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5页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的花销可大了去。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养马你得有马厩,仅仅是这一点,对于没有独立庄园的人家来说,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相对比之下,这年头想要拥有一辆马车,可比后世想要买一辆宝马奔驰难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唐社会里,中产阶层很难拥有一俩私人马车的缘故。

一般只有富豪阶层,才能拥有一辆私人马车。

在当代的大唐社会里,判断一个家庭是不是真正的上流士绅家庭,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看他住那,士绅家庭一般都不会住在真正的市中心或者商业区里的,人家一般都是住在比较僻静的部分地区,又或者干脆就是郊区。一个标准的上流家庭,通常在市区有备用的豪宅,嗯,这个是当旅馆用的,一般不住,只有进城办事的时候才住一下。

他们日常都是住在郊区或者更远的乡下老家。

因为他们不想死……

大唐的诸多城市,尤其是越发达的城市雾霾也就越严重,这个雾霾问题已经是引起了大唐各界的注意,很多地方城市已经是开始着手解决环境问题了,比如迁移污染严重的工厂,减少居民的煤球使用量,但然并卵!

大唐的整个工业体系,乃是社会体系,都是建立在蒸汽机之上的,建立在煤炭之上的。

每天所消耗的无数煤炭,才支撑起来了大唐的无数工厂在运转,无数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才能生火做饭烧水,不让或者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至于说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污染力度,同时还能不大幅度增加成本,你也太高看大唐的科学技术了。

因为城市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再加上华夏传统的乡绅居于乡的,因此富豪们的日常住所,通常都是在郊区或者更乡下的老家,当然了,那都是大宅院,富丽堂皇的很。

除了郊区豪宅、市区住宅外,通常还会在外地,尤其是风景好的地方购置度假专用的宅院。

富豪如此,中产也会尽可能的住在郊区,节假日的时候也会带着家人外出旅行。

至于一年到头住在城市的,那都是社会里中底层的人,因为他们无法逃离城市。

马车数十年的发展过程里,很多方面都是看出来大唐整个社会的变迁的。

现在的汽车,同样也是大唐整体社会变迁的一个具体象征,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汽车也只是马车的升级版本而已。

这个变迁过程里,有人恐惧,有人害怕,有人欣喜,有人期待。

而汉阳府,汉阳府内最大,同时也是大唐帝国内唯一拥有双轮踏板自行车的技术专利,在五年前推出了踏板自行车后,彻底引领了整个中产阶级年轻人潮流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内。

一个年轻人看到报纸上的汽车描述之后,整个人的眼睛都是发亮了!

“就是它,就是它,这才是我的双轮自行车需要的!”

“蒸汽机太笨重,煤气机不安全,只有这个汽油机,才是唯一的解决方安!”

第1911章 次子们的成家立业

李育博拿着报纸兴奋的大喊起来:“有了它,我就能够造出真正的双轮自行车了,不需要脚踏就能够自己跑起来的自行车!”

不用多久,李育博就是拿着报纸出现在一间办公室内。

办公室内,李氏自行车公司的老板李阳东看着在个年轻次子,听着他说什么真正的双轮自行车,但是内心里却满是失望。

他这个儿子过于痴迷什么真正的自行车了,甚至为此都荒废了学业,去年为了折腾这个,躲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一个多月都没去学校报到,以至于被湖广大学勒令退学,这事传遍了整个汉阳上流阶层,简直丢尽了他李家的所有脸面。

他李家好歹是士绅之家,在整个汉阳府里那都算得上是体面人家,他李东阳更是年轻的时候考入过陆军武学堂,在军中一直服役到三十多岁,最后以上尉军衔退役,退役后一度进入行政部门任职,不过没几年就是辞官回乡,最后接管家业,并且还创办了李氏自行公司。

他李阳东前半身的履历,才是一个标准的上层社会子弟的人生经历。

少年读书,青年报考军校,然后从军,等到中年时期退役从政或者从商,这个经历几乎是当代绝大部分上流家族子弟的标准经历。

其中从军经历更是不可或缺的。

这倒不是说他们愿意从军,实际上很多人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从军,毕竟哪怕是去当军官那也是辛苦累人的很,而且还会被派遣到边疆或者干脆到海外服役。

其中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但是,大唐如今这个社会,从军却是上流社会子弟所必须有的一个经历,尤其是那些贵族继承人们,更是一个个都是想尽办法在军中立功。

因为大唐帝国里的贵族制度,采取的是减等世袭,哪怕是有极少数功臣会有承袭原爵数代的优待,又或者是减等至勋爵或男爵、子爵等世袭罔替。

但是这些获得优待的贵族是极少的,大唐如今有贵族五千多人,获得承袭原爵两代或三代的贵族,只有区区数十人,而减等世袭到勋爵等能够世袭罔替的,不足十指之数。

上述的每一个家,那都是帝国开国功臣,而其他的绝大部分贵族都是减等世袭后直接削爵。

当然了,李轩也是给了自己的臣子们一个方法,那就是每年都会特地恩准少数爵位继承人能够原爵承袭。

但是条件也非常的苛刻,那就是该爵位继承人必须是于国有功。

不管你是去当科学家搞出科研成果,还是说从军立下功勋,都得立下大功才可以。

要不然的话,只能是减等世袭,而一个爵位减等世袭几次之后,那可就减无可减变成平民了。

帝国三十多年来,可是出现了不少贵族家庭承袭数代后,削爵为民。

哪怕帝国的贵族人数一直都是维持在五六千人的规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勋爵),但是帝国却是每年都会册封一大堆的贵族。

这也意味着,每年实际上都有贵族失去爵位变成平民。

要想保证自家的爵位一直流传下去,难度可不小,当科学家这条路子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不靠谱。

难度比一人灭一个国还要难,大唐可是有不少探险队跑到海外随随便便就能灭掉一个土著王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