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这个要求本来西瓦人也没指望能够实现,谁想驻地向上级请示后,马上就同意了。

这个兆头就有点不妙了,该让谁去?刘宁和成树国为此争了起来,副手一点都不把正职放在眼里,最后争吵的结果就是两人都去,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还是吴分队长心思细,想两人都是有犯错误嫌疑的:起码目前说不太清楚——尽管有枪榴弹发射的痕迹和众多的反坦克地雷作证。那再安排个负责联络的人吧,该谁去?想来想去,吴海涛决定让综合素质超强的楚云飞跟随刚卡军队出发,还让他带了部电台。

第四十九章 酋长要报仇

刚卡政府军回去的时候带上了三个中国士兵,对非洲军队而言,这个连队机械化程度是相当高的,有两辆吉普车,还有两辆三轮摩托车,其他都是卡车,大部分的士兵都坐在卡车的车斗里。

楚云飞三人坐进了一辆破旧些的吉普车里,由于车里还有个排长,三人只能挤坐在后排,还好车里比较宽敞,中国军人也没有很肥胖的,舒适度还算不错,不过那台电台却被刚卡连长带进了他自己的车内。

楚云飞本不想那么轻易就给对方拿走电台的,但对方说部队里不允许有别的军队的电台,想要的话,等到了坎塔卡就移交给他,现在是暂时保管,而楚云飞的身份是联络员,自然不合适跟对方动手强行留下。

与中国军人同车的刚卡排长是个混血儿,除了非洲人的特点,似乎还有些白人和黄种人相貌的征兆。不过同其他刚卡人一样,排长也非常的健谈,与三人的沟通中,不但表示了对遥远中国的向往、对同在第三世界阵营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羡慕,还很骄傲的介绍了自己一下。

原来这个排是刚卡的一个什么“闪电排”,有着比较悠久的名声和良好的军事素养,所以做排长的才能有辆吉普车座驾,虽然这车名义上是连里的东西,不过该排长把它当做自家物资倒也没人反对。

正说着,一辆摩托赶了过来,吉普车就停了下来,一个通讯兵向排长传来命令,“连长说城里出了点问题,要你带个班先把三位客人送回去,然后马上回军营。”通讯兵说完瞟了三人一眼。

排长很不解的看了通讯兵一眼,然后对三人说,“你们等等,我下去一下。”说完下车走到通讯兵跟前,通讯兵把张纸片交给了排长,估计是什么命令。

看完纸片,排长又回头警戒地看了一下中国军人,估计涉及军事机密,三名有教养的军人自然收回了好奇的目光,目不转睛的直视前方。

看到中国人不再向这里观看,排长低声和通讯兵交谈起来,用的却不再是英语。

阿拉伯语!楚云飞一下就注意到了,暗做个手势要成刘二人别吱声,自己却树起耳朵开始偷听。

前文说过,刚卡境内有少量的阿拉伯人,但由于人数太少,阿拉伯语又过于晦涩难学不好掌握,所以在刚卡是很少有人使用的。但这个排长本身是阿拉伯人和本地人的混血儿,从小就学会了阿拉伯语,而这个前来传信的通讯兵本来就是阿拉伯人,两人现在有阿拉伯语交谈的那自然就是秘密了,不过任他俩打破头也想不到这三个中国人中居然会有人精通阿拉伯语。

楚云飞从小就在语言方面有异常突出的天赋,后来阿拉伯语也学得非常好,当他知道巴基斯坦流行的是乌尔都语后,不但又去学了乌尔都语,还把能收集到的阿拉伯语的各种地方俚语都研究过了,所以这两人的谈话虽然口音很重、俚语众多,搁给个正宗阿拉伯人都未必听得懂,但还是让楚云飞弄明白了个大概。

怪不得要用阿拉伯语交谈,俩人正商量怎么杀死这三个中国人呢。

原来一小队杀的那个酋长公子来头非常大,该酋长所在部落历史悠久,人数也相当多,不少西瓦部落从理论上说起来都是从这个部落衍生出去的。这个酋长为人不错,和坎塔卡众多官员关系亲密,在西瓦人中的威望也相当高。

当该酋长知道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死得那么惨,就强烈要求杀死凶手给儿子报仇。西瓦官员受不了压力,就试探性的要求中国蓝盔留下相关人员配合调查,没想到怕事的中国人那么痛快就答应了。

按这个酋长的要求,刚卡政府军要把犯人交到他手里,让凶手受尽折磨以后,再活祭自己的儿子。但坎塔卡的官员还没有白痴到那种程度,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于是楚云飞听到的就是:连长命令排长把三人送到驻地附近,放三人回去,从背后开枪射杀三人,再给三人安个“抢劫枪支,试图逃跑”的罪名。那排长倒是心存不忍,辩解说有个人是联络员,似乎没有逃跑的理由,通讯员却回答他,“塔费拉酋长杀你全家也不需要理由。”

那排长无奈,只好喊了一个带班的班长过来,暗暗交代了事情,自己拦了辆卡车坐进了驾驶室,还和三个中国人交代,“我要赶回军营了,这个班送你们回去。”

看着那个不怀好意的班长坐进吉普车内,楚云飞装模做样的地喊,“我的电台,我的电台呢?”

