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欢欣鼓舞的众人面色一变,尤其是杨玉环,紧张地看着方运。
方守业沉声问:“怎么了?是犯下还是偏题?还是用错大儒之意?我马车上有笔墨,你写下来,让我们看看。”
“实在不方便写,还是等明天吧。”方运摇头道。
周围的气氛更加凝重,方运连写都不敢写出来,极可能是出了大问题,很可能直接是丁等,失去排序资格。要是方运连秀才都考不中,不要说秀才,连上书山的资格都没有,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用做了,只能静等文宫崩溃。
“怎么会是这样?”方守业眼中隐隐有悲痛之色,若是方运真的科举失利,那么人族就会痛失一个人才,而方运也会如流星一样,虽然曾在夜空闪亮,但终究会被人遗忘。
赵红妆轻叹一声,道:“方运,应该是你太累了,想的太多。你的才学我是知道的,就算经义不能得乙等,丙等不成问题,绝无可能丁等。你什么都不要想,先回家睡一觉,等明天府试放榜,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杨玉环微笑道:“小运,你不要自己吓自己。走,一起回家,我为你准备了好多菜,你们都一起来,尝尝我的手艺。”
“好!”众人强颜欢笑。
但是,施德鸿和童黎却已经挤出人群,把众人的表情看了个清清楚楚,再联想之前方运的言行,两个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狂喜之色。
施德鸿立刻大声喊:“方运,你不要走这么快,我还想请你吃饭,向你讨教这次府试的经义。”
他这么一喊,周围所有人都向这里看来,方运本来就极有文名,自从在龙舟文会大放光彩让玉海人扬眉吐气后,方运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方守业身为玉海府将军,一看形势不妙,立刻道:“方运你上车,马上离开!”然后看向施德鸿。
“施德鸿,这里是景国,不是庆国,你最好小心些!”方守业心头本来就有一股火无处发泄,现在见施德鸿来找茬,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他以战诗词斩杀的妖族成千上万,才气一旦被杀意激发,再配合文胆,立刻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向四面八方发散。
数以百计的马突然跪倒在地,低着头,一动不动,而远处的马也受到惊吓,不停地走来走去,车夫难以安抚。
施德鸿吓得后退半步,而童黎更加不堪,急忙躲到施德鸿身后。
童黎是兵部侍郎之孙,对玉海城的将军都十分了解,这方守业虽然远不如李文鹰果断,也不如张破岳狠辣,但也是一个不怕死的难缠人物。
童黎很清楚记得方守业成名于五年前,那日方守业曾经一人断后,并消耗寿命发动碧血丹心,拦截三个妖帅,让其他战友安然逃跑,最后张破岳赶到救下他。
妖帅就等同进士,方守业也是进士,却只一人就拦住它们,凭的不是实力,而是一股跟敌人同归于尽的精神,吓得三头妖帅不敢拼命,所以才能坚持到最后。事后张破岳求得延寿果,才让方守业恢复寿命。
童黎甚至怀疑自己只要说错半个字,这方守业就敢当街活活打残他。
“小心,他是府将军方守业!”童黎急忙低声道。
施德鸿自然在宴会上见过方守业,只不过方守业根本就不理他,两个人没说过话。施德鸿立刻向方守业弯腰作揖,正色道:“原来是以一敌三而临危不惧的方守业将军,学生在庆国也听人说起,佩服不已,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方守业嗤笑一声,对方运道:“你们上车先走,他这花招骗不过我。”
施德鸿的脸一阵青一阵白,他原本想通过拍方守业的马屁消除他的怒气,然后再想办法让方运写出经义,看一看怎么样,可没想到方守业一眼看穿他的用意。
方运点点头,和杨玉环一起上了马车。
施德鸿正要说话,方守业突然张开嘴,一道白光在他的口中若隐若现。施德鸿闭着嘴,一句话也不敢说。
“算你聪明!”方守业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童黎低声道:“怎么办?”
施德鸿却哈哈一笑,道:“你怎么还会担心?虽然这里太过嘈杂,听不到他们之前说什么,但你没看到他们的脸色吗?一开始无比高兴,可方运说话后他们全都面色大变,尤其那方守业,眼中隐隐有悲痛之色。你们说,除了方运的经义出了大问题导致无法进秀才前十,还会为了什么?若不是这样,他何必对我等起了那么重的杀心?他这是知道方运要完,在本能地保护方运啊!”
“有道理!”童黎太清楚方守业的脾气,所以被吓到乱了方寸,听施德鸿这么一分析恍然大悟,不由自主笑起来。
“明天我们盯紧方运!他不可能不来看放榜,他一旦怕了,一旦连金榜都不敢看,那他就等于自认输掉赌局,文宫会逐渐裂开,最后崩溃。”
“对!对!对!”童黎激动地连说三个对,因为一旦方运文宫碎裂,他的文宫和文位就保住了。不过他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爷爷童侍郎向来刚正,要是得知方运因他而文宫崩溃,必然会重罚他,最极端的情况甚至会废掉他的文宫。
“走,我请你去靖海楼!那日他们在靖海楼得意了一天,可惜气运轮流转,轮到我们了!”施德鸿无比得意,废了景国将来的大儒,一旦回到庆国必然会得到隆重的对待,极可能或封爵位。
“现在考官们开始阅卷了吧?”童黎问。
“应该开始了。”施德鸿微笑着回头看了一眼文院。
第110章 评等
所有的试卷写名字的位置都被纸条糊上,然后送往阅卷房。
文院阅卷房内亮如白昼。
这府文院的阅卷房极其宽大,两万多份童生的试卷摆在一排排桌子上,放眼望去像是一座造纸工坊。
三位考官、一位科举巡察和十位文院举人站在孔子圣像前。
“恭请圣裁!”
无形的力量降下,房内生风。
所有的考卷都散发着烟雾状的橙色才气,但才气的浓淡不一,高低也不同。
一股无形的力量拂过,数以万计的试卷被挪到阅卷房的一侧,堆叠到一起,堆成一片纸山。
最后,才气最高的两百份试卷摆在桌子上。
董知府道:“文曲五动,不知是祸是福,但既然圣人们增加秀才名额,那对我人族来说就是好事。开始阅卷吧。”
十个文院举人最前走过去,一人选十九份试卷,而才气最多的十份试卷留在原处。
和县试不同,府试需要文院举人交叉阅卷,每相邻两个人对自己的试卷评分后,要评判对方的试卷。
三考官和一位巡察看向前十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