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精心训练过的信鸽速度非马可比,午时,修颖就捧着信管去了书房。
“世子,京城的来信。”
楚央正在看一封信,闻言抬头一看,目光触及他手中小小的信管,立即就笑了。随后又挑眉,问:“最近京城可有发生什么重大变故?”
修颖不解他为何如此询问,还是老实答道:“景阳侯府被禁军包围,大理寺卿和京兆府尹受命合力调查…”
“谁问你这个?”
楚央打断他,“我说武安侯府…算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拿过来。”
“是。”
修颖恭敬的递上信管。
楚央拆开一看,又是一笑。
“这女人,还真是好胜心强,写个信都要先考验我一番。”
修颖忍不住抬头,却见世子爷口中虽抱怨,眼里却盛满笑意,比之外面的阳光还暖。
他顿时觉得,世子爷对未来世子妃是很喜欢的,否则怎会亲自进宫求娶?还露出这么…闷骚的笑容。额,虽然在心里腹诽主子很不应该,但作为一个忠诚的侍卫,关心主子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修颖为自己的越矩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心中负罪感顿消。
楚央无暇理会自己这个活宝侍卫心中所想,道:“去打盆水来,再点一盏灯。”
“是。”
少时,修颖取来了水和灯。
楚央将那小小的信纸放在水中浸泡须臾,又拿出来,放在烛火上烤。一盏茶的功夫,隐藏的字迹就显露无疑。
只有一句话。
“百蠹之虫死而不僵。”
楚央微微挑眉,稍加思索便已了然于胸。
他知道陈氏已死,此事与武安侯府大房脱不了干系,再加上师心鸾推波助澜,大房被逐出侯府是迟早的事。
然而杨家不倒,始终都是祸患。
这一点自不需她来提醒,她想暗示的,大约还是杨氏与其子师良。
他放下信件,与之前那一封放在一起,道:“让周喻安来书房见我。”
“是。”
少时,周喻安来了。
“下官参见世子。”
楚央未抬头,道:“萧将军来信,他已到乾州茂县,明日便可抵达明州。”
周喻安道:“下官立即着人安排晚宴,为萧将军接风洗尘…”
“不必。”
楚央神色淡淡,“萧将军身负皇恩,并不会在明州多做停留。”
周喻安敏感的察觉到,这位北靖王世子,似乎和他那位表弟不太和睦。
“那世子唤下官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楚央盯着他,“今年年底朝廷会对各地官员进行政绩考评。周大人在明州八年,为官有道,堪为州县表率。可有想过,进京述职?”
周喻安一怔,而后黯然道:“下官惭愧,身为一方守台,却不知下属贪污横行,欺压百姓,以至今日祸患。世子不曾怪罪已是恩赐,下官怎敢再奢求其他?”
楚央笑笑。
“明州方圆千里,大小官员加起来数十个,周大人再是神通广大,也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再加上他们官官相护,你一时被蒙蔽也情有可原。”
周喻安沉默。
他想起那日楚央揭发宋钟鸣等人的那天晚上。前一刻还在歌舞升平纵情声色,后一刻便杀伐决断翻脸无情。
谈笑间便能不动声色,翻手乾坤。
那是属于王者的尊贵和威严。
收押宋钟鸣后,驿馆遭遇行刺,他连夜调动城防护卫军,赶到之时却看见满地尸首,中间冷峻侍卫持剑而立。房门大开,灯火微明。长桌之后,楚央正悠闲饮茶,宽大衣摆逶迤席地,眉目风卷如画,淡淡唇色笑意微微,似在等他。所谓的绣花枕头,全都成了笑话。
彼时他问:“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世子可否解惑?”
楚央眉目不动,“说。”
“世子文武双全,洞察力非凡,又身份尊贵,缘何放弃锦绣前途,远离京城?”
他记得,当时楚央笑得漫不经心。
“周大人寒窗苦读十载方有今日明州一席之地,我为何不能十年游戏人间方知浪子回头?”