排长自然不可能把电台交给楚云飞,再说那东西也不在他手上,“连长带走了,回头你们去坎塔卡找市政府要吧。”

吉普车重新启动,领着一卡车的刚卡士兵向中国维和部队驶去,那个班长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言不发。

刘宁和成树国看着楚云飞笑嘻嘻的样子,很是奇怪,成树国就问,“你怎么那么高兴啊?”

楚云飞笑着回答,“要回驻地了还不高兴?”一边说一边偷偷的指了指前排二人。这是楚云飞才考虑到的,刚卡人没想到自己会阿拉伯语,结果让自己知道了他们的计划,这个教训值得吸取,谁知道前面这俩会不会汉语?

刘宁正为自己的小队惨重的伤亡而愤恨、自责着,没注意到楚云飞的动作。可成树国却注意到了,他知道这个花样百出的家伙又有什么事了,想想刚才的情况,好象那个排长走以前说了一大通话,虽然听不懂,但似乎是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楚云飞会啊!真是有事了!

想到这里成树国暗暗掐了刘宁一下,却没想刘宁“啊”了一声,虽然他随后马上反应过来不对了,却是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第五十章 雪上又加霜

刘宁不自然的喊声引起了坐在前排的班长的注意,他回头看了一下,发现三人没什么问题又掉回头去。

楚云飞把嘴凑在刘宁的耳朵边把前因后果说了清清楚楚,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三人在下车后胁持对方班长做人质,能把副班长喊来一起劫持是最好的,然后尽快回到驻地,以后就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听完楚云飞的话,刘宁按照楚云飞的吩咐“淫荡”的笑起来,仿佛刚听完一个成人笑话,不过衬托上头部的绷带,再加上满是血痂的烟熏火燎的脸,这个笑容似乎用“狰狞”来形容更恰当些。

三人闲聊一阵,刘宁找个借口和楚云飞吵了起来,又掉头把这话悄悄传给了成树国,然后通过漫长、复杂的秘密交流,三人一致同意劫持人质。管他呢,反正对方有枪在手,指望“后发制人”还不如指望对方突然爱滋病发作来得现实些。

按照维和部队的规定,是不能随意激化各种矛盾的,三人的计划绝对是严重地违反了纪律。但此三人都不是循规蹈矩的主,再说,事关自己的生死,谁也没那么崇高,可以为了什么所谓的荣誉就白白的牺牲自己。要搁在以前,没准刘宁或者成树国的父亲会教训这几个人没组织性纪律性什么的,不过天长日久,环境在变,人也总是在变的。

所以,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实在不能指责这三个人不顾大局的计划,估计换谁也会这样的吧?

一个半小时后,吉普车开到了离驻地大约一公里的附近,刚卡班长叫几个中国人下车,“就这里吧,我们不能进你们营地了,部队有事,还要赶回去的。”

要是楚云飞没说过,成刘二人没准还真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里下车?不过,现在黑人班长的行为只会增加二人的杀心:看来实在是没有冤枉你们,人命关天,说不得也只好影响大局了。

于是刘宁依依不舍的同对方道别,成树国却似乎又突然想起来一事,“对了,你们副班长呢?也喊来嘛,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运气的五百公里以外都能成为知己(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一定要见见,大家以后就是朋友了嘛。”

刚卡班长拗不过他,只好把副班长也喊来,一帮士兵纷纷从远处走来“观摩”送别的景象。

刚卡人确实没想到“热情”的中国客人马上就变了脸,成树过和楚云飞一人一个制服了两个班长,居中的刘宁脸色也变了,下了两人的步枪,交给楚云飞一把,自己拿一把,成树国因为枪法和身手都略微差点,就拿个手雷专心控制人质好了,三人在大喊中一步一步的向后退,“不许开枪,要不你们班长就没命了。”

可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卡士兵在短暂的惊讶过后,回答他们的竟然是激烈的枪声,两个班长看来人缘不是太好,当时就被打成了马蜂窝。762毫米口径的ak47穿透能力很强,楚云飞就被一颗透体的子弹擦伤了肋部。

楚云飞头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看到一个活人瞬间变成死人,但他根本没有感慨或者呕吐的心思和机会,尽管此人温热的鲜血甚至迸溅到了他的嘴唇上一滴。三人马上就地卧倒,两支步枪开始还击。

中国维和部队是从千军万马中选出来的,个人素质那绝对是没得说的,刘宁和楚云飞的枪法相当准。

当刚卡部队里四人中弹后,刚卡人终于发现这是场不对称的战斗,尽管自己这方人数上占着优势,但战斗力远弱于对方。意识到这一点后,刚卡军队顿时做鸟兽状跑了。

看着远遁的刚卡士兵,三人并没有追杀的欲望。站起来简单包扎一下,楚云飞伤在肋下,没法包扎,拿了件衣服裹住,刘宁在战斗时因动作剧烈,头部伤口又裂开了,还好出血不太多。再看看前方还在呻吟的刚卡伤兵,三人也没有前去报复的心思,更没有俘虏他们的兴趣,掉头向驻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