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页

第077章 东进的八旗

因为有莽古尔泰他们在沈阳吸引火力,这让代善在奔逃途中变得大胆许多,这一路奔逃期间,裹挟四十余万众年轻女子、孩童、青壮,近些年接连不断的战事,让八旗核心受到了较严重的损耗,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八旗想要恢复元气,必须拥有足够可生养的女子才行。

同时离开繁华的辽东地带,去往苦寒之地生存,想要抱团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拥有大批壮劳力才行。

固然说因为莽古尔泰的缘故,使得八旗丢掉了辽东之地,但是这同样也给了代善一个重聚八旗的机会,于是乎在奔逃的过程中,他也不断下令,命那些驻防辽东各地的八旗兵马,裹挟大批百姓逃离辽东。

当然用的口吻是以努尔哈赤的语气下达的,因为消息闭塞的缘故,很多建奴将领都不知道自家汗王已经死了。

代善领着核心人马,风尘仆仆的赶赴抚顺关,在与范文程他们汇合后,便摒除他人,代善、范文程、宁完我、索尼四人召开了碰头会议,陈述的关键就是接下来的八旗应当何去何从。

“汗王,如今我大金局势动荡,外有明贼呈灼灼逼人之势攻杀,内有莽古尔泰等一应不服汗王调令者,再加之此次我大金因老汗王昏庸,导致大批精锐之士战死沙场,若非有汗王力挽狂澜,恐我大金有倾覆之意!

现如今大金恐无法确保辽东之安全,甚至于连抚顺关、鸦鹘关等一应重要关隘都无法确保,如此回归老都变成必然,可纵使我军回归老都,但可预控距离过短,虽说这过程中的路途艰巨,但我们无法确保明贼会不会集结大军围攻老都!

因此老都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当做兵城来用,我大金需另寻根基之地来做龙兴之都!”

在努尔哈赤手下,范文程虽然得到了生存的希望,但是他并没有如愿获取权力,因为努尔哈赤从心底就排斥明人,在黄台吉的手下很短暂,甚至于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帮助黄台吉起势,黄台吉就被赵宗武集结优势兵马给击杀了,最后辗转来到了代善的手下,他才算是真正拥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

所以说代善顺利上位,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范文程,因为他终于有机会来勾勒他所想的贤臣之名了。

虽然说范文程讲这些时显得非常亢奋,但是在场众人都知道,就当前这种局势来说,范文程讲的无疑是最恰当的。

宁完我道:“奴才附议,大金此次折损过于严重,如果汗王要与明贼一决高下,恐争霸天下之根基就此葬送,虽然此次我大金是短暂避其锋芒,但这是为了更好地聚拢人马,生养人口,为我大金强盛奠定基础!”

经历这一系列变故后,原本内心骄傲、不屑的代善也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盛京宣布上位时,在这过程中有那么多的人反对、沉默,这对他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不管怎样,他必须要让这些人全部都温顺的跪在自己的脚下,老老实实的喊自己一声汗王!

代善点了点头道:“你们讲的这些本汗心中都清楚,此次本汗将你们传来,目的就是为了商议我大金未来龙兴之都的去处。本汗在代政期间,就曾翻阅过盛京的藏书,这其中有一篇讲述的是明初,奴儿干都司的相关事宜。”

只此一言范文程、宁完我二人,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后,眼神中迸发出些许精芒,相互看了一眼对方,那难以抑制的亢奋让他们皆跪地道:“大汗英明!”

没错,作为明初设立的奴儿干都司,那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几处宝地,虽然说辽东的整体气候寒冷,但是在夏秋之时,那都是非常好聚养百姓的地方,如果说能够虏获足够的明人百姓前去耕植,而八旗健儿四下攻杀,虏获居住在此的人口,那么不需几年的时间,大金就能恢复元气!

年轻的索尼自始至终就没有发言,因为他心中很清楚,自己现在与范文程、宁完我他们在自家汗王心目中的地位,既然已经有人在表现了,他现在只需要静静的聆听就足够了,时间还长,有的是时间让他去表现。

“老都,本汗不准备要了,既然是一次耻辱,那不妨把这次耻辱变得更大些,打碎八旗固有的骄傲,一切重新开始!”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位奴才,代善眼神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坚定,虽然说他也已到中年,但是心中的那股战意驱使着他不断前行,“此次本汗决意迁移老都百姓,封莽古尔泰为和硕贝勒,命其后续留守老都地带与明贼斡旋!”

现在你们这些不服本汗的人,就留在这里继续与明贼斡旋吧,你们不是想要所谓的权力吗?

那好,那本汗全部都给你。

本汗现在就带着八旗的核心迁移到奴儿干都司,重新生聚力量,待本汗再度回归时,必将是我八旗踏破辽东之时!

