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开挂的人生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货卖出以获利,不能错失良机。

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时,此时要像面对珠玉一样珍视这些商品,及时买进囤积。

因为商品价格跌至无可跌时,价格就一定会回升的。

粮食生意是范蠡的一项重要经营,他遵循“三八价格,农末俱利”的原则来进行运营。

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

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

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官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了,国家也能有着稳定的粮食生产和储备。

范蠡还提出了“积着理论”,主要意思是“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强调要合理地贮存商品,资金和货物的比例要控制好,保证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就能经营好生意。

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在经营中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要“诚信经营”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

《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

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范蠡师从道家,算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徒孙了。

他深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所以每当达到盛点的时候就会自己放弃一些东西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