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攻略宛城

冒牌韩信 凤凰村长 1788 字 2024-05-18

……

想了半天,韩信竟然发现这些日后叱咤风云的人物,大都还未成年。

“算了,立国之后,发个招贤令,每天呆在酒馆里碰运气,逮着哪只算哪只。”是的,韩信决定这次南下打完宛城后,就直接竖旗,做皇帝建国家了。

对于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还是早做出头鸟,韩信也权衡了良久,最后决定直接竖旗和汉朝开干。

在韩信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皇甫嵩,朱儁的军队被他灭了后,整个南方除了各地自有的郡兵,已经没有成建制,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他可以在大汉帝国反应过来以前横扫大部的南方地区。

早日打出旗号,能够让南方统治区的人,尤其是那些还小的三国名人,习惯他们的出生地是他韩信的国家,而不是大汉朝,当然前提是他的国家一直坚挺,没有被征剿。

另外建立国家,有助于一些寒门人才的投效,东汉末年,不,应该说整个古代,用人单位是很看中出生的,这是门阀世家当道的时代,寒门人才想要出头很难。

最后,建立国家,把那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传出去,可以让南方成为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的首选之地。

至于立国后成为众矢之的,韩信也有过考虑,这种掘老刘家坟墓的事情,不管在座的是哪位皇帝,必然都会派人来攻打他。

不过这个时候,张角还没病死,大汉境内北有黄巾起义,内部有无能的汉灵帝,太监十常侍,外戚屠夫何进这些猪队友,西凉更有野心勃勃的董魔王。

加上皇甫嵩和朱儁这两大名将在他有心算无心之下给灭了,韩信不觉得汉朝会对他造成重大威胁。

“唯一可虑的是,有了我这只蝴蝶,打乱了三国时间线,不知道是否会让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提前崛起。”他倒不是担心三人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而是因为他熟读历史,很喜欢三人麾下的一些武将。

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武圣关羽。

性情鲁莽,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

勇烈异常,拔矢啖睛,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夏侯惇��

英姿勃发,狮儿难于其争锋的小霸王孙策。

……

这些他喜欢的人物,都与曹操,刘备,孙坚等人有难以割舍的联系,未来如果不能劝降,只能含泪舍弃,实在有违他的收集癖。

————————

大军当初从宛城到博望坡足足跑了两天,这次回去,因为不赶时间,加上一路上整编队伍,皇甫嵩当初带领的三千骑兵在博望坡阵亡了一半,另一半被他收缴。

一路行军,自然有刚开始投降的那些官兵去负责劝降,皇甫嵩已死,那些忠烈的将士已经跟着去了,剩下的这些当兵吃饭的小卒子,还不至于到宁死不降的地步。

有朱儁降兵的榜样,剩下的人全部投降了,就这样,韩信麾下又多了1500人的骑兵队伍,除去打埋伏阵亡的500士卒。

从传送门出来后,他的兵力又增加了一千,达到了六千人马,其中还有1700左右的骑兵。

在行军途中,因为想到以后要征战的地图很大,都需要跨国,跨位面的行军,即使有他的耐久光环,或者以后会觉醒的急速光环,可能征战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浪费在赶路上面。

于是,韩信就下令让那些骑兵教导麾下的步兵练习骑马。

他倒不是让麾下所以人成为骑兵队伍,毕竟不管骑兵怎么厉害,在一些特殊的战场,比如攻城战,山地战,或者是地形不好的地方,骑兵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他是想让以后麾下的所以人马都学会骑马,步兵赶路的时候是骑兵,下马的时候再变成原来的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