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市政建设,都会花掉上海财政收入的相当多的一部分,而上海的财政预算,也是和其他地方州府一样,效仿了中央,基本上在每年的年底就会确定下来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预算以及支出预算。
如今都是三月份了,财政支出预算早已经是被确定了下来,只有少数的一部分被留下来,充当应急经费,而这一部分应急经费,也是陈立夫能够动用的经费了,不多,只有区区三十多万两银子而已。
诚然这三十多万两银子,已经是比得上很多府一年的所有财政收入了,但是对于上海这样特殊的地方而言,却是少的可怜。
而且就算是全部拿出来,也不够修这一座吴淞江大桥的啊!
陈立夫表示经费困难,这修桥五十万两银子怕是拿不出来,但是人家康伟德可不管这些,他又不是来做生意的,用不着和陈立夫讨价还价,他只是受到邀请而来,而且已经是给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后续怎么解决经费问题,甚至具体的施工怎么解决,他才不管呢。
给了陈立夫这份初步设计方案后,拍拍屁股就回金陵城去了,说是自己会留下一位学生在此地,如果后续真的要确定施工,那么再到金陵城来找到,而稍候如果有什么细节的设计问题直接找他学生就可以了。
他康伟德手头上要做的事多了,身为皇家理工学院里建筑系的副教授,国内少数几个专业的建筑设计人才,一大堆的工程设计都等着他呢,比如说当涂工业区的扩张方案,就是他现在手头上的大案子,那可是国内最大的重工业的扩张计划,比区区一座桥梁重要多了。
但是康伟德接到上海这边的来信,说是请他在吴淞江上设计一座大桥,而且还有着诸多高要求,比如要求极大的承重力,要求不能影响船舶通航,而且维护成本还要低等条件。
当时他就知道,以如今的技术手段,也就只有钢铁大桥才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了。
而一旦这样的一座钢铁大桥建成的话,这将会是一座开创记录的钢铁大桥,要不然的话,康伟德还真的没兴趣来上海呢。
以国内的钢铁技术而言,钢铁应用于桥梁,那是早就有的事情了,不少地方都已经是使用钢铁建造桥梁了,而应用最多的,应当属于京沪铁路,如今在修的镇江段铁路,为了让铁路跨江过山的,已经是开始大规模用钢铁建造铁路大桥了,只不过修建铁路使用的这些钢铁桥梁规模都比较小,不太引人注意而已。
至于钢铁水泥一起应用的建筑那就更多了,如今正在修建的皇宫,相当多一部分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浇筑。
吴淞江大桥,如果真能够建造出来,那么这长达一百一十多米的长度,宽十九米的大桥,将会是大唐帝国最长,最宽的钢铁大桥,基本将会代表着技术的巅峰。
从桥墩到路面,乃至每一支铆钉,都将会是大唐帝国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的呈现。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因素的吸引,他康伟德才会放下手头上诸多重大案子的设计工作,跑到上海来实地考察,然后进行初步的设计工作。
康伟德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陈立夫愁眉苦脸的!
他反复看着手中的这份设计草图,是越看越觉得漂亮,康伟德所设计的钢铁大桥,是采用全钢铆接结构,大片大片的钢铁结构,让人只看图纸就是觉得充满高科技的气息。
上海是什么地方?
上海不仅仅是大唐帝国里最庞大的城市,同时此地也是大唐帝国最重要,最大的工业区。
陈立夫越看就是越是觉得,只有这样庞大威武,同时又蕴含着高科技气息的钢铁大桥,才能够代表上海的地位。
建,必须建!
至于建桥的钱那里来,这事陈立夫得好好琢磨,但是不管怎么样,是不可能直接拿上海的财政资金修建的,那样根本就修不起来。
同时动作还必须快,他的上海县令的任期已经是过了一年了,而按照大唐帝国官场上的惯例,通常三年为一个任期,不过为了地区稳定,也是为了政策的连贯性,有时候吏部也会把这个任期放宽到五年。
因此,陈立夫在上海的任期,少则两年,多则四年。
而修建一座钢铁大桥,就算是快一些,估计也得两年啊,这还没有算上筹备时间呢。
陈立夫也是想干就干的人,没几天,他就是拿着设计图纸,召集了手底下的一群人开始想办法,该怎么修桥。
或者更直白的说是,该怎么解决修桥的资金问题。
有人直接提出从银行贷款,然后收取过桥费,用过桥费偿还贷款的方案,这人挥舞着手臂道:“我们在桥头左右各设立收费站,为了让百姓知晓,可在距离桥头百米处设一标示,上书:百米外为收费站,请减速慢行!”
当场就有人反对了:“吴淞江大桥,一旦建成,乃是联系南北两岸的重要大桥,同时次桥也是我们为了开发北岸而特地修建的大桥,如果收费的话,那么必然会加大行人以及货物的通行成本,这样的话,和我们当初的初衷可就不一致了!”
“修桥铺设,即是为了发展,也是为了民生,难不成日后有贫寒人家过桥交不起费,你还拦着人家不让过?”
“哼,倘若不收费,这耗资达到五十万两银子的建造费用怎么填补?这可不是五万两,这可是五十万两银子,当年开发第二工业区的时候,一共也才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而已,去年到现在,我上海衙门修整城区各大主干道,花费也不过六十多万两银子。”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收,如果要收费,还不如干脆不要建,我可不想被人指着鼻子骂我们是拦路土匪!”
“放屁,按照你这么说,我们干脆不要搞建设了,怕骂就不搞,怕犯错就不做事,你这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去年圣天子巡视吏部时曾说过:百官应当敢为天下人的表率,不能搞什么无为而治,更不能因为怕做错事就不去做事!”
“本官要参你一本,尔等畏难怕事之辈在朝中为官,此乃百姓之祸!”
当有人开始扣帽子,把话题的高度提升到政治错误的时候,陈立夫就知道,自己该阻止他们的争吵了,要不然说多了,这火气一上来真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陈立夫当即是伸出手虚压了压,然后道:“诸君都静一静,本官代天子牧民,诸君也都是为天子做事,大家的方法和理念虽然不一样,不过目的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天子,都是为了百姓,不要动火气!”
陈立夫说到这里的时候,环视一圈:“都坐下吧!”
陈立夫开口,其他人就算是心中再有气,也只能是忍下来了,看见众人都是坐了下来,陈立夫也是思索着,用贷款修桥,再用收取的过桥费偿还贷款这一法子,看来是行不通的了。
在官员里就是引发了这么大的矛盾了,这如果公布出去的话,还不知道要引起多少的议论了。
第1239章 陈立夫的雄心壮志
这年头在地方为官,官声还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官员是否能够升迁的重要考量,毕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好官,谁是贪官,他们能够分辨出来。
而且百姓还是用最简单,甚至是愚昧的方式进行分辨。
你让他们得了好处,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那么你就是好官。
如果没有,不用说的,你这个官肯定不咋地,不是贪就是渎职,早点滚蛋吧。
嗯,如果陈立夫直接动用上海财政,给上海的百姓一人发一两银子,那么在当地百姓的眼中肯定是个大大的好官。
当然了,回头他就会被逮了,逮他的还不是督察院反贪处的人,而会是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鹰犬。
花钱收买人心,你陈立夫想要干嘛,造反吗?
陈立夫可不想为了修建一座大桥,就搞的议论纷纷,一旦收费,以后人们说起吴淞江大桥的时候,可不会说他陈立夫修起了这座大桥,而是会说他陈立利用这座大桥收费,到时候还不知道多少人对着他破口大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