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换来一百个鸡蛋一百斤面粉简直是发了财。
当时她又问当家的能不能找到凤山,希望也去寻寻会发光的珠子,带回来换粮食。
不料这当家的嘴比蚌壳还紧,说这家人一定是私下赚了来路不明的钱,才拿夜明珠来当幌子。
老太太当时是万分不信男人的话,不过也拧不过,时间长了也就断了这份念想。
这回晴衣母亲一打听,老太太一个激灵,所有的记忆都翻涌上来。
老太太听说了吴忧他们自千里之外而来,只为了寻找祖辈放在凤山的一面古镜,态度就相当积极,一个劲说会想办法帮他们找到凤山,做件好事给子孙积德。
其间老太太也疑惑异乡人来眉江寻祖物的真实性,晴衣母亲说吴忧他们治好了阿波的双头病,老太太直念阿弥陀佛,再不疑有他。
“阿妈!老太太有没有说她怎么帮我们找凤山。”
晴衣打断了母亲大篇幅的叙述。
晴衣母亲在电话里的声音很乐观:“不用操心,早则一天,迟则三天,她就派人来带我们去凤山。”
“好好,晓得了。”晴衣微微叹了口气,母亲找到的线索是有价值,但是太依赖于老太太,万一老人家那边过了一两天打电话说找不到人带路,那不就功亏一篑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老太太真能寻到带路人,那她怎么不去凤山寻宝呢?
晴衣挂上电话,在网上查了查眉江的凤山,这附近没有凤山这座山啊。
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老太太派来的人了。
清幽的僧房内,九豪终于阖上赤红的眼睛,没一会儿就睡着了,呼吸声平稳。
新住持和大和尚小和尚先后离开,只剩下吴忧沈沫胡篱守着。
胡篱收罗了墙角的几把椅子,一一摆在床前。
三人齐刷刷坐在椅上看着九豪的睡相。
不晓得九豪睁开眼睛会不会吓上一跳。
“吴忧姐姐,就你们几个在啊,观鱼和折煞呢?”晴衣心说我就是出去接了个电话,屋里两个大活人就不见了,特别是那个观鱼,最容易出状况,得千万留意。
“他们俩去买润喉糖了,折煞非说观鱼说话像砂纸在玻璃上磨。”胡篱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