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页

宝瞳[校对版] 东人 1207 字 2022-10-27

他之前没想到民间收藏的力量已经如此庞大了。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郑州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心之一,几千年的时间传承下来,积淀在其中的古玩艺术品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国家海清河晏,经济发达,古玩收藏热潮方兴未艾,出现眼前的情形也不奇怪。而且上一期我们在京城的时候,当时来到现场鉴宝的人可比现在还多出几倍!”朱宏军笑着解释道。

“是啊,那次鉴宝我们看过的好东西可不少,尤其是一幅宋代文同的《竹石图》更是堪称国宝!”霍老爷子赞叹道。

“没错!但愿这次咱们在郑州也能够再见识到这样的好东西!”耿明昌也在一边笑道。

作为古玩爱好者,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见识到各种古代艺术精品。那怕仅仅是盘玩一会,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听着他们的谈话,刘东对于这次鉴宝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虽然现在他的眼界比起当初已经高了很多,等闲的物件已经不入法眼,但淘宝捡漏之心永远不死!

等到大巴车缓缓穿过拥挤的人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停在展馆门前的时候,刘东他们也从车上走下来,然后在高鑫的带领下踩着红地毯进入了场馆。

此刻,这座最起码占地两亩以上的国际展览馆内部已经因为这次鉴宝而专门进行了简单的布置。

比如脚下这条直通主席台的红地毯,再比如旁边用警戒带制作出来的四条专门用来给人排队的通道。以及,这场馆中数量众多的警察,甚至有不少还是荷枪实弹的。

对于这些刘东仅仅是简单打量了几眼就过去了。来到主席台前的他们免不了还要应酬一下郑州当地收藏和鉴定方面的名人,以及几位主管文化和电视台方面的官员!

他们看到三位精神矍铄的老爷子,脸上除了恭敬和笑容外并没有多余的异色。但几乎所有人看到刘东这个年轻的像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瓷器鉴定专家后,眼神中都带着怀疑。

但等到旁边三位老爷子一介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圆明博物馆的馆长后,几乎所有人都带着恍然大悟的神色,抢着上来跟他握手。

尤其是那几位官员,更是如此。

相比,喜欢收藏的人更在乎他在艺术品收藏上的惊人成就。这些官员更在乎眼前这位那庞大的几乎无法计算的身家,以及其背后常人无法窥测的神秘而有庞大的背景。

几年过去,曾经稚嫩的刘东如今在应酬上娴熟无比。简单几句话,就能够给人以亲切感。

因为时间有限,大家简单的聊了聊后,便准备今天的鉴宝!当然,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向刘东发出了晚宴邀请。不过,绝大多数都被刘东给推辞了。尤其是那些官面上的人物,刘东不愿意陪他们吃喝玩乐浪费时间。

倒是霍老越好的同行中的聚餐,刘东欣然同意了!

坐在旁边准备的椅子上聊了会天,等着在国内无论是展览还是活动必然不会遗漏的领导讲话完事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坐到了主席台前专门给自己的位子上。

因为前面有写着自己“刘东”大号的标牌,所以也不渝坐错了地方。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高鑫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后,便开始了今天的郑州鉴宝之旅的第一天录制。

当然,对于这次录制他也不需要太过关心。因为今天,甚至是后面两天都是海选阶段。把数量众多的赝品筛出去后,剩下的真东西才是能够为鉴宝提供素材的艺术品。当然,这还需要二次录制。

从海选到二次录制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得到了高鑫的指示,门口的保安开始放人进来。当然,在走到刘东他们四人之前,这些人必然是先排好队的。

古玩艺术品绝大多数都属于易碎品,尤其是瓷器,如果是真品的话,一个磕碰可能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为了充分保证这些艺术品的安全,同时禁止骚乱的发生,这里的安保可谓是银行级别的!

……

第1342章 真假国宝

……

等这次海选鉴宝开始后,出乎刘东的意料,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是,绝大部分手里捧着各种各样古玩的人,都选择站到了霍老他们三个老爷子身前的队伍里。

就算偶尔有几个走到刘东这里,在看到坐在后面的,如此年轻的他后,也多半吐槽几句,再转回去重新排队。

感叹国人思想中对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概念根深蒂固的刘东,只能左手托着下巴无聊的看着眼前“闲的闲死,累的累死”的场景!

紧挨着刘东坐的是朱老爷子,此刻老人家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了。但偶尔可口水的时候看着清闲的几乎要睡着的刘东,老爷子心中不禁有点小嫉妒。

按理来说,年轻人精力充沛,应该比他们这些老家伙多干活才行。怎么可能让他这么轻松呢?还有没有天理了!

所以……!

“刘东,这个你给他鉴定一下!”

也不问刘东同不同意,朱老爷子直接把他手上的青花如意耳扁壶推到了刘东桌前。

“哎,您老怎么能这样!”

身穿深蓝色羽绒服的中年男子眼见好容易排到自己了,结果还没等鉴定呢,居然就被眼前这位鉴定专家推到了旁边,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手里?

这怎么可以!!

“放心吧,给你看东西的这位名叫刘东,别看人年轻,但现在已经是国内最顶级古玩鉴定专家之一,尤其在瓷器鉴定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造诣。而且,他还是国内圆明博物馆的馆长,有他给你看东西,绝对错不了的,放心吧!”

说完后,朱老爷子挥了挥手,示意中年男子过去,别挡着后面的人。

“圆明博物馆?馆长?”

中年男子惊疑的打量了一下刘东。

对于圆明博物馆他并不陌生,这段时间电视、广播、报纸上经常会出现这个博物馆的名字。

“你这东西只能算是一个工艺品,不是古玩,拿回去吧!”

正满心疑虑的打量着刘东,考虑他到底有几分鉴定本领的中年男子一听这话,脸上陡然浮现出了火气。

“我说你到底懂不懂鉴定,我这件青花瓷可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正宗的乾隆青花,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乾隆青花?”

略带嘲讽的一笑后,刘东重新拿起桌子上的青花瓷器道:“既然今天我坐在这里了,那就给你说说它为什么只是件工艺品……首先,你这件瓷器的全名应该叫‘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器型还算是规整。但扁壶上的纹饰,线条疏密不均。如果在乾隆朝有官窑的工匠烧出这样的次品。那他只有两个结果,要吗直接摔碎了。要吗,被拉去看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