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路整编,一路训练,他们足足走了五天,等韩信率军接近宛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五天的黄昏时刻。
“时间刚刚好。”队伍停下,韩信看着天色,直接在野外,召集了众人议事。
“廖化,你带两千黄巾绕过秦颉营寨,混进宛城。”
“诺,主公,不知贼首赵弘当如何处置。”
“元俭随机应变,能降则降,不能劝降就让他下去陪张曼成吧。”对于赵弘这种路人甲,韩信毫不在意。
“诺。”廖化得令后,就带着两千头裹黄巾,打扮得蓬头垢面的士卒离开了队伍。
看着廖化远去,韩信对着身旁投降的那些原朱儁将领道:“接下来,让我们打起朱公旗号,前往秦颉营寨。”
“诺。”左右将领立刻去安排,很快,队伍中升起朱字大旗,装备倒不需要更换,都是官兵型号了。
——————
同一时间,南阳太守秦颉再次攻打宛城不利,下令鸣金收兵。
草草吃过晚饭,秦颉就召集麾下将领在营帐中议事。
这半年对秦颉来说确实是人生最大的转折,今年二月份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三月,南阳太守褚贡,被黄巾首领张曼成斩首,作为江夏都尉的他临危受命,继任南阳郡太守一职,负责讨伐黄巾贼兵。
六月,他和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击败贼众,斩首张曼成,随后,黄巾众退守宛城,拥赵弘为渠帅。
名将朱儁南下前来增援,一日攻城时发现一伙野外筹粮的黄巾,前往追讨不想竟一去不返。
如今攻打宛城已有十日,但迟迟不见城池陷落,麾下士兵的士气已受影响,让他不禁开始着急。
大营内,有实权的南阳太守秦颉居座上首,左手下方第一位是荆州监察官刺史徐璆,其他众人依官职大小而坐。
“诸位将士,如今黄巾贼首赵弘占据宛城,急切间不得而破,诸位有何良策破敌,如能行之有效,破城之日,秦某一定上书陛下为尔等请功。”秦颉对着众人发问。
帐内众人互相看看,大都摇头,他们这里的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军伍出生,而是荆州境内的县令,功曹等,只是当初黄巾势大,才聚集起来抱团取暖。
打黄巾的时候,也最多在旁边摇旗呐喊,想让他们真的出谋划策,秦颉算是找错人了。
“哎。”秦颉暗叹一口气,也知道不能靠这些酒囊饭袋,于是把头转向荆州刺史徐璆,期待地问道,“徐公,可有何见解。”
徐璆微眯着眼睛,左手轻抚长须道:“秦太守还未打探到朱儁大人的消息吗?”
“哎,秦某已派出多队人马搜索周边,不是没找到朱儁大人,就是搜索人员一去不回,如今南方盗贼四起,实在可恶。”
“报——”
秦颉还想说什么,突然被闯进来的传令兵打断。
“何事慌张,军营重地,启是尔等说闯就闯的。”看着传令兵毫无纪律,秦颉气急,这些乌合之众,怪不得久攻贼兵不下,秦颉发誓,如果传令兵拿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闯营,他非得来个杀鸡儆猴,整顿整顿军队不可。
“报大人,营外朱儁大人率大军要进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