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崇祯想要再发行债券,可这债券向来都是由四海银行承发,四海银行向商民发行筹措钱款,然后交给朝廷。说白了,是朝廷在向四海银行借钱。现在四海银行那边回话,此事向来由楚国公负责,现在楚国公远在辽东,还需要先等联系上了楚国公后,听他的回复安排。

总之一句话,若没有刘钧的回复,就算皇帝想跟四海银行借钱,也一样借不到。而朝廷想要甩开四海银行直接发行债券,根本不可行。朝廷的信用远不如四海银行,发行债券,结果只会和这些年朝廷铸造的崇祯通宝一样,一发行,谁都不肯认。

突然,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崇祯的思绪,王承恩从外面小跑着进来。

“怎么了?”崇祯很少看到王承恩如此失态的时候。

外面天很冷,可王承恩却是一路小跑过来,跑的身上都发了汗。他站在殿中,身上还在冒着白汽。他上气不接下气,还带着没有消化的那个刚收到的剧烈震惊消息,“陛下,辽西急报,锦州失守!”

正提着笔的崇祯闻听这个消息,手一抖,一大团墨汁滴到了纸上。

崇祯嘴解颤抖了几下,半天没有做声。

他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锦州对于辽西的重要性,崇祯十分清楚。

锦州是辽西的门户,锦州失守,那宁远也难守,宁远难守,清军就将直抵山海关下,距离京师仅有一关之隔了。

崇祯呆坐在那里,半张着嘴,目光呆滞。

他的脑海里浮现的全是一个问题,宁远还能守的住吗,山海关还能守的住吗?没有了锦州,没有了宁远山海关,大明的京师可就完全暴露在清军铁蹄之下了。

一阵难言的沉默之后,崇祯竟然不知不觉的淌下了两行泪水。

“陛下保重龙体啊。”王承恩跪在那劝道。

崇祯擦了一把眼泪,“锦州怎么会失守呢?洪承畴呢,孙传庭呢,还有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呢?他们都号称良帅名将,怎么短短时间就丢了锦州,不是说锦州城还有五万兵马,而吴三桂、祖大寿率领六万兵就在二十里外的松山嘛?”

“洪孙二督现在哪里,手里还有多少兵马?”

王承恩向前爬了两步,小声的道,“陛下,吴三桂义州兵败之时,其用来攻打义州的几百门大小火炮都为清军所夺。清军围攻锦州之时,便是用这批火炮攻打锦州,一日内接连轰塌城墙数段,洪孙二督率诸总兵指挥士卒拼死争夺,一日战死五千余人,杀伤鞑虏千余,守住城墙。奈何……”

“奈何什么?”

“奈何副将夏成德暗通建虏,第二日负责守城之时,却突然打开城门引清军入城。洪孙二督猝不及防,虽拼死反抗,依然没能击退鞑子,也没能突围出来,最后全军尽没。”王承恩回道。

崇祯只觉得头一阵晕炫,刚才听说锦州失守,他还以为洪承畴等人城丢了,可肯定也突围出来了。现在却不成想,居然听到洪承畴五万兵马尽没。

“全没了?”

“全没了,建虏元帅多尔衮破城之后,将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和将士,并城中百姓,尽皆屠光,多尔衮还劝洪总督等投降,洪孙二督臣及诸位总兵副将们拒不投降,如今都为鞑子阶下囚。”

崇祯直接坐倒在地上,他恨恨的在地上砸了几拳,又问,“那吴三桂和祖大寿呢?松山城呢,杏山的秦良玉呢,宁远的高起潜呢?”

“陛下,他们也都败了。”

“败了,败了!”崇祯无力的咀嚼着这几句话,说着说着,眼泪又下来了。

“怎么就败了,到底是怎么败的,朕在辽西二十万大军,怎么一夕之间尽皆败了!”他怒吼,咆哮着喊道,有些失去理智。他想不明白,想不通。刘钧带着几万人渡海,攻入辽东,从无到有,打下镇江旅顺二府,夺下沿海诸岛。