这话听着都觉得敷衍。
但他不说,周与安也不问。
只是对这个年轻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看似放荡不羁,实则乾坤深藏,且心思细腻深沉如海。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宋钟鸣落网,其他涉案的官员跟着下狱。
皇上圣旨降临的第二日,楚央便借他的府衙开堂审讯,人证物证一干呈堂,当日即判斩刑。
行刑的那一日,几乎全城的百姓都为官街道。
只是让他颇为诧异的是,之前被楚央迷得神魂颠倒的那些良家闺秀和纨绔公子哥儿,竟异常安静。
他百思不得其解,实在忍不住询问。
楚央听后就笑了,绝代容颜如花绽放,妖冶深眸摇曳生姿。
“周大人,你还真的信那些所谓的‘寻人启事’?”
他一怔。
“世子此言何意?”
楚央勾唇微笑,眸光若星辰烂漫。
“本朝虽然民风开放,富贵之家享乐的法子也是层出不穷。但有些事情,毕竟不够光明正大。即便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能太过放肆,否则这世道岂非乱了?况且即为隐秘之私,又怎可能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呢?这岂不是自找麻烦?”
他顿悟,“那么那些寻人启事…”
楚央慵懒而散漫道:“周大人为国为民,实在太忙,我即便是想要见上一面也难上加难。皇上的吩咐我不能无视,见到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又不能冷眼旁观。只好另辟蹊径,寻求他法。”
他听得满面羞愧。
“是下官有眼无珠,怠慢了世子。”
楚央笑笑,不做计较。
“贵族门阀清高自持,看不起青楼烟花之地,却不知越是杂乱荒唐的地方,就越是群英荟萃。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他们的消息耳目,可比常年埋头桌案批阅公文的官吏灵敏多了。而且那些人多半德行有亏,只要抓到一个,就能抓到一群。以群为代表,给各府衙施加一丁点压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原来如此。
周喻安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不敢有所轻视。
再后来,他目睹了楚央审讯宋钟鸣的手段,起先只是关押起来,也不逼供,反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刺客刺杀,他就让宋钟鸣在一旁看着,制造恐惧心理压力。
三天后,楚央下令不许给宋钟鸣喂食。
宋钟鸣也算是颇有傲骨,任是如何的饥寒交迫,也不妥协,抵死不供出背后之人是谁。
楚央并不着急,饿了他两天后又继续送吃的。如斯反复好几次,把宋钟鸣折腾得神经紧绷,每一次都要吃平时三倍的量,以免再被断粮之时猝不及防。
周喻安一直不懂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也曾私下询问,楚央却微笑不语。
今日狱卒来报,说周喻安饿了两日已经昏迷过去,是否要送饭?他不敢私自做主,只好来请示楚央,却听到了这样一番话。
“不瞒世子。”
他声音低沉,语气诚挚。
“下官本出身贫寒,当年入京参加科考还是问左邻右舍借的盘缠。后终于金榜题名,高中榜眼,却因出身微贱而受权贵轻视,以至被贬至此。也曾心怀怨怼,故而不喜权贵,也不愿同流合污。明州任职八年,下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好个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楚央毫不吝啬的赞道:“但周大人可否想过,你本有大才,却因多年前一己旧怨而埋没至此,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
周喻安怔住。
“外面天高云阔,你却因一时惧怕而偏安一隅,丧失曾经的斗志与抱负,就这样寂寂终老,难道不会觉得遗憾么?”
“我言尽于此,周大人不妨好好想一想。”
楚央料定他不是胸无大志的人,只是顾虑太多忧思太多,故而才会止步不前。
“走吧,去看看宋钟鸣。”
周喻安又是一怔。
楚央勾唇,“这些日子也折腾够了,是时候下点猛料了。”
所谓的猛料,其实就是心理战术。
宋钟鸣下狱后,宋家可谓乱做一团,早就在想办法通路子,几乎散尽家财。最后还是毫无所获,走投无路之下,宋家人甚至想到进京求助景阳侯府,却被截杀在半路。
当时宋钟鸣正在啃一个肉包子,听到这里就噎住了。
因为死的那个人,是他才十二岁的长子。
他不信,直到看见楚央派人送来的那颗人头,稚嫩的,眉目间有他的影子,脸上还有未干的血,眼睛睁得大大的,还留有临死之前的恐惧和绝望。
他捏着手里那半个肉包子,胃里却一阵翻江倒海。
接下来更是噩耗连连。妻女被杀,就连家中丫鬟仆从也不能幸免,全都死于两日前的晚上,府宅被烧成了废墟。
他猜到了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谁。正因知道,才会越加愤怒绝望。
“为什么…不救他们?钦差大人身负皇命,难道不该为一方百姓做主么?怎可眼睁睁看着无辜之人枉死?”
