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九歌不等宗郢开口立马打断他:“我耐心有限,不能保证是否会把你扔下去。”
宗郢一愣,一脸抗议地吞回了想说的话。
“老奴觉着,比之那昭公子沧禾,我国百姓的安危和公子离歇的未来更重要。”
“哦?此话怎讲?”老蔚王微微坐直了身子。
“首先,公子沧禾先视匈奴完颜曼为靠山,之后又转投我家公子,此等背信弃义之人,不可与之为伍。”
“说,继续讲。”老蔚王面色一正,立马坐直了身子。
“再者,我军与昭军在军力上悬殊不多,但昭军占据地利,人和两大因素,我军跋山涉水,干涉他国国政,即便交手已失上风,加之后有匈奴,我军即便侥幸获胜,到头来不过被他人坐收了渔翁之利罢了。”
老蔚王此刻已是皱眉沉思,九歌颇有些意外地看向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寺人,没想到一个区区寺人竟也有如此见地,正惊叹着,那位寺人又悠悠地开口:
“第三,眼下匈奴压境,其用意再明显不过,逼我军折返,以便昭国境内的匈奴军能安然撤退,如果老奴猜的没错,匈奴即将易主,完颜曼一去难返。”
“什么?匈奴易主?”此言一出,即便是宗郢亦是震惊不已,两眼怔怔地看着九歌:“什么意思?”
九歌没有理他,开始打量起这个寺人,能看出前两点已属不易,即便右相也不过如此,可他居然能看出第三点,这实在令人怀疑他的身份。
“为什么?”老蔚王瞬间问出了宗郢的问题,满目错愕地看向卫风:“你是说,眼下兵临城下的匈奴军和那远在昭国的匈奴军不是一伙的?”
“自然不是。”卫风缓缓道:“完颜曼出兵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扶昭何或是沧禾上位,巩固自己在匈奴的地位,眼下昭何被杀,沧禾投靠我国,他应再无理由留在昭国,可他却没有走,亦不可能扶公子宇桓上位,那么可能性只有一个,他想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