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师(八)

如果 果婕 1723 字 2024-05-18

“周姐,你先把私家侦探停了吧,主意你自己拿,我只是提个建议。”

“我考虑一下。”

“还有,你先不揣摩蒋先生的心态,人心最难猜,这样只会累了自己,乱了阵脚。”

“我们距离这么近,心却隔得这么远。你让我去揣摩,我也揣摩不出来啊。”

“可你总是不由自主地往这上面靠。”

“我所做的一切还不是想让他能感受家的意义。”

“你不用他的眼光去看你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这个家,这个环境,你能感受到家的意义吗?如果你自己都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何况蒋先生呢?”

周群陷入一阵沉思,陈果也一样。陈果想离开这个环境,她有一种直觉,就是自己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没想透,她需要空间与时间再去缕一缕。

回家的路上,周群打电话给陈果,她同意把私家侦探撤走。

陈果把自己想像成周群,她尽量去体会周群的苦与乐。

摄心,这是那次游一名给陈果临走前说的话,不是最精典的,就不会成为压轴。可是,摄住一个人的心很难。哪怕你对面是一个婴儿,他简单得就是一张白纸,可你能摄住他的心吗?他哭的时候就一定是饿了吗?他吃饱了就一定不会哭吗?他看你的时候,难道没有在思考?婴儿一定不会思考吗?如果婴儿没有思考,他又是怎样成长呢?他的大脑也要生长,也要存储信息,不是说等他五岁了,他突然就会思考了。思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周群已经用很努力了,还没有办法能够确定摄住了蒋凯成的心。不是因为蒋凯成这人多有沉府,而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去衡量摄心的结果。就像周群说的,蒋凯成吃一次早饭,可以决定她当天的心情,甚至是几天的心情。难道某一天蒋凯成吃了早饭,就代表那一天周群摄住蒋凯成的心?好像不是这样的。蒋凯成没有在家吃早饭,周群的一切作为都成了无用功?好像也不是这样,因为蒋凯成与周群的交谈慢慢变得多了一点。

陈果感觉在蒋凯成那里怎么都找不到答案。寻找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不难,但寻觅一个人的心却是难于青天的事情。如果摄心这种工程深到难以探测,那么游一名说的“摄心比什么都管用”就成了一句空谈。因为你根本没办法把摄心这件事情做成,“管用”就永远不会实现。

陈果决定暂时抛开蒋凯成与周群的困扰,换个思维来走路。

陈果发现自己没有那么担惊受怕预言的破灭,为什么呢?因为她把最坏的结果看清楚了,自己能够去承受,就不再去理会这结果对自己的影响,反而能让自己专注于事情本身,她陈果该去思考什么,该去关注什么,该让周群改进什么。原来,抛开对结果的执着反而能让自己专注于过程。正确的过程必然会有正确的结果,所以反作用力,陈果自己也越来越不去担心结果。那是一种正确或错误过程的一个必然属性,而不是一个随机性的概率。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不是乱打乱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幸运,也没有凑巧,一切都是以一种内在自然的规律呈现给世人面前,为什么世人却迷惑不堪呢?他们倒在了“像”上。

陈果渐渐清晰了思路,她要让周群不再去关注蒋凯成最终的决定,即使有一天她会面临离婚。她要让周群去更深入去理解妻子的意义与职责,她所尽的职责,不是由蒋凯成来评判,而是事实上她是否做到没,无关于别人的评价。评价不能改变事实,只能改变一个人的看法。陈果拨通了电话:

“周姐,你审视过没有,你做得是否够好?”

“没有,我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早餐上,因为蒋凯成只有跟我一起吃早饭的时间,其他时候,我既没有打扫房间,也没有为他洗过衣服,房间还是和以前一样,即使我换了窗帘。剩下的时间,我仍然用空虚与购物来打发自己。”

“那好,以后的日子,你能不能不为蒋凯成,而为自己去改变一种生活状态。每天三餐都自己下厨房,蒋凯成不吃,你做给我吃,反正我在店里也是胡乱吃,你派司机送到我店里来,中午晚上都包了哦,但一定要用心来做,难吃的话我会倒掉的。如果你不知道我的口味,我就给你写菜单,你去买食谱自己来琢磨,我可以先把我喜欢吃的东西写给你。还有,想想自己的有什么爱好,学一样东西吧,你家里有钢琴,能不能去学弹琴?”

“好啊,你说得我都有点兴奋了,我还有这么的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