那么他的儿子就应该守住帝国的基业。因此,未来的帝国实际上需要的不是一位统军征战的皇帝,而是一个治理天下的皇帝。因此,在朱祁钰看来,朱见泽会不会武,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要在成年之后掌握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也是当初朱祁钰安排于谦担任皇子太傅的主要原因!

不过,朱祁钰并无意要求儿子按照他定下的方向发展,毕竟,朱祁钰有着与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不同的观念。在他发现梁岳在向朱见泽传授武艺的时候,他并没有制止,而是决定让朱见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管朱见泽选择什么道路,在朱祁钰看来,只要他能够干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的价值,那都是成功的。毕竟,未来的帝国也需要将军,而一个能征善战的皇子对帝国也是有帮助的。

当朱祁钰仔细打量了站在面前的儿子时,这才发现,在经过了青春期快速发育之后,这个原本个头并不高的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了。朱见泽身上的那套臃肿的长袍并不能完全掩盖他的身材。从身高上看,朱见泽已经比他的父亲还要高一些了,而且更为强壮。这也许就是梁岳的功劳吧。经过了这几年的锻炼,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已经具备了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所有物质基础了!

“怎么,那你找父皇有什么事呢?”

“其实……”朱见泽因为很少同父亲接触,所以他仍然显得有点犹豫,他看了旁边的李惠中一眼之后,这才说道,“其实,孩儿想跟父皇说一件事情,这就是……”

“有什么就说吧!”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然后抚摸了一下儿子的肩膀,在他看来,朱见泽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性格内向。当然,他也知道,这其实只是朱见泽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而根本原因,还是他对这个儿子,对家人的关心太少了。

“其实,孩儿是想跟父皇谈远征的事情!”朱见泽说着,就咬紧了嘴唇,“孩儿想参加远征军!”

“怎么?”朱祁钰猛的站了起来,有点不相信的看了朱见泽一眼,然后目光落到了李惠中身上。过了好一阵,他才说道:“见泽,这是你的想法?”

朱见泽点了点头,有点不安的说道:“这确实是孩儿的想法,孩儿现在已经成年了。而且,按照帝国新的法律规定,任何年满十六岁的帝国男性臣民都有义务服兵役,为国家效劳。今年孩儿已经十八岁了,而且按照新的方法计算,也已经有十六周岁了。虽然孩儿是皇子,不过,父皇一直教导我们,皇子与庶民并无区别。既然,帝国的臣民都有义务服兵役,为帝国效劳,那么,作为皇子,就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应该为其他的帝国臣民做表率!”

朱祁钰耐心的听完了儿子的讲述,同时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他微微皱了一下眉毛,突然就笑了起来。

“父皇,其实……”朱见泽是有点害怕这个平时很少接触的父亲的。“其实,孩儿也知道,参加远征军有危险。不过,孩儿认为,既然父皇是帝国的最高统帅,那么孩儿就不能让父皇失望!”

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很好,其实,你能这么想,父皇感到很高兴。当然,参加远征军的事情,父皇会考虑的,并且也会尊重你所做出的选择。不过,你也需要再仔细的考虑一下,毕竟,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你先回去吧,让父皇给你母亲单独呆一会!”

朱见泽仿佛听到了特赦一样,立即就离开了。

朱祁钰的目光在表情极为平静的李惠中身上来回打量了几下,这才发现,李惠中其实已经苍老了不少,不过,她是一个极为懂得保养的女人,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她脸上的苍老痕迹。当然,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

“惠中,这应该是你的想法吧?”过了一会,朱祁钰才突然说出了这句话来。

李惠中的神色并无太大的变化。“陛下,其实臣妾也是才知道见泽的这些想法的。当时,臣妾也很吃惊,不过他坚持要臣妾带他来见陛下。所以……”

“其实,朕完全能够明白见泽的想法,不过,朕有一点却不太清楚!”朱祁钰有意无意的在看着李惠中的眼睛,他也知道李惠中是一个从来不轻易把内心活动表现在脸上的人。但是,一个人的眼神是无法掩饰的。“见泽并不是一个爱说话,甚至是会说话的孩子,今天他的这番话,确实让朕感到非常的惊讶。朕感到很纳闷,还以为有人教他这么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