跟鞑子交战,还从没有败绩,甚至攻破盖州城,歼敌四千余,俘虏五万余,自己却没死一兵一卒。

辽西有二十万明军啊,各镇精锐齐至,洪承畴、孙传庭、祖大寿、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吴三桂、秦良玉,等等哪一个不是一时名将大将。怎么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反而却一败再败,败的如此之惨,短短时间,就已经败的一败涂地了呢。

“高起潜与邱民仰集结秦良玉、马科、王朴诸镇共五万余兵马出杏山解松山之围,半路遇敌,先胜,然王朴等轻敌追击,被清军埋伏,被清军火炮轰击,阵乱,清军趋势发起冲击,各镇兵败,溃败。”

“吴三桂听闻援军兵败,冒死突围,撤回杏山,损失大半兵马。”

“如今吴三桂与祖大寿与高起潜、秦良玉等汇合,一路弃守杏山、塔山诸城,撤回了宁远,收拢了约八万败兵。辽西关外八城,如今仅剩下宁远一城。”

“继业呢,他在哪里,为何迟迟没有赶到辽西解围救援?”崇祯眼露凶光,怒声喝问,“朱慈烨呢,他现在在哪里,他的辽东兵马在哪?”

第三百六十一章 鳌拜,你想干什么?

在俯瞰松锦的乳峰山上,搭建着一座牛皮大帐,帐中摆着一张松木长桌,两边各一排交椅,椅上铺着虎皮。

辽西的清军大将今天都齐聚于此,共商要事。

多尔衮和代善作为今天会议的发起人,前来参加的还有济尔哈朗、多铎、阿济格等人。今天的会议相当重要,辽西的清军都已经知道了皇帝兵败阵亡,辽阳失守,豪格撤回沈阳的消息。

眼下他们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进军宁远,杀到山海关下,而是如何救援沈阳,不让刘钧乘胜攻占大清的国都。当然,在正式回援之前,他们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商量,那就是谁来继承皇位。

自努尔哈赤时起,皇位继承人就由诸诸贝勒共同推举。而黄台吉突然战死,也并没有留下遗旨明确谁来继承皇位,一天没推举出新皇,那么大清一天就不能稳定下来。

清军八旗,原来黄台吉亲自领正黄、镶黄二旗,而黄台吉的长子肃亲王豪格领正蓝旗,他们父子两领的三旗也称为上三旗,上三旗一共有117个牛录,他们父子两的实力也是实力最强劲者。再加上孔有德等那支镶黑旗几万人马,也一直都是由黄台吉亲自掌握着。

其次是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所统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两旗,他们两旗有98个牛录,是诸王中实力仅次于黄台吉父子的。

当年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就是多尔衮三兄弟,甚至曾经有人说努尔哈赤想要把汗位传给多尔衮,但当时多尔衮年纪还小,虽得宠可寸功未立。最后便将他自己所领的两黄旗交给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而将自己的亲军交给多尔衮,并说将来另立一旗交给多尔衮。

当时大贝勒禇英被废,代善本已经相当于准太子,可最后却因为与多尔衮母亲阿亥之间的暧昧惹怒了努尔哈赤,结果执掌两黄旗大权被夺,两黄旗转给了阿济格和多铎,亲军给了多尔衮。

等努尔哈赤一死,其它诸皇子贝勒立即联手逼多尔衮母亲阿巴亥殉葬,代善也在关键时候支持了黄台吉,导致原本实力最强的多尔衮三兄弟反而最先被排挤出了皇位继承权。

黄台吉即位后,便把他手里的两白旗与多尔衮三兄弟手里的两黄旗对调,后来又夺了正蓝旗交给自己的儿子豪格,便得拥用了三旗,原来实力最强的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换成了两黄旗,实际大降。

如今黄台吉突然战死,留下了皇帝之位,多尔衮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当年努尔哈赤死时,他还年轻,没有战功,虽有两黄旗支持,可最终还是被其它兄弟们联手压制了。但现在,他这些年屡立战功,功名赫赫,三兄弟的两白旗近百牛录,实力比之上三旗也只弱一点点而已。

不过要想争夺皇位,多尔衮最大的对手依然是人在沈阳的豪格,豪格本来就是正蓝旗的旗主,而黄台吉亲领的两黄旗,则很可能会支持豪格。一旦拥有两黄旗的支持,豪格的实力将会大增。

多尔衮需要得到其它几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