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刘瑜之能

秘宋 荆洚晓 1166 字 2024-05-20

刘瑜的确是说得没错,魏武卒不单是披甲,而且是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也就是俗称的三重甲,然后手上操持着十二石的弩,背了箭矢,还要带着长戈。而且还要戴铁兜盔,带剑以作近身格斗,再带三日粮草,然后,半天,要求这样全副装备走一百里。

所以刘瑜说,是全负重的武装越野。

他认为大宋的禁军,如果也这么弄,连接古时代六石的弩,都不能使用,开不了弩弦,上不了矢。

李宪也在军中很有一些时日,这么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确如是!”

这真的不用争辩,这时的弩,还是靠腰力、臂力来开的,并没有手绞盘,三重甲带剑、戈、弩和三日粮,然后早上出发,到中午跑一百里,再开弩五十次,别说魏武卒的十二石弩了,刘瑜说的,古之六石弩都开不了,还是客气话。

按着李宪说的,更直接些:“便是西军,三重甲,操弩携戈带剑,铁兜帽,三日粮,去到日中,徒步百里者,恐百中无一二能达。”

西军是优秀的山地步兵没错,但要跟魏武卒比,那真的是不可能。

军人在大宋是什么地步?贼配军。

魏武卒呢?不但是地位高,吴起治军严,训练好,装备精良等等,而且人家魏武卒可不单自己社会地位高,是连军属都有优待的啊,这跟大宋的军人,那荣誉感和使命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经略相公言道,是以,吴起方能以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是今之所以不能也!沈括听之,如梦中方醒啊!”沈括是不遗余力的为刘瑜吹捧了。

李宪听着,也不断点头:“刘子瑾当真知兵。”

其实这玩意,和刘瑜知不知兵,当真一点关系也没有。

刘瑜于间谍方面,有自己的天赋,那凡事就从逻辑入手,已几乎是他的习惯性思维了。

魏武卒强不强?当然强,千古留名的强兵;

宋军强不强?普遍来说,当然不强啊!

那沈括说宋军比魏武卒强一倍有余,刘瑜这一听就知道不对了。

接着分析,自然就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