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主
接过档案袋,时佳仪本能的捏了捏,发觉还挺厚的,便立即将档案袋打开取出里头的记录单。
“这么多?”她大致翻了翻,有些诧异。
手上的记录单将近四十页,每页四十八条通话记录,共计接近两千条。
“其实并不算太多。”冯霖摇摇头:“毕竟是近六个月的记录,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十条上下,这个频率着实不算高,更何况她近期一直在求职,其中大半通话记录恐怕都与之相关。”
时佳仪颔首,又瞥了手中的记录单一眼,有些头疼。
冯霖也知道她头疼什么——通过运营商查到的通话记录,都只有号码,没有备注。毕竟给号码备注是个人行为,同一个号码,不同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身份备注,比如名字、绰号、职位或者亲昵些诸如老公老婆之类的称呼。
这些备注,运营商自然不可能知道。或者说,哪怕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标注,否则便无异于承认其窃取用户信息了。
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过失,绝不可能承认的。哪怕三大运营商一直都背负着贩卖用户信息的传闻,但不管实情如何,他们向来都是义正言辞的否认的,而只要没有实锤证据,传闻便只是传闻。
而面对这一票看上去毫无规律的号码,任谁都得头疼不已,哪怕仅仅只是找出其中“雷同”的号码,都得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在头昏眼花之下还可能出错。
在此之后,还得一一确定号主身份,同样是个巨大的工作量——关于手机卡实名制的政策讨论才刚刚展开,移动商虽然已经试点推出了这项服务,但却并不强制,推行力度甚至远不如同样以自愿为原则的指纹身份证。
因此,目前的手机卡,确实存在个别新开卡用户绑
定了身份证以便于挂失找回的,但更多的,依旧没有进行实名制登记,想要确认号主身份,有一定的困难。
“其实没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冯霖开口说道:“除了答应下来的纸质记录单,我还拷贝了一份电子文档。将这份文档交给技术中心的同事,就能迅速分析出各个号码出现过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