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页

跟随赵宗武这么长的时间做事,早已让周文郁他们,养成了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赵宗武道:“粮食供应事关重大,尽管说辽东地方拥有大批量粮食供应,但是这区域间的中转,你一定要遣派得力干将来维持,一定一定要确保我方,不会因为某些突发的原因,从而导致粮食中转出现任何问题!”

作为一场波及深远的战役,如果说因为粮食中转的某一环节,出现了些许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这场战役的最终失利。

周文郁心中很清楚自家国公爷在担心什么,“国公爷您放心,辽东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顺利在地方筹建了完备的驰道交通网,确保各府之间的运输通畅。自从辽东相应一级战斗警备以来,下官便联合辽东地方驻防军,组建了驰道交通管控转运衙署,从省、府、县三级去确保驰道交通的绝对畅通!”

作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一把手,尽管说周文郁此时需要全力配合赵宗武,来打好这一仗,但是其也必须确保辽东不会因为这场战争而出现动荡,所以说这身上承担着巨大压力的,可绝不是赵宗武一人!

“好!你做的非常好,”在看向周文郁停顿数秒后,赵宗武又道:“尽管说我军现阶段,在科尔沁地域对战建奴大军,的确是取得了些骄人的战绩,但这绝不是我们心中生出轻蔑之意的理由,为了达到这样的战略压制,我部在短短月余间的时间,就消耗了多达七百三十余万众银元!”

周文郁点点头道:“是的国公爷,尽管说辽东有司已经最大限度的进行规避,但是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还是使得辽东地方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发生。”

或许在缔造这支势力的初期,所有的压力皆压在赵宗武的身上,因为他身边的人才,或者是新来的,或者根本就没有,面对这样凶险的局面,他只能自己站出来去承担。

但是生活在后世的赵宗武,心中也非常清楚,在这世上,任何事宜都不是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想要让一方势力做大做强,那么就必须要拥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为此他用了十余年去发掘,去培养,去重用。

终于到此刻,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一大群极具能力的人才!

赵宗武微皱眉头道:“战争爆发,在前期必然会给地方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可有一点你心中必须要清楚,无论前线战争会迸发出怎样的凶险,你作为辽东承宣布政使司的一把手,一定要能够顶住这些压力,帮本公盯好辽东,确保辽东不会因为战争而出现任何隐患!自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开始,本公的心思就不可能全部放在后方!”

周文郁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国公爷您放心!不管前方战事如何,下官一定会稳定住辽东地方,绝对确保大军所需的一切军需辎重!”

这样肯定的回答,这样坚决的态度。

就是赵宗武为什么当初力排众议,要让他周文郁去当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一把手的原因所在。

尽管说周文郁说的并不多,但是通过字里行间的理解,赵宗武还是能够感受到,周文郁对于辽东地方的稳定,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

其实不单单是粮食供应,就包括军队所需的一切事宜,包括需要筹措的大笔金银,只要是赵宗武需要的,周文郁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去圆满的完成。

正是因为有周文郁这种全力支持,才使得赵宗武能够在短短月余时间,就完成己方军队势力,对于接下来需要对建奴做的战争攻略。

其实说到底,除了初期的战争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在后续的战争走势,那必然是经过人为诱导才能做出的。

既然说你建奴能够遣派三十余万众大军,以奇袭的方式,突入到毗邻辽东势力范围的科尔沁地域,那么为什么我华夏陆军就不能用类似的战略部署呢?

简单一句话,当初在跟陈奇瑜、洪承畴他们明确科尔沁前沿指挥部时,便彻底打开了赵宗武对外战争的想象力。

在很多时候,打仗必须要有一定天马行空的想法。

有些时候正是这样一种出其不意的念头,往往会决定一场战役的最终走势。

这些时间赵宗武一直在完善他脑海中的计划。

为了确保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赵宗武他一直都在进行基础的夯实,确保基本所需的不断完善。

为了真正意义上吞并掉,代善这些年开辟出来的疆域,真正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纳入到华夏一族的管控范围内,赵宗武决定启用这场可能会导致颠覆的战略安排。

第093章 定国公之威

自崇祯八年六月率领麾下大军,顺利抵达辽东地域,定国公赵宗武,一心致力于完善己部。

对于麾下可能存在的漏洞,或许已经存在的缺陷,定国公赵宗武一直都在积极调整。

因为有毛文龙、尤世威他们,所率领的科尔沁前沿指挥部,在科尔沁地域与建奴大军鏖战,且频频传来捷报,这也使得赵宗武得以安心在辽东地域完善己部缺陷。

经过月余时间的调整。

定国公赵宗武,通过剿总帅府,向全军下达第一则天字令!

召集剿总帅府五长:陈奇瑜、范天雄、洪承畴、祖大寿、丁悝。

宣府镇总兵官祖大乐;雷神镇总兵官王世钦。

军团指挥使王来聘、徐彦琦、刘光祚、高杰、李隆、徐纯仁、陶国祚。

军团宣抚使张外嘉、方茂功、王廷臣、祖泽洪、丁文礼、刘文举。

辽东地方驻防军指挥使吴文杰。

共商讨奴大计!

崇祯八年七月中,剿总帅府。

定国公赵宗武身披重甲,腰挂钢刀,端坐于主位之上,帐内依次站着的是剿总帅府各级武将。

坐于主位的赵宗武,看着眼前人才济济的众将,他这心中也是颇为感触。

遥想天启年间。

在广宁城时候的他,还不过是一名小小的锦衣卫暗旗,甚至这身家性命,都随时会被潜藏在暗处的敌人拿去,为了活命,为了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为了不让建奴如历史那般蹂躏华夏,他一直在努力着。

这十余年的时间,对他来讲绝对是一场梦幻的旅程。

赵集、韩虎、王化贞、熊廷弼、努尔哈赤、代善、杜度、魏良卿、朱由校、魏忠贤……

这一位位出现在他生命历程中的人,其中有半数皆已离他而去,有些时候这人生就是这样梦幻,通过不断的接触新的人物,不断让自己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正是因为接触到了这么多的人物,才造就了今日的赵宗武!

也因为这样使得赵宗武心中格外渴望权力!

经历的沉浮多了,也就使得他心中只信奉自己。

依附在别人身上,那随时都可能会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