代善已经预料到莽古尔泰会失败,那么败逃也是必然,与其将他留在身边生乱,倒不如将其安置在外,这样也能迷惑明贼,给自己谋求发展赚的宝贵时间。

“刺鲁卫(齐齐哈尔),龙江,这里就是本汗要迁移的龙兴之都!”指着从怀中掏出的一块地图,代善语气坚定的说道“自即日起,刺鲁卫改称龙都,本汗要带领八旗将士转战新的疆域,为我大金复兴积蓄力量!”

攻占辽东地区,给建奴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带来了视野的开阔,如果说一切还按照原来的进程,那么代善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些改变,但恰恰是因为赵宗武的出现,才使得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也就使得代善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锐变。

就当赵宗武所部攻克沈阳城,莽古尔泰领着残部逃离出沈阳城时,代善已经聚拢着大批大金军队奔赴新的地域,开启属于大金的新时期。

第078章 代善的掌权之路

率部奔赴龙都的过程中,也是代善梳理麾下兵马的过程,作为大金真正的核心,八旗永远是绕不过去的环节。

伴随着努尔哈赤的身死,两黄旗从这一刻算起已经是无主之旗,虽然说在这过程中有悍将不服,但是代善他也不是善茬,他与懂得隐忍的黄台吉有着天地之别,对待那些不服的将领,使用的手段也是最为暴虐的!

说到底老汗王已经死了,现在不管你们心中是怎么想的,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本汗王的汗令!

于是乎在整治的过程中,其顺利执掌了两黄旗,并且按照索尼的谏言,明确汗王统辖的兵马尊崇,于是乎上三旗就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了。

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正白旗此番并未当选,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统属上三旗,等级相同。

同时为了笼络大金内部人心,代善便封下了十和硕贝勒,十二固山贝子。

和硕贝勒依次为:莽古尔泰、岳托、济尔哈朗、阿拜、豪格、阿济格、汤古代、塔拜、阿巴泰、巴布泰。

固山贝子依次为:德格类、巴步海、硕托、赖慕布、拜音图、图伦、寨桑武、费扬武、达尔察、务达海、国欢、尼堪。

因为莽古尔泰已经率领正蓝旗留下了,为了明确八旗之规模,在此之外,有成立一部正蓝旗。

为真正掌握大金局势,代善也调动了一系列任命,真正敲定了诸旗名单。

代善掌两黄旗、正红旗,岳托为镶红旗旗主,济尔哈朗为正蓝旗旗主,阿拜为镶蓝旗旗主,豪格为正白旗旗主,阿济格为镶白旗旗主。

汤古代为草原正黄旗,塔拜为草原镶黄旗,阿巴泰为草原正红旗,巴布泰为草原镶红旗,拜音图为草原正蓝旗,图伦为草原镶蓝旗,寨桑武为草原正白旗,费扬武为草原镶白旗。

德格类为汉军正黄旗,巴步海汉军镶黄旗,硕托为汉军正红旗,赖慕布为汉军镶红旗,达尔察为汉军正蓝旗,务达海为汉军镶蓝旗,国欢为汉军正白旗,尼堪为汉军镶白旗。

明确这样的名单,一方面提升了一些旁系爱新觉罗子弟的地位,诸如拜音图、图伦、寨桑武、费扬武他们的地位,这样会让他们绝对忠诚于自己。

同时也树立了矛盾点,诸如年轻的阿济格,豪格依旧为八旗旗主,甚至于还被封为了和硕贝勒,这让那些年龄大的汤古代、塔拜、阿巴泰他们心里很不爽啊。

因为他们从前没有得到过这些,这在代善当上汗王以后,得到了应有的尊崇,这也就使得他们心中所看的就是眼前的这些,内部竞争、矛盾还是存在很多的,代善的这一手平衡之道玩的那叫一个好。

十和硕贝勒、十二固山贝子的明确,使得动荡的大金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只是在这过程中被遗忘的却有莽古尔泰、多尔衮、多铎、阿巴亥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阿济格被代善干瞎了一只眼睛,按理说根本就不可能屈服于代善麾下,但是因为索尼的缘故,使得阿济格把仇恨居然转移到了多尔衮身上,反而对于代善是绝对的忠诚,这当真是命运捉弄啊……

当一支支兵马回归,一支支兵马又重新调度,代善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凝聚着属于他的汗权。

而在这段时间内,有超过两百余万众明人百姓,皆是年轻一代的那种,再加上八十余万众的核心人丁,就这样一支三百五十余万众的规模,向奴儿干都司地界进发,其中上三旗前往龙都地带,而余者皆被调配到不同的地界镇御。

因为范文程、宁完我的缘故,使得代善对于明人格外的看重,尤其是在八旗兵马锐减的过程中,提升草原八旗、汉军八旗的地位,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巩固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