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乌克兰,林鸿飞特意将自己那架tu-134b给装的满满的,几乎达到了载重的极限,总计带来了10吨的东西,为此甚至不得不减少携带的燃油,飞机经过三次降落加油才飞到基辅。
“车上都是我带给大家的礼物,”林鸿飞指了指身后的车子,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倒也不虞担心短时间内会坏掉,更何况安东诺夫设计局内有一个大型冷库,将东西放在冷库里面正合适,“知道乌克兰的物资供应不够充分,全都是吃的喝的和用的。”
“这就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卡其哈诺夫一点都没有和林鸿飞客气,一边挥手示意和自己一起来的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冷库那边去,一边好奇的向林鸿飞问道,“林,你说这次有一笔大生意,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打算做什么?”
虽然现在安东诺夫设计局正在与林鸿飞的公司合作着,但整个安东诺夫设计局都在担心,因为他们对他们参与的几个项目都很了解,以他们对这些项目的了解,知道当这两个项目完成后,也就是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刚刚过上了几天好日子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真的穷怕了,他们再也不愿意回到之前那种食不果腹、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不堪回首的日子里去,人啊,不怕穷,就怕富,一旦过惯了有钱的日子,想要他们再过穷日子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前苏联时代曾经是过了好日子的,当年甚至还是折腾苏联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但苏联的解体,让安东诺夫设计局吃足了苦头,也让从来没有吃过苦头的他们意识到一点: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好不容易跟着林鸿飞能混个温饱了,再让他们回到以前那种穷嗖嗖的日子里去?想都不要想!
“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是搞飞机的,我们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也是搞飞机的,你说找你们合作能打算做点什么?当然是做飞机了。”林鸿飞用力的拍了拍卡其哈诺夫的肩膀,“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你还没说是什么项目呢?”听林鸿飞的意思是打算邀请安东诺夫设计局搞飞机,卡其哈诺夫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林,说吧,是什么飞机。”
“安-218。”林鸿飞轻声道。
“安-218?!”仿佛一道晴空霹雳,卡其哈诺夫被林鸿飞口中冒出来的这句话给震惊的蹬蹬蹬后退了三步,脸上全都是惊骇!
“准确的说,是我们中航工业基于你们的安-218的基础而设计的北郡400型大型宽体干线飞机,载客量380人至420人,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安-218?怎么会是安-218?”卡其哈诺夫的脸上……很扭曲,不知道是哭还是在笑。
安-218,这是曾经寄托了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大型民航领域取得突破的最高希望,他们希望藉此打破伊留申设计局和图波列夫设计局在苏联民航领域大型客机制造商的垄断地位,也打破安东诺夫设计局不能制造大型客机的历史……连安-214和安-225这种怪物级别的飞机都能够制造的出来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竟然连百座以上的民航客机都没有,说出去真是太丢人了。
曾经,他们一度十分接近成功,在1988年的时候,安-218已经完成了1:1物理模型的制造,转入了原型机的制造环节,在安东诺夫设计局雄心勃勃的计划中,安-218成功后,还有更大的安-318乃至巨无霸级别的安-408……
但随着苏联的解体,所有的梦想都变得如同肥皂泡一般的破灭:现在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就只有三个梦想:将安-70中型宽体运输机搞起来,将采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安-140支线客机和采用d-36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安-148飞机搞起来,安-218?安东诺夫设计局甚至连想一下都不敢,可是现在,林鸿飞竟然在告诉他,他们中国人要搞安-218……我这是在做梦吧?十多年前才刚刚仿制成功安-12运输机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居然也敢打安-218的主意了?
“怎么样?卡其哈诺夫,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把?”卡其哈诺夫那不停变幻的脸色自然没有瞒过林鸿飞,但对于卡其哈诺夫脸色的变幻,林鸿飞就只当没有看到,重重的一巴掌拍在卡其哈诺夫的肩膀上,“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向世界证明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实力的机会啊。”
第一七零八章 人穷志短
这当然是一个向世界证明安东诺夫设计局依旧是“世界超重型航空器设计之王”的机会,但……
“新飞机叫什么名字?”卡其哈诺夫嘴唇哆嗦了两下,终于颤抖着向林鸿飞问道。
“北郡400。”
“北郡400?”卡其哈诺夫的脸色顿时有些发白,脸上一脸的莫可名状,“原来安-218叫北郡400了么?”
北郡400?之前有了从图波列夫设计局的tu-134b发展出来的北郡100、有从伊留申设计局的伊尔-62发展而来的北郡200,现在,轮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218了吗?
“卡其哈诺夫先生,作为朋友我不想瞒你,安-218的资料是我从俄罗斯中央流体设计院得到的,我想,未来的30年内想必这个飞机对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了,但你们就甘心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在民用航空器领域的最高成就、足以媲美波音777的飞机就这么消失在历史当中吗?”
