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助手报告:“在于独家授权的费用和年限上,供货协议我们已经能达成一致,年需求至少两亿块电池。”

库克问:“中国人的报价是?”

助理说:“它们的报价是浮动的,可能是以三星的q1季度净利润为参考,三星手机的q1净利是60亿美元,中国人相信我们扩大后,能够蚕食三星高端市场的净利,这60亿它们想要一半。”

库克皱眉:“三星的呢?”

助手回答:“价格差距不会太大,但三星的机型太杂,高端低端都有,这对工厂的生产线、定价都不利。”

库克有点好奇:“如果它们与三星达成合作,我们的损失是?”

助手回答:“技术部门的人测试过华威手机,当长时间续航和快充形成习惯后,依赖度很高。预测我们的销量会相应的缩减30%左右,当三星和华威大力发展高端机型后,我们的损失更大。”

库克又问:“新型电池技术,研发要有成效最短的时间是?”

助理回答:“按照富国能源的技术启发,最快也需要三年,再加上商业化量产的考虑,时间还会更长。”

库克有了决定:“留给我们的选择已经很明显了,研发的长耗时而且结果不确定,公司消耗不起。”

……

两家it巨头打起了价格战。

从新技术为全世界知晓到现在,接触和谈判已经陆陆续续进行两个月,第一笔合作被华威夺得,让两家巨头不得不收起轻视对手的心态,开始集中到价格、需求、盈利方面的综合比拼上。

其实对合作价格的定位,孟谦也不算清楚。

不同于与华威的合作,当时的独家授权价,是参考华威的净利润65亿后(手机业务),趁火打劫得出的15亿数值。公司的理想价位是:净利润的一半。这个数值还将受到供应量的影响。

华威为国内独家供应的15亿有点虚高,但为了击败对手,很值得这么做。而放眼国际,苹果和三星的利润来源太杂,公司的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全部上阵,经过复杂计算后,才得出方案。

宗岩拿到孟谦办公桌上的,就是参考价位。

孟谦拿起来看,苹果是30亿美元保护费,年供应两亿块设备电池,而三星是25亿美元,32亿块电池,单价差异的原因无疑是机型,苹果多是高端机型,而三星不免有很多中低端机型。

孟谦疑问:“三星的合作价比苹果少这么多?”

宗岩解释:“三星的销量看似庞大,但利润少,负债多,25亿美元已经是它们手机业务季度净利的一半。”

“独家合作就把它季度利润的一半给吃了?”孟谦笑了起来,够狠!不过对待外国企业,不用留情。

孟谦又说:“这么说,苹果的利润非常高了?”

宗岩点头:“今年的第一季度,它们的净利润就达到100亿美元,苹果的支出项目并不多,它们手还中持有超过15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富可敌国,所以对这个价位的承受能力非常强。”

孟谦感觉:“跟苹果做生意更赚。”

宗岩从中分析道:“但它们两家都会紧跟对方的报出价格,再有我们急需的是短期能变现的现金,综合考虑的话,理想合作价是30亿美元,但更低到25亿、或者有更高的供应数量,都能接受。”

第060章 二选一

合作主要从授权价格、盈利空间、未来前景考虑。独家合作意味着至少会有20亿美元的盈利,如果放在海外交易,更是能成功规避企业所得税。富国能源早已经在这么计划,它们有离岸子公司。

至于盈利空间,并非需求量越高越好,比如高端机型要一亿块电池,富国能源的净利润能达到35%;而中低端机型需要两亿块电池,净利润却只有10%。好比苹果卖得比三星少,但利润完胜一样。

从利润考虑,三星处于劣势,除非它们愿意以高价采购富国能源的电池,或者在授权费用上下功夫。而处于合作优势的苹果,财大气粗,价格的磋商一旦达成一致,它们分分钟能签协议。

再从未来角度,三星电子的下坡路也令公司注意,目前的高需求是虚的,万一日后不行了,粉丝纷纷转移,还能高吗?更何况三星高端机型的花招并不多。反倒是苹果,果粉的信仰十分坚定。

听着这些分析,孟谦也在心中揣摩。

抛开喜好,他的目标是要在两家企业里选择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即:能够为公司带来最大盈利的。所以一切口头分析、前景预测也都是辅助手段,具体得看双方怎么谈,细节方面都如何商讨。

公司的高层、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忙碌。

孟谦本人还没有亲自上马,作为公司大老板,不可能事事亲为,但事关“钱途”,他也得保持密切关注。助理梁涛每天都会汇报谈判的进展,双方的价码等,通常孟谦还会跟宗岩谈谈。

几天后,三星的人再度邀请面谈。

约谈的地点位于一家商务会所,双方的高层、翻译都到场,一大群人西装革履的,很有派头也很隆重。先是一番客套的互相介绍,随后各自落座,穿着旗袍的服务生上茶,为开场预热。

三星的张总开口:“很高兴孟先生能够应邀相见,我们希望在这场高层谈判中,能够达到双赢局面。”

翻译转述了这个韩国人的话。

孟谦听完,微笑着:“是的,双赢。”

张总看着这名年轻人,也露出笑容:“实话说,在电池的需求量上,三星绝对是全球最高的,二三名的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我们。我们强强联手的话,今后的需求量铁定会突破35个亿。”

孟谦笑容的背后正在快速计算着,按照公司预计的单块成本,均价25美元供应35亿块,意味着至少产生87亿美元的年营业额,换成人民币就差不多540亿,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益。

可孟谦并没有被数字冲昏头脑,他直言:“我知道三星对电池的高需求,不过问题还是那样,你们对中高端的定价,并不符合我们公司的心理预期,相比苹果公司,它们的报价就很令我们满意。”

张总挂着笑容:“确实因为产品定位的不同,我们的均价会低于苹果,但反过来想,三星的高端机型发展空间是庞大的,如果再加上贵公司的电池技术,夺走苹果的高端市场,岂不轻而易举?”

“在高端手机电池上,我们愿意以等同苹果甚至更高于它们的价格采购,并且保证日后机型生产多少,我们就需要多少。先生们,苹果在中国的销量很庞大,但小屏、待机短一直为人诟病,用户迟早会产生厌倦的。”

孟谦和身旁的宗岩交头接耳几句后,郑重道:“我们对高端机型的定位是35美元,年需求至少一亿块,而其余机型方面,均价必须达到25美元以上,这是我们公司的底线,先生们?”

按照孟谦和宗岩商讨的,这笔生意预计会超过85亿美元,报价在高端上合理,但低端会让三星亏不少……这个心理价位一出,对方立即叽里咕噜谈论起来,争议太多,翻译也跟不太上。

孟谦喝了一口茶,再对身旁说:“计算过盈利吗?”

宗岩说:“只有高端机型的盈利比较高,中低端会压低价格,但我们却不能压低质量,否则会砸自己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