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页

甚至有人反驳:“若雷家有人封圣,方运身为虚圣不送贺礼,雷家当如何?必然以违礼为由抓住方运!”

方运思索片刻,在论榜单开一篇文章,只有两句话。

“雷家不以人之礼待吾,吾便不以人之礼待雷家!”

此文在论榜一出,立刻引发众多读书人支持。

有人以荀子的“礼有三本”支持,有的以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支持,还有的以孟子的“上无礼下无学”来支持,引发了礼之圣道的大讨论。

随着讨论的进行,这篇文章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仅有举人和进士加入,甚至连翰林也开始加入,最后甚至有大学士出言指点。

最后,有四个大字出现的文章下面,与平常的文字明显不同,周围有淡淡的白光。

“礼教兴焉!”

文宗定论!

数不清的读书人奔走相告。半圣不方便参与这种论榜,而文宗几乎是论榜地位最高之人,文宗表面在说这篇文章引发的讨论有益于人族圣道,实则在支持方运。

若没有文宗说相反的话,此事就可以定性了。

方运看了看署名,原来是著名的懒文宗罗敬廷,两人有过一面之缘,《三字经》就是他前往玉海城拿走并送往圣院。

雷家违礼之事继续发酵,方运关了文榜,与敖煌去吃饭。

敖煌的饭量一直是方家头疼的事,方家每日都会为敖煌准备大量的肉类,有时候实在来不及,就让学宫外的酒楼送来。

敖煌先是彬彬有礼与众人同桌吃饭,等众人吃完,它风卷残云一般吃光桌上的所有食物,然后道:“再来一桌!”接着开始吃只属于他的饭菜,大锅的炖肉,大张面饼,大盘的菜。

方运在饭后与杨玉环和奴奴围着院子散步,聊着家常。

散步完后,方运回到书房继续苦读。

直到夜里,方运才收到皇宫的传书,群臣终于商量完对他的册封。

明日,国君将册封方运为“镇国公”,相等于正二品,等方运通过殿试,则可封从一品的郡王。

而方运的身份也由原本的“内阁行走”晋升为“内阁参议”,但只有部分权力,只有通过殿试才可以获得内阁参议的全部权力。

若方运在当代县令的时候就拥有内阁参议的实权,那整个青乌府除知府和密州转运司外,方运怀疑哪个官员有问题,就可以让人押送那个官员去京城接受监察,权力之大完全破坏了殿试的公平性。

方运的功劳乃是实打实的军功,所以明日也会有一块真正属于他的封地!

只要方运不叛国和逆种,他活着一天,那块封地的一切都由他说的算,甚至有权强行更改部分律法。

但这跟世家封地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某些世家封地之内,只有家法,没有国法!

至于古地,远比圣元大陆更加纷乱。

对方运来说,景国的册封实际就是景国的礼单。

不仅方运获得册封,连杨玉环也获得正三品的诰命册封,甚至连方运的父亲也获得追封,而是追封为“侯”,乃是极为大的殊荣。

方运的一部分亲属也获得封赏,虽然都是一些九品小爵位,但也足以让无数人羡慕。

方大牛获得正九品乡男的爵位,这对以前的方家来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而方运现在虽然是镇国公,但府邸比照最高规格的“亲王府邸”建造,连皇家赐予的田地、园林、俸禄等等一切都比照亲王,算是弥补方运延迟封王。

而在最重要的“私兵”方面,朝堂从下午争到晚上。

普通亲王的私兵只有三百,而军功亲王的私兵可达一卫即三千,但是,爵位私兵属于军方,吃的是景国的俸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兵。

只有根据文位高低获得私兵才是绝对的私兵,连皇室也无权命令。

方运文位是进士,但更是圣院的虚圣,超过了景国的范畴。

人族之前还没给活着的人封过虚圣。

第658章 龙脉妖蛮

朝堂的双方官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得不找东圣阁的人商讨。

很快,东圣阁确定虚圣私兵属于文位私兵,超过大儒五百,可得一千,景国的爵位私兵则由景国自行处理。

最后,朝堂双方各退后一步,方运总数获得三千私兵,其中一千文位私兵由方运自行解决,而两千爵位私兵由景国军中派出士兵填补。

这意味着,方运若是有能力,可以招募到强大的力量。

文位私兵不仅包括蛮族,还可以有人族的读书人!

方运已经得知,圣院会派遣两位翰林和四个进士担任他的私兵,都是战殿的成员,极为擅长战斗。

至此,左相妄图减少方运私兵的谋算彻底失败。

一旦方运能招募满一千文位私兵,加上两千官爵私兵,那实力将不下于普通的万人正规军,谁想在圣庙力量范围之外杀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官爵私兵由景国供养,文位私兵则完全由自己供养,几乎没有读书人养太多的蛮族私兵,哪怕是大儒也至多养十多头蛮侯,蛮将蛮帅对大儒来说没有丝毫的用处。

这样不至于花费太多,同时又能保证有可以使唤的手下。

方运现在还没考虑自己养多少私兵,但既然众圣世家愿意相赠,自己又能养活,就没必要拒绝。

方运收集传书的礼单,总结了一下众圣世家赠送的蛮族私兵的最终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