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好些男人都想要个小女儿小棉袄。

记者老师摇摇头,“哪里那么容易啊。”

话虽这么说,不过记者老师还是打起了精神,做该做的。

等现场取材完成,又采访了一下围观路人的观点,就和苏梨回了报社。

有了新闻题材,最重要的还是写出稿子来,稿子写出来了还要交给主编审核,然后要校对、排版等等。

苏梨和老师申请,想自己写写看初稿。

记者老师喜欢上进的女孩子,看苏梨这样积极,立刻就答应了。

“嗯,你写,你写了我帮你看。”

她摸了摸肚子,“中午饭也没吃,饿死了。”

人是铁饭是钢,她先去吃饭,准备吃完回来赶稿,让苏梨也一起去,苏梨想了想摇头了。

她趁着记者老师去吃饭,以最快速度写了初稿,然后给记者老师看。

“不错,写得真不错。”

记者老师看了连连点头,“你阐述的观点很有新意,而且用词等等都很流畅,不过……”记者老师想了想,“不够你这篇报道,最好是后天才报道,今天的我来写。”

看苏梨不解,她耐心解释,苏梨的这篇报道,更适合引起关注后的连续报道,观点有新意,深度也足够了,但是不适合明天的报道。

“明天看情况,如果还需要报道的话,就用你这篇,改一下就可以直接用了。”

记者老师挺赞赏苏梨,“你不错,挺不错的。”

之后她就开始写稿,一边写一边和苏梨讨论,然后教了苏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