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页

这是因为上海的优惠条件更加优惠,有着中央和江南道以及上海本身的财政扶持,真要搞到了优惠政策,优惠力度可是非常大的,不过这种优惠政策也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够得到的,必须是有一定实力,行业也符合扶持政策的企业才能够获得。

哪怕是无法得到优惠政策,大多企业也是宁愿落户上海,而不愿意跑到隔壁的华亭,原因无他,成本而已!

李淳拿着这些误导性非常强的招商文件,开始在二等舱里寻找目标,潜在的目标,不是什么有钱人,也不是什么权贵之类的,而是那些企业的负责人。

而这一类人其实很好辨认,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穿着质量上乘的职业装,这种职业装和传统的长袍有着极大的区别,一眼就能够分得出来。

只要是看到这种人,李淳就会上去递上一份宣传文件,然后抓紧时间简单的说自己是第三工业区的招商官员,如果对方是企业负责人,并且有投资意向的话,那么不管那么多,直接先带到办事处再说。

当然了,有时候李淳是绝对不会说自己是华亭的官员,但是也绝对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上海的官员,这种事不能落下口实,不然会非常麻烦的。

把二等舱匆匆的跑了一遍后,他发现月宫号上的这些二等舱旅客,相当多一部分都是企业高层,毕竟真正的权贵们,他们都坐一等舱了。

而三等舱,那是普通人乘坐的。

这些企业高层,自然是不会自掏腰包坐一等舱的,而企业也不会给他们报销,所以二等舱,就是成为了他们大多人的选择。

到了最后,他发现有十多个人都是有投资意向的,其中好几个人误以为他是上海的招商官员,很热情的开始介绍自家的企业,说什么自己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了更好的发展,正准备到上海投资建设分厂。

李淳也是很热情的招待着,说什么他们负责招商的大人已经是在码头上的办事处等待着,邀请他们去办事处进一步了解招商事宜。

当即,就有好几个人表示可以走一趟,不过其他几人还有所疑惑从而婉拒了。

到最后,他带着一共八人下了船,这八个人分属三家公司。

此时,去一等舱和在出口收获的两位同事,也是各自拉着几个人下船。

下船后,招商办公室提前准备好的高等四轮马车已经是候着了,这些马车上都是统一的官车样式,上面是一个大大的‘官’字样。

普通人哪怕是企业都是不能够在马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上打上这种字样的,只有官车才能够印上这样的标示。

这是打消了这些商人们的疑虑。

当即,总数十四人的潜在投资商们,按照每一家企业一辆马车,迅速的离开码头,然后前往不过数百米的华亭招商办公室驻商贸码头办事处。

当然了,就和宣传文件里没有任何华亭的字样一样,这个办事处的招牌,也是没有任何华亭的字样,打的是第三工业区招商办事处的招牌。

为了避免投资商们怀疑,一大群招商的官员们是一对一陪同,通过误导性极强的语言,说第三工业区的发展前途。

李淳就是这么对他拉来的投资商说的:“我们第三工业区,距离第二工业区只有四公里,两个工业区之间,是商业生活居住中心,同时有沿江大道等多条干道联通第二工业区、第一工业区,其中的沿江大道更是水泥硬化路面,同时我们第三工业区的货运码头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年中就能够完成第一期工程。

我们第三工业区的交通优势,丝毫不会比第一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差,而且我们的优惠政策比这两个前辈工业区更多,因为他们没有府级财政的扶持,但是我们有!”

“我们第三工业区,是府尊陈大人亲自主持建设开发的,陈大人你们都应该知道吧,前几年他一力主导开发的北岸开发区,如今已经是我们松江最大的工业、商业中心了,国内众多著名的大型企业都先后入住,如今我们的第三工业区,同样是陈大人亲自主持开发,有陈大人鼎力支持,发展潜力是毋容置疑的!”

“如今我们第三工业区,正处于第一批企业入住的阶段,作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将会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如果一旦错过了这第一阶段,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多的优惠措施了!”

李淳话里话外,是把第三工业区吹出花来了!

把第三工业区直接和陈立夫扯上关系,并定位于继北岸开发区之后,陈立夫主导的第二个大项目,言语之中更是说第三工业区未来是非常的抢手,现在不下手的话,等过一段时间企业入住的差不多了,可就没有机会了。

同时也是对其他的一些硬件设施特吹特吹!

说什么沿江大道将会在半年内完成,同时还会建设另外两条主干道,用以连接第二工业区,而连接了第二工业区,实际上也就连接了第一工业区以及老城区和商贸区整个上海城区了。

并且还说,另外两条主干道,也将会建成水泥硬化路面,并会在部分重点路面配属煤油路灯。

然后又说什么第三工业区的货运码头,将会是松江府内规模最大的码头之一,足以停泊千吨大船,并提供数十个深水泊位,总投资还会超过商贸区货运码头云云……

又说将会在货运码头到工业区之间修建一条高标准的铁轨,采用重型轨道马车,可用于大型货物的快速运输。

又说,第三工业区即将开通和第二工业区的轨道公共马车!

至于基础建设,饮用水供应,工人招募等等,第三工业区都将会保持和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标准。

其实上述宣传,大部分都是真的,但是他们所用的词汇都是即将,近期,迅速等词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因为上述工程,几乎大部分都是处于图纸阶段,而目前明确要开工建设的,其实也就只有沿江大道的程以及码头的第一期工程。

至于剩下的,全都是正处于‘规划中’。

至于什么时候能建成,那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第1313章 能骗一个是一个

华亭县对于第三工业区,也就是原来的华亭开发区,除了准备了大片地皮外,其他的基本就没有什么了,甚至很多连土地的平整都是没有完成,如果不是陈立夫一力支持的话,估计现在连沿江大道以及码头的第一期工程都不会展开呢。

只能是依靠一条简陋的土路和第三工业区那边展开交通联系。

至于现在李淳等人口中所说的什么将会有三条水泥主干道,又有什么超大规模的货运码头,码头和工业区之间还会有高标准的货运铁轨,又说什么将会建设完善的,用于供应整个工业区的自来水系统。

全都是瞎扯淡,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处于规划中,至于什么时候能建成,那是谁都不敢打包票的。

反正华亭县财政穷的很,根本没钱搞这些东西,仅有的两个建设项目,也就是沿江大道和码头工程,那是松江府财政支持的。

但是府财政的钱也不宽松,而且松江府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不管怎么说,其大头还是会落到上海那边去的,至于其他三县所能够得到的财政支持,不可能太多,更何况这些小钱还得三个县分。

而分来的这些钱,其实也不都是用于工业建设,相当多的一部分还是用来进行各种基础建设,改善民生,扶持教育发展等等,最后能够落到第三工业区这边的财政支持,其实是有限的。

但是呢,虽然现在钱没有,但是规划还是要有的!

万一,以后那天突然变成暴发富了呢?

这规划可不就是能够变成图纸,然后进行施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