望着站在门外的锦衣男子,他双眼充血,近乎质问。
楚央神色凉薄并无同情和愧疚。
“当然,所以我已命人抓获杀人凶手。只是他们与宋大人一样傲骨铮铮,死也不说出受何人指使。本官很想为宋大人的家人做主,奈何实在力不从心啊。”
宋钟鸣双手抓着门栏,指甲几乎嵌入木头里,血红的眼满是悲凉悔悟以及仇恨。
眼前是长子死不瞑目的眼,是妻女惨死的场景,是宋家被灭门的惨状…
他忍辱负重,苦心经营多年,转眼成空。
呼吸急促,痛到极致,他忽然放声大笑。
“假的,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锦绣前途是假的,荣华富贵是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
笑着笑着,热泪忽从眼眶滑落,一瞬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楚央静静的站着,看着他从疯狂大笑到热泪盈眶,看着他眼中重新燃起了仇恨和不甘。
笑声渐渐停了下来。
宋钟鸣回头看着楚央,“世子这般尽心竭力,可是为了太子殿下?”
楚央神色淡淡,“为还天下公道,世间清明。”
“好个公道,好个清明。”
宋钟鸣眼神苍凉语气嘲讽,“可这昭昭天下,朗朗乾坤,又有多少不平事,世子管得完么?”
楚央轻笑。
“宋大人太看得起我了。我素来是懒散之人,可不爱多管闲事。就是我想,也没那个能力啊。否则宋大人怎会在这里关这么久?”
宋钟鸣呵的一声,“世子太过谦了。”
楚央不置可否。
宋钟鸣沉默一会儿,道:“我不知道那个人是谁,只隐约猜到应是某个皇亲贵族。世子有把握,治他的罪么?”
“那是我的事。”
楚央眉目清淡,并不愿多说。
宋钟鸣看着他的眼睛,最终道:“好,我说。”
……
当日下午,楚央上书朝廷,称自己又有了新的线索,请求亲自押送宋钟鸣回京。
翌日,皇上就颁发圣旨,应允他回京,他立时动身离开。与快马加鞭赶到明州的萧桓,擦肩而过。
“楚央回京了?”
师心鸾得到这个消息,有些意外,又有些理所当然。
乐槐点头,“大约晚上就到了。”
师心鸾若有所思。
“皇上可有派遣新的巡河御史去离河?”
乐槐点头。
“有。”
师心鸾蹙眉,也就是说,楚央回来就不走了。
她有种不好的预感,那家伙一回来,肯定会让她不得安生。
师心鸾的预感没有错,楚央回来后的第二日,皇上突然降旨,让他俩的婚期提前。
楚央亲自带着圣旨来到武安侯府,下聘!
师心鸾看着他身后一堆的琳琅满目,立即黑了脸。
------题外话------
昨晚电脑崩,酒店wifi崩,凌晨三点多还没恢复,今早才传上来,字数不够亲们表打我,回去后我多多更新以作补偿,么么哒
“娘…”
师心彤一直守在床边,见她睁开眼睛,眼泪立即就下来了。
再多的隔阂龃龉,生死之前,也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血缘至亲的牵绊。
陈氏面色苍白,眼神还有些涣散,目光触及她泪痕满面的脸,微微一怔。
“哭什么?”
师心彤无语凝噎。
“我是不是…睡了很久?”
许是生命垂危,她的声音少了往日的凌厉张狂,沉淀成风平浪静后的淡定,亦或者疲倦后的认命。
“是。您睡了很久,好久好久…”
师心彤眼眶含泪,用力点头。
“是吗?”
