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宁安县文胆开裂是这一生最大的打击,那今日在景国皇宫敬酒便是对计知白最大的侮辱。
计知白本能地望向奉天殿前龙椅上坐着的两个人。
小国君一脸懵懂。
太后的面庞藏在面纱之后,可计知白却感到太后的目光犹如两把利刃戳在自己的眼里。
左相一党对皇室和太后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敌对,说仇深似海都不过分。
至今柳山都有毒害先帝的嫌疑,只是比康王的嫌疑少一些而已。
如果说以前都是方运在反击,那这次是太后出手!
计知白的文胆只是碎裂,没有彻底崩溃,而太后要赶尽杀绝!
一旦文胆彻底崩溃,计知白哪怕进入半圣故居或文界,得到圣力洗礼,也无法重现文胆。
圣力只能修复文胆,不能让失去的文胆凭空重生,只有半圣消耗极大的代价才能做到,但区区计知白显然不值得宗圣出手。
计知白明知道这样,但却不得不来,因为他若不来,那么太后一旦在状元宴上借机发难,他的恩师柳山首当其冲。
在北面的战事没有明朗之前,柳山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太后等人必然会趁机把柳山彻底逐出景国。
一旦北面状况明朗,蛮族大获全胜,人族岌岌可危,那么投靠柳山的官员会增多。
计知白知道必须帮恩师撑过这段时期。
方运同样站起来,拿起酒杯,看向计知白,脸上没有丝毫的笑意。
计知白感受到对方庞大的翰林气息,虚圣之威严勃发,心中一虚,心里的所有反抗的念头暂时消散,低声道:“计某祝贺方虚圣得圣前十甲。”
方运点点头,道:“计兄客气了。今日初雪降下,蛮族大军南下,景国正值存亡之秋,不得有半点马虎。愿我景国臣民,上下一心,一致对外。今日……”
方运突然扫视全场,舌绽春雷道:“我方运把丑话放在前面。此前之事,或可另议,但从今以后,若谁敢破坏景国抗蛮,当如长溪村!”方运说完,一饮而尽。
所有人为之一震,神色严肃,尤其是“长溪村”三个字,深深地挑动每一个人的心绪。
左相党官员呼吸一滞,长溪村三个字如同一把无坚不摧的舌剑高悬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顶。
计知白气得满面通红,两手不停的抖动,里面的酒不断地向外洒落,却一个字也不敢说。
他此刻只有无尽的悲哀,身为去年的状元,身为左相最看重的弟子,他站在这里的唯一作用,就是反衬方运的强大和正直。
方运明明已经不在乎他,甚至懒得打击他,他却自然而然向众人展示方运敌人的下场,主动成为方运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
第1035章 官居二品
看着计知白的样子,又听着方运说的话,在场的人深刻地意识到,方运不仅地位变了,连做事的态度也变了,终于有了镇国公和虚圣的样子。
换做之前,方运要么会跟计知白虚情假意客气一番,要么绵里藏针打击一下计知白,可现在,但凭本心,毫不在乎左相一党的反应,堂堂正正说出自己的想法。
就见离左相柳山不远的一个进士官员道:“方虚圣如此威胁,未免过于霸道!”
“换个文位高一些的出来。”方运根本不理会那人,说完坐下。
众人一愣,恍然大悟,方运身穿白衣墨梅服,已经是翰林!
哪怕是在众圣世家,翰林都算是高层的一员,即使是在兵士如雨、将帅如云的武国,翰林也能领军五万,乃一方权臣。
在景国,翰林至少是从三品的大员。
“方虚圣好威风,那若是本官说你霸道呢?”一位老者沉声道。
众人循声望去,那位老者一身翰林服,须发花白,正是新任吏部尚书古铭舟,乃是一位老资格的翰林,在此次文曲天降后,有人说他最多两年便可成大学士。
“哦,那你是准备全家拐卖人口再杀官差,还是阻挠景国抗蛮?”方运问。
古铭舟丝毫不被方运的话影响,道:“长溪村一事,圣院并未盖棺论定,景国每日都有对你弹劾,你拿此事为例,未免过于丧心病狂。”
“是啊,长溪村拐卖人口多年你不说丧心病狂,囚禁杀人成百上千你不说丧心病狂,杀官差持械拒捕你不说丧心病狂,本官仅仅只是拿他们为例子,你倒说本官丧心病狂,可笑之极。妖蛮南下,战事将起,景国即将全民皆兵。本官没工夫与你们口舌之争,有种的、带把的,跟本官比杀妖灭蛮。否则的话,还是争你们的权夺你们的利,本官没兴趣。”
方运毫不客气。
那古铭舟正要辩驳,太后道:“好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诸位爱卿就不要提及其它。下面开始评鉴今年所有殿试进士的诗词,评鉴完毕,正式授予所有进士官职。”
古铭舟只好闭上嘴。
接下来,一些年轻的读书人或一些想要文名的老读书人陆续前往高台,评鉴今年殿试进士的作品。
七成的人评鉴方运的作品,另外三成的人是因为前面之人评鉴得太好了,不得不换备选的诗词评鉴。
赏诗论文是常事,尤其在状元宴上,大家既为扬自己文名,也为褒奖殿试进士,几乎都洋溢着赞美之词,若实在有人不喜某诗,也会在状元宴之后批评。
一人刚点评完榜眼高庸的一首诗,还没等走下台,计知白走了上去。
在场的许多人皱起眉头,计知白既然上去,那就说明今日的状元宴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一些人望向柳山,柳山面色和蔼,好似真的融入这喜庆的日子。
计知白走到高台之上,微笑道:“诸位一定以为在下是抨击方运的诗词,那在下只能说让诸位失望了,在下上台,是为了赞扬方状元之诗词!鉴于方虚圣在宁安所作的诗词在下都喜欢,那就一一点评。”
“第一首《定海志》相当不凡,此诗最后尾联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形成强大的战诗力量,换来郦道元郦圣的天下水图,镇杀数十万水族,堪称水族克星。不过,私以为,此诗虽强,不在于传世定海,而在于那句‘封侯非我意’。在方虚圣眼里,什么封侯封公封王,完全不在乎,方虚圣真正的意图,自然是封王之上!方虚圣如此直接表明心迹,在下佩服。我计知白只是想想而已,绝对不敢像方虚圣如此霸气!”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原意本是方运不在乎官位爵位,只希望能驱除水族,让人族海疆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