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久居汾西和陕北。北魏时列入编户的山胡承担着租调徭役,不属州郡的山胡仍由酋帅管辖,北魏常在他们中强征兵丁,有时强行迁徙。
高车分为东西两部,一直保留部落组织,居住在六镇边塞一带,对北魏承担兵役和贡纳义务。
北魏委任山胡、高车酋长为领民酋长或其它官职,统治未列编户的本族人民。
在改镇为州的地方,酋豪成为地方大姓,受公府、州郡辟举。所以他们和洛阳既存在矛盾﹐又具有利益上的一致。
“有利益上的一致”这句话,请画重点,具体,后面解,哎呀呀,狗熊又挖坑了。
所以,狗熊认为,这两种法都是“六镇起义”的原因。
有了以上的原因,这些酋长啊、地方豪族啊,便趁北魏皇室内乱时,趁你病要你命!起兵造反!
“六镇起义”还有个别称,桨六镇之乱”,狗熊觉得桨六镇之乱”更为贴合实际,叫起义,有些牵强。
嗯嗯,花了不少篇幅,了北魏发展到肃宗孝明帝元诩时的情况,这次没歪,这次真的没歪。
胡太后临朝后,也镇压过六镇之乱,但,并没有效果,于是,不得不求助柔然,以及焜昱国。
还真是讽刺,柔然一直被北魏压着打,现在却求柔然帮助讨伐内乱,那句话怎么来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句旁的,柔然其实也是个强大的国家,只可惜,它一直被北魏压,未能进入中原,所以,中国的历史中,对柔然的记述很少,即使是现在,书店里也几乎没有关于柔然的书,觉得挺遗憾的。
再次对柔然感慨下,赶紧的歪回来。
甯焽接到胡太后要求焜昱国协助的信件,吃惊的看着信呆愣了半,揉揉眼睛,再次认认真真的看了遍。
不可置信的对郝公公:
“魏国内乱,居然要我们去协助!魏国什么时候这么弱了!”
郝公公也很是吃惊:
“内乱很严重吗?”
甯焽想了想:
“探回来的消息,是有些严重,可是……”
甯焽脑子里想到了拓跋珪、拓跋焘:
“如果是那两位的话,肯定能震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