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至于第二篇嘛。”李贽说话停顿了下,然后拿起笔来直接在篇末写了几个字。

李廷机见了倒吸一口凉气,开口道:“有了老师这几句话,恐怕以后全闽的蒙学中,儒童在读完神童诗后,又得加上此篇为学了。”

李贽毫不在意地道:“此子有大才,文章纯熟之日,必成大器。到时候老夫也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李廷机听了不由自己也是生出嫉妒之心来,李贽赞林延潮这句话,乃是当年欧阳修称赞苏轼的。出人头地之词就是由此而来。

李廷机听了李贽的话后,心底耿耿于怀,自己在李贽门下求学这么多年,没听得他这么评价过任何人。

过了几日,李廷机去参加泉州府本地举人的一次文会。

文会里不免指点江山,举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两年后的会试。

李廷机有些喝醉了酒,对众举人言道:“你们今科需快些考,若是放到下一科,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众举人听了李廷机的话,又见他醉态,于是就笑着道:“莫非李兄今科不与我争,要放到下一科再试吗?如此还真是今日最好的消息呢。”

李廷机听了哂笑道:“我算得什么,温陵居士说了,闽中有一神童叫林延潮,他遇到了也当为他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尔等又自比温陵居士如何?难道不让此一头之地吗?”

温陵居士就是李贽的号,众举人都知李贽之人,不过此人为人狂傲,众人都将他视作狂士,只有李廷机一直敬重他的才学。

不过令人郁闷的事,李廷机的才学在众人之中又是公认的,当年号称制义技压一闽,不是吹牛皮吹的。

“你说这林延潮才学好,如何证明?”

李廷机道:“待闲草集一出,你们就知道了。”

当下众人听了将信将疑,当作李廷机的醉话,或是认为李贽又癫狂了,不以为意,但有心人却记得闲草集三个字。

他们回去与同窗,后辈闲聊了几句,当下有几名有心人,就托在闽中的好友,待闲草集一出,就去购来一看,看看这被李贽盛赞的林延潮才学到底如何?

这样濂江书院的闲草集,也有了少许人的期盼。

濂江书院那边对于李贽点评闲草集的书稿追得很紧,当时这样的书稿,不少都要请名人来点校,如此托名人效应,这样文章会更好卖。

李贽的才华在闽中士林是很有争议的,不少人认为李贽的那套学说,大抵是人之非,非人之是。也是别人说对的,你说不对,别人说不对的,你说对,通过唱反调的模式,来给自己增加名气。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非主流学者的名气,还是摆在那边的,很多读书人受正统官方的学术压抑多了,反而是李贽这些嬉笑怒骂的文章感兴趣,也是迎合了不少读书人的逆反心理。

所以无论怎么说,只要李贽的名气摆在那,能给他点评过的书,在书肆那销量都很不错。

从泉州府那传来的零星言语,李贽名人效应,加上濂江书院这闽中第一书院的名头摆在那,城里的各个书肆书棚里,已是有读书人来书肆询问闲草集的情况。

书肆书棚里的伙计与掌柜,朝奉们说,最近有几个读书人,来本店似在打听一本闲草集,不知此书别的书肆是否有在卖?

掌柜,朝奉们听说后,不免就直接找到林垠,林燎二人,问到了这件事。

林垠,林燎听说书还没出版,就有读书人在打听,不由都是大喜,心想这是要火了的节奏。他们却不知道始作俑者,却是李贽点评林延潮的一句话。

第0141章 校对闲草集

这时候闲草集已是请李贽点校完,寄回书院了。

下面书籍还需校订,修订,排版,刊文,林垠毕竟上了年纪,精力不济,没办法顾全这么多事,但直接交给书院的缮写刻书,林垠又不放心,认为他们才识不足,生怕出了什么纰漏。

于是林垠仔细考虑后,决定在上舍弟子里选一名来帮自己完成校订之事。

林垠在学堂上说了此事后,堂下众弟子们都是默然不语。

林垠道:“我知道你们,马上要院试了,但闲草集中,也有你们自己的文章,说来也是替自己办事,可有人愿意的?”

林垠这么说,众弟子们无一人说话。

众弟子们都是低下头,林泉见林垠目光扫道他,连忙道:“山长,我等读书还来不及,哪里有空校订文章呢?”

林垠看了林泉摇了摇头道:“你年纪最幼,此事也轮不到你。”

林垠看向叶向高,陈应龙等弟子,他们也是没有回应。

林垠不免有几分失望,待转头看向林延潮时,但见林延潮犹豫了一下,却站起身来道:“山长,弟子愿意为山长分担此事。”

林垠不由大喜道:“延潮你能主动请缨,老夫是十分欣慰,而你的才学足够胜任此事,交给你办我也就放心了。”

林延潮道:“多谢山长夸赞,若弟子力有未逮之处,也会向山长请教。”

见林延潮答允下来,众弟子们也是松了口气。林泉私下揣测,林延潮已是保送院试过关了,故而对院试成绩好坏已是无所谓,故而才承当此事。

向林垠请校订文章后,林延潮即进入了书院的藏书楼,开始了工作。

正所谓书院三大事,一讲学,二供祀,三藏书。

濂江书院的藏书楼,虽数遭战火,水侵等灾,但历代书院山长,一直舍得花钱,购书藏书,而不少官吏商人为了弟子进入濂江书院读书,也是一次性购书不少,赠给濂江书院。

故而藏书楼内,藏书万卷,那可不是吹的。藏书楼里除了买来的印本之外,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善本,手抄本,拓印本,这都是珍贵的古籍,平日里书院弟子都是借阅不到的。

当然书院的藏书楼,除了藏书外,还兼刻书之用。这是重藏也重用,否则与买回书来就束之高阁的私家藏书楼,没有区别了,何来书院之说。

林延潮走入藏书楼,告之自己是山长请来校书的。藏书楼里本就有缮写,刻书各一人,管书二人。

缮写就是负责抄录书籍,刻书专司印刷刊印,管书日常管理图书。

他们听闻林延潮负责校订闲草集之事后,都是诧异,他们没料到山长竟会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弟子来照办。

先是缮写道:“书坊那催促得很紧,你可来得及吗?误了事,山长责怪下来,你担当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