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北都的皇上基儿老是晚上去花楼,像做贼一样怕在花楼里碰见大臣两下尴尬,皇上便下令取缔花楼。
老鸨这才主动找到马丫的哥哥,要把这位他相中的头牌姑娘卖给他。
马丫的哥哥可是花了五千两银子把她给赎出来的。
原本马丫哥哥出的是一万两,老鸨没卖,如今花楼被取缔了,花楼不能开了,马丫的哥哥就与姑娘商议,出五千两赎银。
老鸨就想把姑娘高价卖给别人,但是姑娘死活不从,她说她这辈子只跟马丫的哥哥,若是老鸨不同意,要么她就出家做尼姑去,还有第三条路,如果老鸨非得逼她把她卖给别人,她就一死了之。
她要是一死了之的话,老鸨就一文钱也得不到了,还的贴她一口棺材,不划算。
老鸨又来找马丫的哥哥,希望他信守诺言,当初他出的可是一万两。
马丫的哥哥就怼老鸨道,如果当初愿意她愿意把姑娘卖给马丫的哥哥,马丫哥哥还可以多出五千两都不成问题,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花楼不开了,她就不红了,男人不追了。
马丫的哥哥给老鸨打了个比方,说一群人围剿一只老虎,当然是谁把老虎打死谁就是英雄。
也就是这个姑娘当年很红,男人们都想得到她的芳心,得到她的芳心那多骄傲啊,马丫哥哥花了这高价,就是要买下这虚荣心,所以她的价码高。
而今男人们都退却了,不是谁都有胆量把一个花楼里的姑娘娶进家门的。
不要说家中的长辈不干,族长不干,就是家中的老婆,都不会同意这样的女人进家门,这多丢人啦!
马丫的哥哥振振有词,说就如同大家都追杀一只老虎,如今大家都退却了,就那么两三个人来杀老虎,那有什么意思?即便杀了老虎,也不能显示自己多有本事,因为毕竟没有了那么多的参与者,没有了那么多的见证者!
马丫的哥哥说这样的傻子他不做,他不愿做冤大头。
所以啊,老鸨也实在没有办法,想把姑娘卖给别人,她又对马丫的哥哥情有独钟,唯有马丫的哥哥不嫁。
她的理由也很正当,那就是马丫的哥哥家里没有长辈,家里就马丫的哥哥当家,她去他家日子当然好过了。
于是就这样,马丫的哥哥跟姑娘联手,只花了五千两银子把姑娘赎出来。
而姑娘带来的箱子里,里面有客人馈赠的首饰等,远远不止这五千两银子。
光是马丫哥哥送给她的东西,就价值上万。
所以啊,马丫的哥哥虽然不缺钱,但是这姑娘来之后,带来的首饰那也是价值连城。
两个说话又对路,又有共同的爱好,他们便常常在家里吟诗作赋,调琴绘画,侍弄花草,养养八哥什么的,日子倒也是逍遥自在。
马丫的哥哥对于吴氏,因为这位有趣的头牌姑娘的带来,对吴氏的想念也就渐渐地淡了。
马丫的哥哥得了这么一个花楼女子,从此感觉像是过上了神仙日子。
好了,马丫安稳了,马丫的哥哥也安稳了。
那么咱们还是来说说外面对于马丫这边有什么动静吧。
首先,马丫没事给皇上送点零花钱的事,不胫而走。
人们纷纷传言,说马丫跟花姐真的很精明。
花姐不要妻子名分,对于孙正那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花姐花钱养了孙正,把孙正当狗一样吆来喝去。
而马丫在皇上头上花钱,又是因为什么呢?
大家一致认为,那是因为马丫买的是后台。
有了皇上做后台,马丫还怕谁呢?
大家都知道,马丫虽然漂亮,但是皇上基儿对马丫没有想法,要是有想法的话,早就临幸马丫了,马丫起码也是个妃子啥的。
皇上之所以对马丫没想法,原先传出的消息称,皇上跟孙戎周大清都是朋友,既然周大清跟孙戎因为马丫都差点出人命,皇上就不能再插一脚了,要不然他们君臣之间即便面上不说,也是离心离德。
但是后来,马丫的身份传的是沸沸扬扬的时候,他们才想到,马丫跟皇上基儿那都是皇家子女,一家人哪能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呢?!
说了皇上,还有陈妃。
陈妃那一党人,并非跟马丫有什么过节,陈妃只是跟皇后莲儿斗。
如今马丫出来了,马丫又有皇上这样的后台撑腰,他们就不能再跟马丫斗了。
再说,陈家的那个白袍小哥跟吴氏的那一出,是马丫把这事帮助给解决了的,皇上是听了马丫的话,才没有找白袍小哥算账的,陈家在这一点是得马丫的恩的。
换句话说,他们家现在有了软手把捏在了马丫的手中,马丫只要把这事说出来,白袍小哥即便远在南都,他也逃不了厄运,陈家因此很可能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