陈氏呼吸轻缓,“怪不得…”
她微弱的目光缓缓移动,语气多了几分希冀和渴望。
“你父亲呢?他来了吗?”
师心彤感应到她抓着自己的手微微一紧。
泪水又不自觉的滑落。
“嗯,父亲来了…”
她转头看向门口,只见门帘一掀,颀长的身影走了进来,儒雅俊秀的容颜渐渐清晰。
陈氏涣散的目光蓦然一亮。
“侯爷…”
她松开女儿,颤颤的伸手过去。
师远臻走过来。
师心彤擦了擦眼泪,自动起身把位置让给他,自己则默默站在一旁。
师远臻握住陈氏的手,这才发现她的手骨瘦如柴,轻轻一握就似要碎裂。再见她虚弱苍白却满眼见到她的欢喜恋慕,心中不由浮现淡淡惆怅和叹息。
“侯爷,你终于还是来了。”
陈氏眼中含泪,脸上却露出喜悦的笑。
“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来看过我了…真的,好久,好久…”
师远臻垂眸望着他。
退去了华服美裳,洗去了淡脂朱唇,摘去了金钗玉簟,还其本来面目。
清秀,而微微苍老。
但她不过三十出头,却已耳鬓带霜,眼角皱纹细细却触目惊心。
他有些恍惚。
这个女人,是他的妻子,他不爱她,却娶了她。给了他正室的名分和荣耀,却不曾给予她丝毫的温情脉脉。
他记得她所有的蛮横阴毒,却从未记清,她最初的模样。
这些年来她的改变,是否也因他的凉薄和无情?
他忘不了和前妻那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感情,并因此理所应当的辜负了另一个女子的青春韶华。
“其实我知道,你从来就不喜欢我,我甚至…连替身都算不上…”
师远臻叹息一声,“别说了,是我对不起你。”
“呵”
陈氏轻笑一声,眼里泪水却如泉涌般落下,他颤抖着唇,哽咽的说道:“这么多年,你从来就没对我说过这三个字,从来没有…因为在你心里,你所有的思念和不舍,都给了另一个人。因为她占据了你的心,其他人,便是愧疚,也是奢望…这些年来,你对我笑的次数…屈指可数。就连心彤出生的时候,你都没笑过…我以为,因为我没有给你生个儿子,你才厌弃我。所以,我不喜欢心彤……”
师远臻沉默以对。
原来多年的无视和厌弃,竟源于此!
师远臻缓缓抬头看向捂唇哭泣的小女儿,眼里终于浮现痛楚之色。
“十七年,我嫁给你十七年,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你。却终究等不到…你忘记她…所以,我把自己变成了…不是自己的自己…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多看我一眼…”
眼角酸涩,心也跟着涩涩的疼。
“我输给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人,我的女儿,也比不过她的女儿…我不甘心,所以恨…我做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证明,我的女儿,并没有那么差…她也可以成为你的骄傲…”
师远臻闭了闭眼,神色苍凉。
“到头来发现…还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心彤,我对不起她…”
“别说了,娘…”
师心彤跪下来,泪如泉涌。
“别说…”
陈氏呼吸微弱,眼里泪光伴随着迟来的,属于母亲的慈祥柔软,落在唯一的女儿身上。
“这辈子,我唯一值得庆幸的,竟是…你不曾与我一般背负怨恨和不甘…你是个好女儿,可我…不是个好母亲…”
师心彤哭得撕心裂肺,握着她的手用力摇头。
“不,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娘…”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陈氏一生都在追逐荣华富贵,和永远不属于她的那份真挚情感。以至于性情扭曲,面目可憎。
然而到了最后,生死线上大梦一生,方知过往点点滴滴,不过黄粱一梦。
大起大落换来大彻大悟,悔不当初。
