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何筑心篱

涅槃何方 清风疏竹 1727 字 12个月前

俞敏海不想跟家人多释释,哼唧了两句就挂了电话,他还要忙着去他的阿如上班的地方见朋友,只要朋友多,门路就更广,发财就更加容易。

他虽然偶尔也困惑自己女朋友的身份和职业,也不喜欢她对那个雄哥媚笑,可见她为了自己如此低眉筹谋,心底里又渗满了甜蜜滋味,他幸福地想“爱情事业双丰收”大概就是此般模样。

俞敏俪小心地用毛巾等物包裹完玉器玛瑙,照俞香兰的意思摁实了小纸箱,等着跟父亲去邮局。此刻又见母亲脸色赤红,逐下楼去端水。

门口恰有邮差送来信和几叠报纸。俞敏俪一见熟悉的字迹,心情骤然欢欣。

林书轩的来信总有惊喜,他已如数珍宝地述说了许多石头的美丽传说和故事,什么雨花石、和田玉、岫岩玉、鸡血石、巴林石、绿松石、独山玉、青田石、贺兰石等等,谁让咱们的祖国不仅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且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奇闻怪谈枚不胜举,就连石头都跟神仙扯上了关系,每一种石头都独具意幽情深的魅力。

林书轩亦很有讲述一千零一个故事的耐心和深情。他还不忘用枯燥严谨的专业用语,向她普及科学知识,诸如石头的色泽与其金属含量的关系,以及石头的年龄与地表迁徙、地质变化形成关系等等。

俞敏俪以为他俨然就是一位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拥有诗情画意情怀的师长。每次阅读林书轩的来信,她都怀着一份崇敬,她对所有的石头也展开了古灵精怪的神想,任由思绪天马行空,悠然并愉悦。

俞敏俪急切地想知道林书轩这封信的内容,她匆匆地为母亲端了杯水上楼,赶紧折下楼来拆了信封。

林书轩的这封信谈的是伟大的人生理想和美丽的梦想追求,他引用一句名言:我们每一个人一踏上社会,社会就向你竖起了一个大问号,那就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用这样的问号去问俞敏俪,并且延展了名言,多采使了另一个问号一一你要的爱情是何模样?

在厅里,俞婉娉一人玩得乐乎,将《法制日报》散了页分摊在茶几和沙发上。

俞敏俪读着信,感到心脏地跳得厉害,好想抱起小婉娉旋转几步华尔兹,可目光却触在《法律日报》上的法徽天平,整个人怔了又怔。

她突然间觉得自己不敢谈所谓的理想和梦想,心中苦笑自语,过去的时光都在追逐理想,可不知是理想遗弃了我?还是我遗落了理想?老师说得太对了,一考定终身!曾经想当法官的理想被一次高考碾碎成了粉末,随风扬一扬后,再也找不到踪迹。经历了一场失望,人性中的惰性和消极却也一览无遗。理想很伟大,现实很骨感,那梦想又是什么?或许在许多年后回首,梦想是经历过风吹雨打后还可以随四季流转反复绽放的花儿。但爱情又是什么?爱情是用生命的阳光雨露滋养的百花园,可倾一世的烂漫斑斓,也是一场意乱情迷的心醉。

俞敏俪突然间还觉得她的爱情已被上了紧箍咒。

当那张录取通知书一到达时,父亲俞大明似乎特别庆幸她成为了一名师资生,在他的眼里,她的高考失意不过是一场“祸极福倚”的人生际遇。只要不出意外,俞敏俪回福宁任教是件毫无悬念的事,而那铁板钉钉的单位离家仅百米之遥。时下多少人抱着“有官没官,先保城关”的念头,而她此一生的工作单位选择,竟是如此的简单易择。

将小女儿留在身边好好照顾,成了俞大明心中最热切的期盼。他从不曾像关心俞敏俪的恋爱问题那样关心过他的其他孩子,他害怕小女儿爱上一个异乡的小伙子,害怕她因为一场恋爱而不服从“哪里来哪里去”的毕业生分配原则。

俞大明的担忧有时让他变得嗦反复,他情不自禁地像和尚念经似地唠叨着:“俪俪呀,我们要回来找对象,可以自由恋爱,但要找个福宁本地的青年哥。我家姑娘这么优秀,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