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面色蓦然转冷,眉眼间也不复之前的亲热,史湘云素来机敏不逊于人,自然也立时就察觉了。
都是大家小姐,谁不是呼奴唤婢金尊玉贵娇养大的。黛玉没了好脸色,史湘云心里也就立即将方才生起的那点子好感丢到了九霄云外,一腔滚烫的真心话都咽了回去,字都懒得同黛玉多说一个。
纵然林姑娘是尚书府的掌上明珠、公侯小姐,千人疼万人爱,她便只配给人当丫头一般甩脸子抖威风不成?史湘云噘着嘴回到席上坐下时,心里依旧是万般的不痛快,不过是苦于在林府中无处可去,才只能留在席上干耗。
若是在老太太房里,她这会儿定然已经回了房,宝玉即便不着调,念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也会过来劝说一回。不论他能不能说到点子上,是不是又实心眼替旁人告罪,总也是份安慰,哪里会像如今这般受人冷待?史湘云越想,便越觉得没意思。只是她抬眼瞧着贾母眉开眼笑的欢喜模样,到底没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沉默用饭便罢。
史湘云自认顾全大局含冤受屈,实则她一回来贾母就觉出了不对。
先前史湘云与黛玉走的近时,一直分了三分心思在姑娘们这边的贾母心里还颇为欣慰。湘云是她娘家内侄孙女,又襁褓间便父母双亡,她心里也是真心疼爱,盼着这孩子能否极泰来,往后的日子都富贵平安。正因如此,这回来林家做客,她才把湘云也带了来,甚至连两个亲孙女都要靠后,就为了让贾敏也能对湘云另眼相看。
再不愿意承认,贾母也晓得自个儿老了,昔年或真心或假意交好的老姊妹们也多放下了手上的俗务,安心含饴弄孙,轻易做不得儿子媳妇的主,自然也就再难帮上她什么。史家的两个侄儿媳妇自己都有儿有女,难免有照应不到湘云的地方,若是女儿肯提携几分,湘云便是受用不尽。
贾敏一直对迎春以外的贾家姑娘不冷不热,只守着姑母应有的分寸,客套有余而亲热不足,贾母也从来没指望着这一面就能叫贾敏对史湘云掏心掏肺、视如己出。她心里的盘算便是让湘云与黛玉两个小姊妹先熟络些,等女孩儿们感情好了,只要黛玉肯将湘云放在心上,人心都是肉长的,后头的事儿也就水到渠成了。到时候黛玉与湘云两个姊妹情深,湘云也好替宝玉解释一二,免得黛玉受人挑唆,一直对宝玉心存误会。
可她却没想到,湘云不过与黛玉亲亲密密的说了几句话,就闹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贾母面上还笑着与贾敏话家常,心里却有些着急。两个女孩儿一字口角没有,偏又再不肯瞧对方一眼,这比直接吵嚷起来都叫人头疼,还连开解都无从下手。
更叫贾母担忧的是贾敏的态度。小孩儿家家都不太会遮掩,黛玉湘云两个之间的不合早就叫人看了个清楚明白,连探春都变得拘谨了不少,贾敏可是一家主母,万万没有瞧不出来的道理。可贾敏不过含笑睨了那边一眼,便继续说笑,好似全然不在意这一点子女孩儿们之间的小心思。以贾敏自小的脾性,这可不是大度宽容,这是事不关己的漠然。也就是说,在贾敏心里头,湘云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远亲。
贾母疼了湘云这么多年,看着她从一点点大长到现在,不免先心疼了她一回,随后心里却又难免有些不快,觉得这丫头未免也太过不懂事理,竟然在做客时同主人家置气,不够端庄大方。小女孩子能有多大事儿,也值得闹一场,白添一回委屈不说,还又叫林家人与她们更生分了些。早知如此,她又何必狠心将宝玉留在府上。
知母莫若女,贾母轻轻皱眉时贾敏就多少猜到了她心里的念头。贾敏这么多年也算是经历了不少风雨,在外也少不得与人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可她待血脉至亲总存着些温情,不愿将心思动到亲人身上,也就难免更难以接受贾母对一家人的算计。怅然之余,为了母女间的情分她还是装作对席上的事儿无知无觉,继续言笑晏晏的尽地主之谊。
至于再不复先前快活模样的史湘云,贾敏心里确实无甚怜惜。她养大的女儿她懂得,黛玉从来不是那种随意苛待冒犯客人的性子,能与史家的女孩儿闹到冷着脸不说话的地步,其中必有缘故。
贾母与贾敏都视而不见,席上自然没有人会不长眼色的寻不痛快,一时宴上倒也算是宾主尽欢,连探春都与黛玉搭了几句话,一齐说了些诗词佳句,彼此之间熟稔不少。
赖大管事与贾琏最近新提拔上来的族人贾芸一齐骑马来接时,众人倒也有了几分依依惜别之意,贾母握着贾敏的手连声说改日定还要再好生团聚一回,贾敏也含笑应了,并不像之前那般顾左右而言他,令贾母笑的愈发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