“若干年后,当波音公司说起他们在大型民用航空器领域的成就的时候,他们会自豪的说我们波音有747、777;当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说起他们公司在大型民用航空器领域的成就的时候,他们会自豪的说我们有d-11和dc-10;甚至当空中客车公司说起他们的时候,也会自豪的说他们有a300、a330和a340,可作为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最大飞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你们有什么值得自豪的?是那几十架性能并不很稳定的安-124?还是那一架半安-225?亦或者是在‘布拉格之春’当中有着卓越表现的安-22?”
“当波音、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和波音自豪的宣称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多大的贡献的时候,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难道要就此低下头?”
“不!不是这样!”林鸿飞的话,如同刀子一般一刀刀重重的砍在卡其哈诺夫的心上,以至于他整个人甚至有些失态了,“我们不是只会制造武器的刽子手,我们也能制造民用飞机,我们的安-218、安-318和安-418……”
说道这,卡其哈诺夫忽然说不下去了。
是啊,他还能说什么呢?在前苏联时代,安东诺夫设计局本就是从事军用运输机设计的单位,虽然也生产过一些民用飞机,但无一例外都是从军用运输机改进而来的,没有任何一架飞机是在设计之初就以民用航空器为初衷而设计的。
安东诺夫设计局确实以自己在大飞机方面得天独厚的造诣而自豪,但现在呢?
“我的朋友,我想要说,这对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确实是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相信我,我怀着最大的诚意而来,不管怎么样,安-218都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也希望看到安-218翱翔在蓝天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吧?若是你们愿意和我们合作,我承诺,这算是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入股,而并非单纯的……”
“你说什么?技术入股?”刚刚还一脸悲哀的卡其哈诺夫猛地真睁大了眼睛,“林,你是说真的?你们允许我们技术入股,不是单独的请我们帮你们设计?”
“呃……”林鸿飞这才明白,敢情卡其哈诺夫不是被自己之前的话给说动了,而是自己被人家给将计就计了……也是,在共产主义信仰破灭之后,又穷嗖嗖的日子过了这么好几年,对于现在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等人而言,热血或许还有,激情也许还在,但热血和激情这东西不能当饭吃,看看苏联解体前的那些顶梁柱们还剩下了几根就知道了,若是安东诺夫设计局有钱,就算有人要奔向“自由和民主”,但又怎么可能人才凋零到如此地步?
现在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很有些“悟道”的意思:天大地大也没有填饱肚子这件事大。
但话已经说出了口,林鸿飞自然不好反驳,轻咳了一下,点头道,“是的,论起对安-218的熟悉程度,我想,再不会有任何一家单位比你们更熟悉了,当然,以安东诺夫设计局现在的情况,让你们继续开发安-218也不现实,所以……”
“林,你就直接说吧,我们能够获得多少股份?”卡其哈诺夫打断林鸿飞的话,金钱当前,这些话他一点都不想听,就想要知道,安东诺夫设计局到底能够获得多少好处?
“15……”林鸿飞道,“从现在到飞机正式投产之前的所有资金和研发设备、生产设备的投入都算在我们头上,安东诺夫设计局可以获得北郡400这个项目15的股份。”
“15……少了!”卡其哈诺夫砸吧砸吧嘴,不满的摇摇头,“最少30!”
“30?!你怎么不去抢?!”林鸿飞几乎跳起来,指着卡其哈诺夫的鼻子大骂,“卡其哈诺夫,难不成你真的以为没有了你们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帮助,我们就搞不起来这个飞机?不要忘记了,我们手里可是有着全套的资料!我们是希望缩短研发时间,但不是来接受敲诈的……15,想要就要,不要拉倒!”
没想到林鸿飞的反应这么激烈,卡其哈诺夫不好意思的讪讪笑了两声,30的股份当然是多了,所有的投入都算在林鸿飞的头上,安东诺夫设计局只是出人而已,像是这种事情,能够给设计费就不错了,更何况还给了15的股份?说起来林鸿飞真的很厚道了,但还是那句话:谁会嫌自己兜里的钱多呢?
“好吧,我会将你的建议向集团主要领导通报的,我想,很快就会有消息。”
“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林鸿飞笑眯眯的点点头,同时似有意死无意的点了卡其哈诺夫一句,“老卡,我的朋友,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我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的承诺,只要我们生产出来的飞机的品质合格,将来我国民航企业给我们的订单将不会少于这一级别机型总量的40……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卡其哈诺夫顿时脚一软,差点儿坐在地上。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个项目在还没有立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不可能赔钱,只要将这个项目用心做好了,那就指定是赚钱的。
※※※
林鸿飞很清楚,安东诺夫设计局无法拒绝这个诱惑,自己并没有操之过急的必要,所以林某人悠然自得的等待着乌克兰各路政客的“觐见”。
安东诺夫设计局也不负所望,异常激烈的辩论正在安东诺夫设计局内部进行着。
波音777这几年的热销证明了这种大型宽体干线客机有着多么大的市场容量,其已经排到了5年后的订单让波音公司有足够的底气宣布他们对777的看法:“这是一款像是707系列、737系列和747系列一样,有着最少40年生命力的机型,我们以最谨慎的乐观猜测,777系列在整个寿命期间内的销量最少也能够达到30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