“侯爷,我自知卑微,可我想在你面前有那么一丁点骄傲,让你至少高看我哪怕一分。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没求过你。但是今天,我摒弃我在你面前最后的自尊与骄傲,请求你…照顾好心彤,让她嫁个好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喜乐。千万别跟我一样…求你…她是我唯一的女儿,我从来不曾善待过她,求你…让我能够在弥留之际,对她稍做补偿…好不好…”
她知道女儿孝顺,自己死后女儿必定守孝。三年,只怕早已物是人非。她的女儿没有师心鸾的绝色容貌和才情,再是出身名门,十八岁只怕也难嫁了。所以,她得最后为女儿争取。她一直知道,她的丈夫虽不爱她,却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纵然偏心长女,也不会对其他女儿不闻不问。
“娘…”
师心彤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您别说了,我求您别说了,我不恨您了,真的,不恨了…您好起来,看着我出嫁,我还等着那天您给我梳头…您从来没有为我梳过头…”
“傻孩子…”
陈氏也想哭,但她的时间不多了,最后的告别,不能都用在眼泪上。
“新嫁娘的头,都是由一生顺遂的人梳…我这一生…罢了…”
她微微摇头,眼眸半阖,已不愿再道只言片语。
“侯爷…”
“嗯。”
师远臻知道她最放不下什么,“放心吧,心彤也是我的女儿,我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她孝顺恭谨,与心鸾一样,都是让我骄傲的女儿。”
陈氏笑出了眼泪,仿佛从他这句话找到了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价值。
“谢…谢谢…”
“娘…”
师心彤趴在她身上,哭声悲痛,撕心裂肺。
门口,师心鸾将这一切尽收眼里。
“为什么这么做?”
她身侧站着师挽君,素来温柔典雅最是仁慈的她,却不曾为屋中母女情深的二人有任何触动。
“我以为,你应恨极了她。”
明人不说暗话,师挽君没有否认自己在今日事件中的手笔。
师心鸾神色有些冷,“那是我和她之间的恩怨,无需旁人来插手。”
师挽君默了默,道:“我不觉得,你会希望她生下这个孩子。”
师心鸾低笑一声,眼神凉薄。
“她有没有孩子,小姑姑心里不是一清二楚么?”
“你果然知道。”
师挽君似讶异又觉得理所当然,嘴角抿出微微笑意。
“那么,你也该知道,就算我不动手,她也是活不了的。”
“小姑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怕连大伯母都蒙在鼓里,她又如何是你的对手?”师心鸾语气淡漠,“不过我很奇怪,小姑姑与她应没有冤仇,缘何要取她性命?”
师挽君抿了抿唇,轻叹。
“心鸾,你无需对我有如此大的敌意,我不会害你。”
“或许吧。”
师心鸾神色淡淡不知是信还是不信。
陈氏根本没有怀孕,只不过是用了药物,致使她的脉象看起来似喜脉。那天她来翠松院,就已有所察觉,却没有戳破。陈氏早已被禁足,身边的人也基本被打杀殆尽,没有人肯为她出谋划策。
所以她的假孕,必有高人相助。
这个人必然懂得医理。
大夫人肯定不可能帮陈氏,剩下的会是谁?她第一个就想到了师挽君。这个女人隐藏在侯府,不知是何来历,又有何目的。
最初她怀疑师挽君与陈氏同气连枝,故而才会在陈氏诊出有孕之时对她多番劝告暗示她不要对陈氏心怀怨恨。但这个孩子不存在,要么设计流产要么十个月后狸猫换太子。
在没有明确师挽君的真正目的之前,她没有轻易下定论,而是选择试探。
她给师心彤暗示,再去刺激师心怡。师心怡必然会想方设法让陈氏滑胎,若师挽君阻止,那必是和陈氏统一战线。若观望,或者暗中推动,那就是真的想要陈氏死。
但有一点她始终不明白,师挽君能掩人耳目帮陈氏假孕,想让陈氏死也易如反掌,为何还要借他人之手?尤其是师心怡。
陈氏,师心怡。
这两个人都与她有仇。
她开始猜测,师挽君或许真的是在帮她?
