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经过一场短时间的突袭战后,差一点杀进了漳州府,可惜的是后来俞大猷紧急从后方抽调了五千多人急速增援漳州府。

而南澳岛上的明军也是有所异动,似乎有登陆潮州府的打算。

后来第一混成团不得不放弃了进攻漳州府的打算,见好就收直接撤退!

而此战,第一混成团参战兵力约为两千五百人,前后杀伤了俞大猷破贼军数百人以及地方卫所兵近三千人,虽然不算什么大捷,但是也算是牵制了俞大猷的一部分精力。

至少有第一混成团在这里,俞大猷的破贼军就不能抽调太多的兵力西进江西。

在西线,第四步兵师的第十一步兵团打了无数场小规模战役后,终于是挺进到了云南昆明府,夺取了昆明,兵锋直指明王朝在云南的最大堡垒:大理。

为第四步兵师在云南的战斗开了一个好头!

但是进军云南的时候,第四步兵师承受非战斗减员实在是太厉害,作战一年多,直接战斗减员不足千人,但是非战斗减员却是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第四步兵师进军云南之处,齐装满员拥有一万两千人的兵力,但是作战一年多以来,就已经是减员了四千人,战损率达到百分之三十。

这造成了第四步兵师的士气极为的低迷,这打不过敌人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能不断打胜仗,但是直接因为伤病而减员的兵力却是太多了。

虽然说第四步兵师现在依旧保持了近万人的规模,但实际上里头的两千多士兵都是后续补充来的新兵了。

非战斗减员严重不说,而且当地的土司对大唐王朝也是相当的不友好,大理沐王府对土司们的掌控力度实在是太强悍了,以至于那些土司们虽然不敢反对大唐王师,但是暗地里却是各种捣蛋。

西线战事,几乎是陷入了停滞状态,虽然不断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这些战术上的胜利却是无法转化为战略性的优势。

物资补给困难,伤病严重,兵员补充也麻烦,总之就是各种麻烦。

整个第四步兵师,几乎就是深陷在云南这个大泥潭里,每一次想要组织大规模攻势的时候都是非常的困难,而李轩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想要把兵员和枪炮送上去太难,而且目前西线也不是大唐王朝的主要战线,不管是兵员补充还是物资补给,都是不在优先序列了,所以第四步兵师其实在云南打的很艰难。

也好在西线战事并不是大唐王朝的主要战线,第四步兵师进展缓慢也影响不了什么,李轩给第四步兵师下的命令很简单,夺取困难,然后攻占大理,至于其他小地方可以不去管,那些不断叛乱的土司只要不威胁到第四步兵师的安全,也别先搭理。

等大唐王朝奠定北线战局后,能够腾出手的时候,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收拾他们。

不管是西线还是福建那边,对于大唐王朝和明王朝的争霸战争而言,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现阶段,双方的战略重心,依旧是围绕着争夺长江的中下游流域而进行。

第0708章 李春景又要冒险了

十一月份双方在看似一片整体平静里结束了,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而已!

十一月下旬,正德皇帝派遣了前总督三边军务的王以旗南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但是这只是表面职务,因为他的差遣里还有总督南直隶、福建、浙江军务,以整顿军务、防备伪唐贼军窜入江南。

王以旗,这可是最近几年里,明王朝里真正的大佬之一,说起政治地位来,可比张岳高多了,而且他南下,正德皇帝不仅仅给了他南京兵部尚书的头衔,而且还给他加封太子太保。

如果单论政治地位的话,张岳在他面前,那是拍马也赶不上!

但是有时候事是不能这么算的,因为张岳手底下有兵马啊,而王以旗的职权只是在南直隶、福建、浙江两地,可管不到张岳头上。

王以旗顺着京杭大运河抵达南京后,就是发挥出了他当初在边镇时的雷霆手段,来了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场就是随便找了个理由连续杀了好一批南直隶的卫所将领。

极大的震慑了江南官场!

王以旗为什么有这个底气,除了正德皇帝对他的支持外,还因为他是带着八千边军以及两千京营一起上任的!

把这一万人往金陵城里一摆,谁敢不服?

除此之外,之前调入南方的两万多边军,也是尽数归属他的统辖之下!

威震了江南官场,把威望肃立起来后,他也是开始整顿军务了!

而有意思的是,王以旗整顿军务的手段其实和张岳相当的类似,也是造枪炮练新军,当然了,他采取的方法要更加折中一些,他并没有和张岳那样直接编练督标,把卫所兵一股脑给变成了工人和屯垦的农民。

他首先做的是武装边军!

没有来到江南之前,他就是看过不少关于南方军务的文书,深知现在打仗靠着刀剑已经是不行了,得有枪炮才行,所以他到江南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现有的两万多边军换上枪炮等装备。

此外,他开始在各地方卫所里抽调精干,再招募一部分募兵补充,效仿张岳的督标,组成了‘江南新军’,然后用新式军队的方式进行编练和训练,至于老弱也没有裁汰,而是让他们继续在地方卫所里该干嘛干嘛。

当然了,实际成效如何就不是外人能够知道的了,至少在打一仗之前,谁也不知道他的方法到底好不好用,但是他到江南不过一个月,在十二月份给正德皇帝上书的时候,就已经是宣传,如今江南各省,已经陈兵三十余万,皆备枪炮,利刃厚甲,如果伪唐贼军胆敢侵犯江南,定让贼军有来无回云云。

这话传到了张岳耳边后,让张岳是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以旗那老匹夫,何德何能才能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编练三十万大军啊!

本官在湖广待了两三年,费了千辛万苦才练出五万督标,整编了三万练军,合计不过八万大军!

然而你王以旗才来一个月而已,就能练出三十万大军?吹牛也不打草稿!

恐怕这三十万人里,能够打的也就那两三万边军吧,剩下的估计都是卫所兵和临时征召的青壮,这些卫所兵和临时征召的青壮,对上伪唐贼军的时候,不给你王以旗拖后腿就算你运气了,还指望着他们攻打伪唐贼军,开玩笑呢。

别说张岳对此嗤之以鼻,就连俞大猷也是颇感无语,江南地区啥时候冒出了装备了枪炮的三十万大军?莫非老俞我消息如此不灵通?

三十万大军,这个数字自然是真的,但也可以说是假的!

这三十万人里头,除了俞大猷的万人破贼军外,还有大约两万五千人的边军,两千京营,而这些部队,其实才是装备了枪炮的部队,另外还有万人是王以旗从各卫所抽调出来的精干,搭配了大约两万人新招募的募兵所组成的江南新军,这些人目前依旧以冷兵器为主,另外装备了少数枪炮,不过王以旗正在努力给他们配属更多的枪炮。

能打的和勉强能打的都算上,应该有七万人左右,一万俞大猷的破贼军在福建,另外还有两万多人集中在抚州、剩下的一部分部署在安庆、金陵。

而剩下的,自然是清一色的卫所兵和临时青壮了!

你要说这些卫所兵和临时青壮能不能打,那不是废话嘛!

如果卫所兵和临时青壮能打,张岳也就不会搞督标,俞大猷也不会搞破贼军,就连王以旗自己也不会搞什么江南新军了。

在和伪唐贼军的作战里,那些卫所兵和临时青壮,已经是完全失去了应该有的作用,甚至连辅助作战都是难以胜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