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页

但最近从《魔女嘉莉》起影评界就给了我巨大的批判冲击,我看到了更多,对于电影、影评、影评界,以及对于自己。

这几天我抨击了很多的糟糕影评人,这件事却也让我变成了糟糕影评人,或者我一直都是。总之当尝到自己的作品被他们无理地批骂后,我感到出离的愤怒,这也意味我看待影评的态度已经改变,电影人的那部分在我脑子中瞬间占据更大地位,我开始同意一种论调,世界上没有哪怕一部的用心烂片,无论好坏,我会给所有用心制作的电影打满分,我清楚它们背后的荣誉。

但那不是影评,而我只会越来越这样,我不可能真正客观地看待一些不尽人意的用心烂片了,我无法写出我理想中的影评。这是一道选择题,当一个评论电影的人,还是当一个制作电影的人?我没有犹豫的作出选择。

我既然写不了影评,如果只写些心情日志、行业见闻也不如就顺应时代放在社交网站上,偶尔想发纸媒文章就投稿吧。

所以就是这样了,“viy说了”专栏正式关闭。

不过,我当然仍是个影谈人,谁不是呢?现在是2006-10-16,影评还没有死,正被互联网掐住了喉咙,处于濒死的边缘;很快,进入2010s年代,影评就会死去,死在传统媒体上,死在互联网上,也许这一次就真的死了。

再见,詹姆斯·艾吉,再见,宝琳·凯尔,再见,罗杰·艾伯特,再见,安德鲁·萨里斯,再见,以斯拉·古德曼,再见,苏珊·桑塔格,再见,大卫·波德维尔,再见,迷影英雄们,再见,电影评论。

你好,电影谈论。】

第533章 余音

“goodbye,fil-criticis

hello,ovie-talk”

学校图书馆里,妮娜读着笔记本电脑屏幕里的the-death-of-fil-criticis,嘴巴微微的喃动。当看完了,她把网页拉上去瞥了几眼,又看看书桌上带着的那本《暮光之城》,眼神中透着一丝掩不住的失落。

没有更近,只是越来越远了。

但是……有个问题,谁可以?真的有同龄女生可以吗?

“多么书呆的一个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