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自己身体上动手,陈涵的干涉点,永远无法被肉眼看见。
不过这也不是不能解决,能力增强干涉的点肯定会扩大,大小都可以改变。
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陈涵也可以在头发丝上做微雕。
然后别人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或者微雕很多天,直到肉眼可见。
20纳米~15微米,是陈涵个人精神力控制范围。
好歹也是个高材生,陈涵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加上推测已经证明。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等等组成。
曾经有个科普片《从量子泡沫到可见宇宙》大小对比,陈涵印象深刻。
最小的量子泡沫是11616x10的负35次方,只能存在于世间两百万亿亿亿亿分之一秒的普朗克粒子是114x10的负34次方。
中微子4x10的负23次方,顶夸克1x10的负22次方,底夸克3x10的负20次方,粲夸克1x10的负19次方,奇夸克4x10的负19次方。
上下夸克1x10的负18次方。
原子核中的质子,就是由各种夸克组成的。
就像是套娃一般,一个套一个。
改变物质的属性就要从根本上的质子去改变,而质子中子的大小是10的负15次方。
质子中子都在原子核中,原子核的大小不同,铀原子核有10的负14次方大。
再往上就是各种射线,而射线的波长是1x10的负12次方。
再往上就是人类电子显微镜能看到的最小东西。
氢原子!
它有31x10的负11次方那么大。
到了负11次方,就是人类借助科技手段,可观察物体。
碳原子14x10的负10次方。
水分子97x10的负11次方。
x射线波长5x10的负10次方,阿尔法螺旋,蛋白质结构组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8x10的负10次方。
基本上细胞改造,就是10的负10次方领域内。
1纳米是10的负9次方,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小环境,有自己的细胞核和遗传信息。
也就是染色体,它又是dna构成的。
学名脱氧核糖核酸,它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而成,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儿差错,dna主要由四种碱基组成,它们之间互相配对以氢键联合,形成了稳定的dna双螺旋的结构。
人从细胞变成婴儿,长相智力一切都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