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不是在讨论,为什么三年前的事情,会重新被挖出来吗?这可以算不算一个点?”
“内向的弟弟?”
能成为什么点,蒲千凝完全不知道。
或许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之间没有产生共鸣。
“你有没有考虑过,李丽怡跟前夫离婚的时候,陈才三岁。李丽怡作为离异、带孩子的职场女性,要上班,要带孩子,生活苦不苦?可她的选择却是不管自己多苦多累,都要坚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私立学校,就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再看看周骏逸,他明明可以念最好的学校,得到更好的教育,结果他的生活跟普通人一样,念的是地段的公办学校。”
蒲千凝摇头,“现在不是流行穷养男孩富养女孩吗,也许他们想换一个教育理念呢?又或许是因为周骏逸的性格内向,低调的生活,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
“内向是天生的?”
“后天吧。”蒲千凝被问懵了,在脑海中仔细分辨着心理学上对性格一词的定义。
性格都是后天养成的,是可塑的,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为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
也有人说,三岁定八十,认为性格的养成阶段,是在三岁以前。
若是没有抓住这个关键期进行疏导,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后续一系列的事情。
正所谓,有果必有因嘛!
周骏杰和周骏逸的年龄相差了八岁,周骏逸出生的时候,正值周骏杰叛逆,说不定用尽各种方法吓唬弟弟,硬生生的把人吓唬成了后天自闭症。
作为哥哥的陈,想必是知道这件事的。
甚至,兄弟俩的感情,也是因为这样而水火不容。
而李丽怡,为了‘家和万事兴’,咽下了不少委屈和痛苦,或许也就因为这样,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不得不选择了回家照顾孩子。
“周骏杰该不会是为了老爹的公司,不愿意去国外吧?”蒲千凝继续发挥自己的联想,“难道在周骏杰的眼里,李丽怡跟他爹结婚,是贪图他们家的家产?”
“怪不得刚才护士给陈抽血的时候,李丽怡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的儿子被人毒害了一样。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嗷!”
蒲千凝摸着自己的脑袋,“你敲我干吗!”
“太丰富的联想,对案件的调查,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