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也就需要继续建造并维持一支数量相当的二等战列舰或者是装甲巡洋舰队控卫本土海域,顺带到海外执勤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就要求新一代的装甲巡洋舰除了防护和火力外,还需要携带更多的煤炭,以保证续航力,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海外部署,也要优化远洋航行的适航能力,并且为了能够快速赶到战区并参战,航速也不能太低。
火力上,海军倒是没有多大的要求,反正敌人也就那样,而且大口径舰炮价格昂贵,重量太重,万吨战舰都装备不了几门,要装备大口径舰炮,新一代装甲巡洋舰必然吨位会大大提高。
同时大口径舰炮射速太慢,三百毫米舰炮的射速要三四分钟才能打出去一发!
海军方面综合考虑之后,觉得还是成本更重要,数量更重要一些。
所以给舰政部定下的要求是:舰炮以一百五十毫米乃至一百二十毫米的舰炮为主,数量一定要多,至于大口径舰炮主炮嘛,就几千吨的吨位,随便搞一两门意思一下就行了。
海军对装甲巡洋舰的火力期望就是直接用一百五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的舰炮把敌人咋成碎片,至于大口径主炮嘛!
海军通过多次实弹演习里以及和土著的众多武装冲突里已经证明了,少量的大口径主炮根本没什么实战价值。
几分钟打不了一发,命中率也就那样。
除了对陆轰击外,海战中根本无法有效命中敌人,还不如直接用大量中等口径的舰炮,以数量取胜呢。
更重要的是,大唐海军基本上用不到大口径舰炮的穿甲能力来摧毁敌军的战舰。
欧洲海军都是一群木制战舰,最近几年他们学聪明了开始往战舰上敷设铁板,不过还是非常原始的铁板。
用不着大口径舰炮的穿甲能力!
说白了,大唐海军除非自己左手打右手,不然用不上什么舰炮的穿甲能力。
所以,大口径舰炮对于大唐海军来说,实战效能其实很鸡肋。
倒是防护比较重要,装甲带可以薄一点,但是必须要有,毕竟现在欧洲和鞑靼人都是有火炮的,哪怕是滑膛炮,但是大口径的滑膛炮威力也不小,没有装甲带是不行的,要是被敌人的滑膛炮给击沉了那就搞笑了。
航速上,要求并不算高,比战列舰高就行了,也不指望和那些没有装甲带,只有薄薄一层铁皮的巡洋舰相比。
续航以及适航性也是如此,只要满足基本需求,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就行了,要求不高。
海军高层提出了这些意见后,舰政部那些设计师们也没浪费多少脑细胞,很快就是搞出来了原始的设计。
排水量达到了七千吨,这个吨位已经是堪比广东号了。
但是吨位虽然很大,但是大口径主炮只有区区一门两百五十毫米三十倍的舰炮。
毫无疑问,这门主炮就是点缀,基本没有什么实战价值,最大的作用估计就是用来恐吓土著了。
真正的主力火炮乃是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舰炮。
设计师们给这款战舰密密麻麻布置了足足十六门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舰炮。
然后还有众多的小口径副炮。
密密麻麻的舰炮部署,看的让人都头皮发麻。
续航上表现也不错,能够在十节经济航速上持续跑上五千公里,五千公里的航程再加上大唐几乎遍布全球的补给港口,完美解决海外部署问题。
最高航速有点慢,只有十六节左右,不过海军不怎么在乎。
毕竟战舰设计是需要取舍的,火力有了防护有了,航速自然只能降低了。
而且就算只有十六节,也能吊打所有的风帆战舰了,甚至连大唐很多现役的蒸汽战舰还没有十六节呢。
比如说江南级,只有十三节的航速,还不是用的挺好的!
当然了,其实上面这些东西,海军虽然也关注,但其实差一点,好一点海军其实没什么所谓的,只要够便宜!
因为海军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如果不够便宜说什么也白搭!
第1667章 澳洲级装甲巡洋舰
大唐的军械价格组成比较复杂。
大体上由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工厂利润等加起来,其中研发成本可不低,在新式武器里往往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是大唐帝国里的科研人员各方面的待遇都是非常高,企业里科研人员的待遇可都不低,由此也是导致了研发成本比较高昂。
同时新式武器要生产,往往也是要升级改造生产线,购买更多的机械设备,培养技术工人等等,这些花费可都不是小数目。
如此也是导致了,在大唐帝国里了,一项产品如果销量太低,无法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的话,其价格是会比较高昂的。
军械武器虽然特殊一些,但依旧是一项工业产品,其价格也是遵循这种体系的。
如此也就有了仅有七千吨的广东号,其造价达到了两百多万,吕宋号的造价更是达到了三百多万的怪胎。
上述价格其实超过半数以上都是纯研发成本,然后还有生产线的升级改装成本,如此也是导致了价格非常的高昂。
而有意思的是,海军的第三艘战列舰,也就是万丹号战列舰,其造价却是大幅度下降,预估只要两百五十万左右就能够拿下来。
要知道万丹号还要更大,更先进呢,但是这个价格却是大幅度下降,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万丹号看似更大,更先进,但是上面采用的诸多技术,其实都是成熟技术了。
比如其动力系统,经过广东号和吕宋号之后,海军蒸汽机工厂完善了三胀式往复蒸汽机的技术,不用再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头研发了。
还有舰炮,虽然预备采用的是三十倍口径的三百毫米舰炮,但是这玩意说白了也是成熟技术了。
还有炮塔技术也是如此,一开始就准备采用成熟稳定的液压旋转炮塔,而不是在蒸汽、电动炮塔上折腾来折腾去。
装甲也是如此,其采用的钢面铁甲之前就是为吕宋号研发,不仅仅是在吕宋号上使用,在后续大唐海军建造的其他战舰上也是开始使用这种钢面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