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学习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

而有的同学可能在初中学习过,轻车熟路,学起来就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还会嘀咕一两句。

“万里云和陈霞同学,你们在干嘛?不要讲小话,好好学习!”李老师训斥道。

万里云和陈霞停止了交头接耳,但是眼睛里却流露出不满。

待李老师的目光转向别处时,万里云小声说:“我们学过,有什么难的?真是的?”

陈霞不敢接他的话茬。

周利民却侧过头去,轻声问万里云:“你们初三还有时间学广播体操啊?”

万里云洋洋得意道:“是啊!我们四中一贯重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周利民轻声道:“我去,咱们山湖镇中学,初三好像就没上过体育课!”

这时,李老师似乎又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朝这边望了望。

万里云赶紧轻声咳嗽,提醒周利民。

周利民立马醒悟过来,闭上嘴巴,凝视前方,一板正经学习伸展运动。

学习体操动作很枯燥、也很辛苦,不一会儿,沈笑夫就感觉有些微微冒汗了。

当学完扩胸运动,李老师让大家稍息,跟大家聊了起来:

“正好利用大家休息的机会,给大家聊一聊广播体操的发展史。

广播体操是在建国初期才有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体质。

当时,国民的身体素质十分不理想,人均寿命只有35岁,婴幼儿的死亡率高达20%。

1950年抗米援朝战争爆发时,很多青年人都无法通过入伍体检,不是太矮就是太瘦,还有不少疾病。

但这个时候国内的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甚至没有专门的机构,只有一个筹委会代行职责,工作人员也仅有几名。

再放眼当时的硬件条件,一无场地,二无器械,全北京只有一座正规的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除此之外,连一个带看台的篮球场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全民体育运动是个难题。

1950年底,一份手写的报告递交到了高层,内容是建议新华国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打报告的人叫杨烈,时任体总筹委会的秘书。

杨烈的这个建议,很快便得到了批准。

于是,杨烈的同事、北师大体育系科班出身、曾到日本学过体操的刘以珍肩负起了编排广播体操的任务。

广播体操曾被称作‘社会主义体育’。有趣的是,它却起源于最强调自由的米国。

1925年,米国匹兹堡kdka电台在清晨段播出一档名为‘morningexcises’的节目,这是广播技术诞生后,世界上第一次将广播与体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