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造车就这么容易

并且没有任何工程师猝死!

设计冻结了,虽然推迟了3个月,后面批产准备阶段接着继续加班!

整个开发周期中的技术工作都是围绕着认可(homologation)进行的。

项目要sop,必须每个零件都达到质量标准,每个软件都得到认可。

软件通过检查或主观评价获得认可,零件则要通过试验才能得到认可。

批产准备阶段就是认可的最后一步,制造实验车辆并完成各种实验。

一方面车间要优化自制钣金件的质量,一方面督促供应商按时提供零件。

当供应商送来了新鲜出炉的车轮,你拿着就想往车上装,却被人一把拉住:请先认可!

这时候你懵了,国外不是认可过了吗?

事实是,国产化的零件国外已经认可过,但有可能国内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较差,有可能国内外原材料不是完全一样,出来的零件强度就偏低。

即使是国内认可过的供应商,由于模具寿命到期,重新开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模具也是需要重新认可的,因为说不定新做的模具哪里就有瑕疵呢。

这样一来,你就有了多少需要认可的零件呢?”

陈静芝同学举手回答:“应该是有了四五百个需要认可的零件。”

板寸儿童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道:

“嗯!回答不错!

那就开始准备认可吧。

要认可就要有标准,上市的最低要求是达到国标,但国标有两个问题:

只在这个国家有效;

范围并不涵盖所有零件。

因此,企业也会有自己的标准。

特别是跨国车企,为了发展海外市场,需要考虑不同的国家标准。

一般来说,企业标准会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

这些标准中规定了以什么样的条件做什么样的试验,做完后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得到零件工程认可。

认可试验分为台架实验和整车实验。

台架试验模拟最恶劣的天气、最高强度的使用。

整车试验是用新零件制造出试验车,然后进行耐久路试、三高路试、坏路路试等等。

试验标准清楚了,供应商陆续送来了一些新零件,离预批量开始时间越来越近,但还是有几个零件没送过来,那么拿其他的先随便拼凑一下算了。

大灯一直发不出货。为什么呢?

支支吾吾问了半天,供应商才说,原来是进口的模具手续出了问题,卡在海关。

那车子也得造啊,直接把供应商领导叫来骂一顿,让他们回去重新开个小批量模具临时使用。

原节点后的两周,供应商终于送来了几个歪瓜裂枣的大灯,赶紧装车用。

零件准备就绪,终于,车间预批量造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