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困难的时光里,她的女儿早早长大,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体贴她,知道要好好学习,培养了阅读的兴趣爱好,用书上学来的知识规划生活,依据着个人的力量默默探索世界。
她很欣慰女儿能成长的这么好,但有时也会想,女儿是不是过于懂事了?
知道她忙,所以一路品学兼优,叫家长这种事从未发生,甚至许多家长忧心的小升初、初升高等入学问题,女儿也一次都没让她烦忧过。
中考前她特地调班,打算接连两天都在学校门口等待女儿出考场,结果只接了一场,陪伴女儿吃午饭时又接到了医院的来电。
她既忧心情况十万火急的病患,又担心女儿情绪不稳,下午考试发挥不顺。
那时女儿是怎么说的来着?
“妈妈,没事的,你去医院吧,我早就被学校保送了,参加中考只是为了检验我这三年的学习成果。”
“……保送到哪里?”苏医生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愕然,最后只能蹦出这么一句。
“临江一中。”
临江一中,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
苏医生那时候才发现不对劲,她后来找学校老师了解了一下,才知道保送的名额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确定,并立时通报给直接录取的学生。
中考结束后,她开车去学校给女儿搬行李,发现女儿初中三年取得的奖状证书,大大小小足够装满一个收纳箱。
然而女儿从未对她说过。
她才发现她错过了这些,而又不仅仅只是这些。
她想和女儿近一点,于是斥巨资在一中附近的新楼盘买了一套房子。
但她还是忙,而且购置学区房掏空了她的大半积蓄,她需要多攒一点钱。
为她的女儿。
女儿开始走读,她依然十天半个月回一次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像今晚这样突然跑到医院来找她的情况,更是头一遭。
不,是第二次,这是时隔不欢而散的第一次的五年后的第二次。
五年前,女儿第一次来医院找她,是因为突遇生理期,无所适从。
她怨怼自己的粗心大意,又诧异于嫂子竟然没给女儿准备经期用品。
侄女虽然小女儿一岁,但发育的比女儿早,嫂子还曾为女孩温养的问题来找过她,询问是否有熟识的中医,想为侄女开一些温补的中药。
但还是她的错,她才是女儿的母亲,自己都没做到的事怎么能怪罪旁人不上心。
她照顾女儿,给女儿普及生理知识,在守着女儿休息时,被医院传唤。
临走之前,她嘱咐女儿自己打车回家,结果在深夜值班时往嫂子家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却得知女儿并未回去。
嫂子找不到人,她也找不到。
第二天女儿照常出现在课堂上,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她,她急忙赶去学校,确定了女儿的安全后,把女儿好一顿说。
“阿姨,你不要怪苏雅,是我把苏雅喊到我家里的。昨天晚上家里没人,我害怕,才让苏雅去我家陪我的。你不要说她,你说我吧。”
教室里跑出一个小同学,站在女儿的身边,神情急切。
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是谁?”
“我是苏雅的好朋友,我叫叶青。”