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要观察一个病人的术后情况。”
苏雅点头,转身背起书包:“那我先回家了,妈妈,趁现在无事打扰,你赶紧先眯一会儿吧。”
“刚吃完饭不能立刻躺下,会加重逆流性食道炎的患病可能。”苏医生给女儿倒了一杯热水,“我们聊聊天吧。”
“哦。”翻遍记忆角落,苏雅也找不到任何和母亲促膝长谈、畅所欲言的经历,她默默地坐回椅子上,捧着热气袅袅的杯子,不见半分机敏。
“书包不脱吗?这样靠着不舒服吧?”
苏雅又把书包脱下来,正要抱在怀里,苏医生伸手拿过书包,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最近有交新朋友?”
“嗯。”苏雅紧绷的脊背慢慢放松下来,局促不安的情绪渐渐消退,“她叫解析,今年八岁,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
孩子?
苏医生失笑,眼前的女儿分明也只是一个孩子。
解析的秉性、相貌、早慧,她写的作文,她在阅读中得到的见解,她们的相处……
苏雅挑拣着一些回忆慢慢诉说,苏医生看着她认真地倾听。
难怪叶青那孩子会这么担心,女儿对那位小朋友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了。
“这么看来,你的这位朋友虽然年纪小,但颖悟绝伦,你怎么会把她当小孩子看?”
能主动提出建立一段友谊的小朋友的心性,怎么看也不是会在一段关系中愿意让自己处于一直被顺从的不平等地位吧。
苏雅不知道母亲为何会得出这种结论,若是解析是那么容易哄骗的人,她们之间也不会有那么多误会,早交上朋友了。
“解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她一直在按照你给出的书单阅读。”
那是因为在她分析了解析写过的几篇作文后,她发现解析的阅读量堪称汗牛充栋,但解析又容易受新知影响。
沉淀不足时,一招不慎,一些偏颇的观点就会植扎在脑海里,对日后的行为处事造成巨大的影响,苏雅对此有明确的深刻认知。
她不希望解析遇上那样的风险。
有时,太过聪明,喜欢看书,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好事。
尤其是一些以爱情为主旨投射时代背景的书籍,并不是这个年纪的解析应该阅读的,在三观未完善时,向解析展示磅礴的世界观更为必要。
苏雅正是以这个理由说服了元和。
她给解析挑选的书单,可以保证书单上的每一本书,都是她看过,并觉得不会在客观上对解析造成不良影响、拔苗助长的。
解析对此接受良好。
早在备战小学英语跳级考试时,元璟就以阅读、复述、探讨和理解外文期刊的模式加速了解析学习英语的进程。
一项例程结束了,另一项例程即将开始,总之都是为了感受学习的快乐。
解析在苏雅的安排下重温了日前久违的高压,在快乐的学海里遨游得心满意足。
然而对内情一知半解的叶青却以为苏雅因为缺乏关爱,导致心理逐渐扭曲,滋养了空前壮大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最后还无法自拔地陷入了日愈变态的沼泽中。
“是因为我的道理正确,才说服了他们。”苏雅自誉为是个讲理的人,“解析怎么会是一味顺从他人意志的人?”
“看来比起内心的主观,她的理智的优先级要强过情绪。”苏医生理解了女儿的做法,“要记得在书单里穿插一些轻松的文学作品,小小年纪别想太多,容易变老。”
这话是用在解析身上的,也是说给苏雅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