“心鸾。”
师挽君轻轻道:“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师心鸾不语。
陈氏已是油尽灯枯,抓着师远臻的手,涣散的目光出现了几许愧疚。
“侯爷,对不起,我骗了你一件事…”她颤颤道:“其实我没有怀孕,我只是…不想被赶出去…”
师远臻和师心彤都神色震惊。
“我这辈子作恶多端,落得如此下场,也是…报应…”陈氏气息越来越弱,“侯爷,你要…要小心,这侯府有…有人心怀不轨,我虽不知那个人是…是谁,但可以肯定,这个人隐藏在侯府,必…必有所图…”
她紧紧抓着师远臻的手,眼神紧张而急切。
“是…是个女…女人…”
“素容。”
师远臻眼见她瞳孔涣散唇色全无,面色微变,忙对外喊道:“大夫——”
“侯爷,找出她,找…”
陈氏呼吸急促,一句话未说完,忽然眼睛睁大,颤抖的双手慢慢恢复平。然后,她闭上了眼睛,手也跟着垂下…
“娘——”
师心彤悲痛欲绝的呼喊,喉咙也似要跟着被撕裂。
老夫人刚听完红婴之前未说完的话,神色怔怔,还未回过神来,骤然听见这一声嘶喊,顿时如梦惊醒,立即起身,朝着内室走去。
老夫人看着这一幕,再无心去追究陈氏的假孕欺骗。
……
京中还在为景阳侯府的案子闹得人心惶惶,陈氏的丧事自然不能大办,只请了她的娘家人过来吊唁。
陈家非京城人士,陈父官位又不高,即便攀上武安侯府这门亲事,也并未因此得益官途,只不过脸面有光罢了。他膝下子女不少,却都不成气候,如今最有出息的女儿死了,他顿时觉后半生也再无任何期待了。
相较于他的权衡利弊,陈母却搂着外孙女哭得悲痛欲绝。
“心彤啊,可怜的孩子,你才十六岁,就没了亲娘,以后可怎么活啊…”
师心彤早已哭得眼圈儿通红,生母去世的悲痛大过一切,也不曾察觉到她哭声中的暗示,跪在旁边的师心鸾和师心云心如明镜。
师心鸾神色淡漠,不为所动,师心云却不由得皱眉。
陈母还在哭,“你娘素来身体康健,这才怀孕不到两个月,怎么就小产了呢?京城里的名医那么多,竟无一人能救得了她性命。我可怜的女儿,你死得好冤啊…”
言外之意,陈氏之死必有蹊跷。
师心云抿了抿唇。
为了侯府的名声,老夫人和师远臻只对外宣称陈氏是不慎摔跤小产,导致大出血而死。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母或许听到了什么消息,才会语带悲愤,暗示侯府包庇罪犯。
老夫人和师远臻都听在耳里,一个眉头微挑一个眼神黯然。
纵然陈氏假孕,师心怡有害人之心却是事实。此等大罪,老夫人却只将她关进柴房,并未多加处置,这分明就是偏袒,陈家有理由喊冤。
陈家风评如何老夫人和师远臻都一清二楚,陈父平庸无能,嫡子也碌碌无为,家底也不富裕,偏偏人口众多,日子过得相当拮据。这些年靠着嫁入侯府的女儿打秋风的次数已数不胜数。今日在灵堂上喊冤,真心倒是不见得有多少,只怕还是为求一个利字。否则陈家大可对外放出谣言,逼师远臻交出幕后真凶。
老夫人眼神微冷。
当初乔氏出身也不算太高,却知书达理端庄优雅,乔家家风也甚为严谨。当初乔氏死的时候,乔家并未因此对侯府有任何指责或不满。就连师远臻续娶,乔家也并未因此对武安侯府有任何不满。
陈氏出身不好,才貌德行都不如乔氏,这也就罢了。陈家却因为女儿入了侯府便可鸡犬升天,借着师远臻的爵位,也得了许多方便之路。说得难听点,就是卖女秋荣。陈氏固然冤死,但她活着的时候陈家待她又有几分真心?不过利益至上罢了。如今陈氏死了,作为父母,不悲痛惋惜也就罢了,竟还想从中获利。
简直禽兽不如。
侯府家事,她自会解决,何曾轮到外人来插手?
冷言看着陈母的自导自演,老夫人并未作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直到丧礼结束,陈氏下葬,武安侯府也没有因陈氏的死有任何其他的交代。这让原本胸有成竹以为能从此获利升迁的陈父,不由得心中忐忑,当夜便于老妻谈起此事。
陈母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