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妃的缘故,本就气怒交加的康熙,一经查证后也开始打压未成气候的十四阿哥,只因为在他看来,争斗虽然不可避免,但是藏的如此之深,足见其用心更为险恶。
至于同样在康熙心中挂了号的三阿哥胤祉,虽然未遭到如八阿哥那样的打压,却并不代表他就无事了,只不过他身后的文人大儒,康熙没有看在眼里罢了,等收拾完重要的,他必然也逃不过!
胤禛真的什么都没做?
错,大错特错!
若非胤禛从三十九年起就开始布局安排,四十六年又仔细调整了一番,三阿哥胤祉会被记在黑名单上?八阿哥会在没有推选储君人选之前暴露势力?十四阿哥一个将将二十岁的皇子,会什么都没来得及谋划,就被康熙防范?
不得不说,拥有三百多年阅历的胤禛,绝非上一世那个三十岁的胤禛所能比拟的,无论是思维还是手段,亦或者是缜密的布局,得失之间的衡量舍弃,他都是出众无比的。
扯了所有政敌入水,还没沾到半点腥味,这岂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四十六年发生的事,让胤禛觉得被逼迫了,所以本没打算这么下狠手的他,步步为营挖了这么多的坑,任由他人一个个地踩进去,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不是他期望的那样,至少他的一系列布局,有了效果,这就已经足够了!
康熙四十七年,真的不好过啊!
十一月初二,一辆马车悠悠驶向紫禁城,它是从西郊而来的。
康熙总算想起了“一年之约”,命暗卫亲自送徽音和莫璃进宫,务必平安抵达。
马车内,徽音和莫璃相对而坐,神色轻松至极,半点不像要马上面临一个大阵仗的样子。布下一个隔音结界后,两人一来一往开始聊天。
“咱们今天能出宫不?”莫璃懒散地仰头,任由马车摇来摇去。
“你觉得呢?”徽音反问,递了个“明知故问”的眼神。
“算了。”莫璃泄气,“我还是不要抱希望了,依康熙那性子,根本没戏!”
徽音轻笑,就在这时,她身形忽地一震,眼帘垂了下去。
“怎么了?”莫璃察觉了,不禁道。
“没事。”徽音摇摇头,“胤禛刚刚过去,骑着神风。”
“啊?擦肩而过?”莫璃一怔,暗地里嘀咕:难不成还真这么有缘分?
“不晓得回眸了多少次才换来这么一下,你说是吧?”徽音开了个玩笑,眸光宁默温润,唇角柔和的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