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江南之役,明军一方准备本来就比较仓促,王彦硬是拖了三个多月,准备差不多了才顺江东下。
他知道皇帝甩开左右两翼,前突至大胜关后,就有些担心,这孤军深入,若是攻关不下,士卒疲惫的时候,清兵忽然突袭,皇帝恐怕要吃大亏,现在他的担心真的发生了。
王彦的目光变的阴沉起来,中路军可以说是江西明军的精华,都是打出来的精兵,现在皇帝一败,明军必然元气大伤。
这次江南之战,明清兵力本就相当,如果一下损失四万多精锐战士,西线的兵力对比,就会发生转变,江南之战恐怕将非常难打。
而与江西明军的损失相比,王彦更担心的是皇帝个人的安危,如果皇帝被俘虏被杀,整个明朝这两年打出来的气势,都会一泻千里。
远的不说,光说本朝,土木堡之变后蒙古兵马便直接杀到北京城下,朝廷便险些准备放弃北京,而弘光帝被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明朝内部都处于分裂之态,对于满清的进攻毫无招架之力。
若是皇帝被俘,恐怕明朝内部又少不了一场统继之争。
“殿下,咱们现在怎么办?”一旁的高一功等人问道。
王彦闻语冷静下来,现在他更应该考虑该怎么办,他这一路大军到底何去何从。
他现在要么撤退,守住安庆,准备另立天子,但他立的天子,江西、福建,还有鲁王未必买账,明朝可能出现三家争立的局面,那大好局势就血崩了。
继续前进,又没摸清中路军的情况,万一他撞进去,金声桓四万多人,加上皇帝已经全部完蛋,明军气势必然跌破谷底,而清军气势鼎盛,在此种情况下决战,那他纯粹就是找死了。
王彦左思右想,江南之役是国运之战,打到现在,没有局势还不明朗就自己先怂的道理,况且大军好退,辎重却不好退,他和其它几路明军,为了这一战已经耗费无算,除非有确切的消息,否则不可能后退。
“斥候再探,把横冲马军全都派出去,务必将事情摸清楚,中路军到底打成了什么样子,皇帝是存是亡,还是以被清军俘虏,必须给本藩一个准信。”
旁边的王士琇当即领命而去,可王彦还不放心,他现在的位置,已经很前突,极有可能陷入包围中。
等横冲马军出发后,他又吩咐人手,去查看孙守法,以及江北李过和戴之藩的情况如何,下死命让他们挡住外围清兵。
要是这两支人马,没有挡住清兵,让多铎或者萧起会抄了他的后路,那真就危险了。
王彦忙完这些,吩咐妥当,这时忽然又有斥候回来禀报,却正是前突至马鞍山下的那一支,言在马鞍山下清军连营,正在急攻山头上的明军。
一众将领和幕僚听了,当即便确定了必是中路军的败军,被困在了马鞍山上。
中路军在大胜关下被清兵突袭,东面被大胜关挡住,清军从东南包抄过来,往回跑又跑不过骑兵,很有可能沿着长江边上逃,借机寻找船只逃脱,但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困在了马鞍山上。
王彦既然得知中路军还在战斗,那他就必须去救。
如果四万精兵损失殆尽,明军必然元气大伤,不得不再次转入防守,而且四五年之内,不要再想光复江南。
如果皇帝被俘,这两年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名义上统一的中央政府,将立刻瓦解。
能够承继大统的有桂王,但唐藩一脉这些年为大明的贡献也有目共睹,拥唐之人大有人在,鲁王也不是省油的灯,谁被拥为天子,都有人不会服气,抗清势力极有可能彻底分裂。
而皇帝被俘给军民带来的打击,必然又会使得明朝人心动荡,士气低迷,能不能保证在攻守易势的情况下,还能守住现有版图,还是个大问题。
第716章 马鞍山山下
马鞍山位于应天、太平、和州,三府交界之地,地处南京之西,当涂之北,与和州府的乌江镇一江之隔。
平原上的山,是无法与西南的大山脉相比,说是山,其实高多不及百丈,方圆不过十多里。
若是大山,人马钻入其中,便如鱼入大海,根本找不着,但平原上的山除了几座山峰外,四周都是旷野,清军又有骑兵之利,却很容易把山困起来。
马鞍山形似马鞍,主要的山峰有两座高峰,周围还有大小九个小山峰。
这里本来是当涂等地的大户人家,文人士子,踏青春游,重阳登高的好地方,现在却成了两军殊死搏杀的大战场。
中路军与皇帝在大胜关下被清军骑兵突袭,全军大败,幸得部将拼死断后,败军才侥幸逃到此地。
此时一方为了保命,一方急着建功,活捉大明皇帝,双方已经搏杀数日,现在除了两座主峰还在明军手中之外,其他九座山峰已经全部陷落。
在马鞍山山脚,清军大营绵延,端重郡王博洛正召集得力干将商讨战事。
这一仗,他算是立下了大功,一举扭转了顺治三年楚赣之役后,清军的大颓势。可以说这是近两年来,清军取得的最大战果之一。
此番经过洪承畴的谋划,他从中周密布置,终于使得进攻江南的明军受到了重创,金声桓、王得仁两部人马,损失过半,不仅没有拿下大胜关,反而被包围在了马鞍山。
中路明军出发时五万多人,此时怕只剩不到两万人,这样高的损失,如果不是有南朝的皇帝在,恐怕军队早已崩溃。
这时博洛的意图十分明显,他六万人马,守住要害,将马鞍山围的水泄不通,力求一战歼灭江西明军主力,俘虏隆武,然后携大胜之势,西进与王彦一战,并收复池州、安庆等地,甚至准备攻下江西和湖广。
如果他的算盘实现,那他的战功将盖过满清老一辈的诸王,成为年轻一辈的翘楚,加封亲王不在话下,多尔衮也会对他更加器重,今后接班不成问题。
这一战关系明清国运,也关系到博洛的大好前程,他自然使出浑身解数,以求歼灭金声桓、王得仁。
不过,他原本以为这一仗已经铁板钉钉,但此时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
大帐内,众多满清将领站在两侧,博洛负手而立,佟图赖跪在他的背后,额头上流着冷汗。
“这么说王彦七万人马,已经过个青戈江,进入芜湖城呢?”
博洛让佟图赖阻击王彦,原想着他能拖延六七日的时间,他可以把这边的战事解决,可没想到佟图赖这么没用,居然一天都没守住,就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佟图赖听了忙磕头回道:“如果王彦不做停留,大概也就两三日间就能杀到,不过王彦用兵素来谨慎,他没有摸清情况,应该不会来的那么快。”
佟图赖这次虽然没完成阻击的任务,但是好在他的人马也大多带了回来,没有损失太多人马。
佟家人在满清朝廷中占据诸多高位,在汉军旗中力量也十分庞大,而如今满人分为两部,关外的代善也是听调不听宣,使得真满洲势力进一步退化,如今满人十分依赖汉军旗,博洛并不好治佟图赖的重罪。
博洛心中万分恼火,但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如此看来,本王就只有两三天时间了。”博洛转过身来,并没有让佟图赖起来,而是就让他这么跪着。他看了帐中诸将一眼,问道:“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