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天门关 一步花开 2248 字 2022-11-18

第二天一早,张戍再次压着贺灵山的晨钟之声之后睁开了眼睛。洗漱一番之后直接去了藏经阁,没有去斋堂吃早饭。张戍想看看,跨入准神境的自己能够坚持多长时间不吃饭而不饿。刚刚来到藏经阁的门外,藏经阁的大门就打开了却不见有人的踪影。张戍没有理会这些,直接向藏经阁的八层而去。

张戍在八层继续寻找,寻找一些相关的释门史籍。第二天张戍依旧没有什么收获,傍晚时分又是哪位守门的和尚来八楼通知张戍闭馆了。

第三天、第四天,张戍依旧在八楼寻找,只是依旧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或者这里压根就没有自己想要找的书。没有找到书,倒是找到了久违的饥饿感。也不能说饥饿感,而是张戍有些怀念吃饭这件事了。

第五天醒来之后,张戍直奔斋堂,馒头、包子、花卷、斋菜、稀粥,张戍一下子端了很多,就像是许久没有吃饭的恶鬼一般。

吃完饭之后,张戍再次直奔藏经阁。张戍没有注意到,这天贺灵山喝多和尚都向山顶而去,因为今天是讲经首座开坛讲法的日子。

第168章 、楼上有人

在藏经阁的八层找了很多天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张戍开始转向了六层和七层中,这些历代先贤的心得手稿之中。

这些天张戍很早就来到了藏经阁,很晚才离开,不清楚贺灵山上的和尚来这藏经阁的人多不多,至少张戍没有在八层看到过人影,除了那位每天来喊自己离开的和尚。

在七层待了一天之,张戍发现这七层也没有人来。而在七层的第一天,张戍也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关注的书籍。这七层之中的书都是一些释门先贤达能对佛经的心得感悟,还有极少数的对释门功法秘籍的心得体会。张戍觉得这些手稿远比下面五层那些经文、功法有意思的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来看。

张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两天是讲经首座开坛讲法的日子,别说是藏经阁,整个贺灵山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去了贺灵山山顶去听首座讲经去了,手稿再好也不如当面听首座讲经。

在这七层之中,张戍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有位释门大能的手稿中记载了他有关释门金身功法的理解感悟,并且还有自己对如何破解释门金身的一些想法,当然这个想法没有得到实施,只存在理论的可能而已。

第六天,张戍来到了第六层。在第六层中寻觅半晌之后,张戍翻到了一本旧书。这本书之所以旧,因为他是本人的手稿装订而成。书籍很旧,但是封面很新,或者是因为常年没有人翻阅,所以这本书外表看上去很新。

这本书没有名字,只是在封面上手写着几个字——慧空手札。翻开封面,里面没有任何的简介或者序言,直接就是内容。“这本手札大概就是这位叫慧空的僧人的笔记之类的了。”张戍如是想着。

张戍曾在八层的时候看到过释门历代讲经首座及首座徒弟的名录,在那份名录中张戍曾看到过“慧空这个名字”,他是释门第八代讲经首座的一位弟子。张戍之所以对这个名字记忆深刻,是因为那本名录上的其他人都有一些简要的介绍,但是这位慧空只有一个名字,没有生平,没有生卒年。

翻开这本书之后张戍越看越心惊,这本手札上写的东西太不寻常了。根据书中那位慧空僧人的笔记来看,他仿佛是在质疑,质疑释门、质疑佛法、质疑释门初代首座摩柯祖师。没有什么人是不容质疑的哪怕是圣人,可是一位潜心修佛的释门僧人居然在质疑自己的信仰,质疑整个释门最敬若神明的人物。比如他质疑释门所谓的渡人到底是要将他们渡向哪里?摩柯祖师到底是在渡化他人还是在渡化自己?摩柯祖师的佛法是从何而来?这样的质疑之声几乎贯穿了整本书。

而在这本笔记中,慧空还在探索和猜测着释门的由来。在释门佛法之中有“极乐世界”一说,慧空觉得所谓“极乐世界”可能并不是心中的一方净土,而是有可能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